合肥一中2013-2014學年度段一考試 高一歷史試卷 (試卷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分,共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1、右圖反映了我國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員上朝的禮儀,實際上代表了君臣關系的變化。其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B.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C.中央的權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權力被六部分割22、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1689—1755)曾說:“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專制精神也許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毕铝凶钅軌蚍从骋闹小敖裉斓那闆r卻正好相反”含義的史實是 A.明朝廢除宰相制度? B.唐朝確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設置軍機處?? ?D.清朝延續明朝的內閣制度?23、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C.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適應 ?D.階級矛盾、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24、從秦朝到清朝,中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A.牢固的血緣關系 B.君權和相權的矛盾終于得到解決C.濃厚的專制色彩 D.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不斷加強25、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一書中寫道:“我們若非專憑自己的時代判斷,來吞并歷史判斷,我們應該承認皇位世襲,是中國以往政治條件上一種不得已或說一種自然的辦法!睂﹀X穆此觀點理解不正確的是?? A.承認皇位世襲在中國古代的合理性? ?B.認為評判歷史事件要結合歷史判斷?? C.這種“自然的辦法”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D.中國傳統政治是黑暗的、非理性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第2小題分,共計分。西周分封制的對象有哪些?從圖中可以看出諸侯國及其分布具有什么特點?(6分)材料二秦朝實行什么地方行政制度?與分封制相比有何不同?(12分)材料三 從上圖看出漢初地方實行郡國并行制。該制度導致了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4分)材料四(4)上圖是元朝行省圖。結合所學知識,談談行省制度的影響。(4分)27、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元光元年,漢武帝“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漢舉賢良,自董仲舒以來,皆對策三道!敃r未有黜落法,對策者皆被選,但有高下爾。此后,郡國每歲薦舉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為官,成為定制。 ——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材料二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 ——《桓靈時童謠》 曹魏黃初元年,魏文帝采納吏部尚書陳群的建議“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選;擇州郡之賢有識鑒者為之,區別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材料三 唐人楊綰云:“近(隋)煬帝始置進士之科,當時優試策而已!笨婆e由應試人于一定時期,投牒自進,按科應試,共同競爭,試后有黜落,中試者舉用之,然后為真正考試!悴、明經等科是由察舉轉化而來,進士科為新設科目。 ——鄧嗣禹《中國科舉制度起源考》 材料四 漸漸地,這些考試(指科舉)開始集中于文學體裁和儒家正統觀念,最后的結果是形成一種制度,為中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尊敬和羨慕的、有效穩定的行政管理!??——(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 這一時期選官的標準和程序是什么?(4分)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這時期察舉制發生了什么變化?(4分)根據材料三,概括科舉制的特點及其與察舉制的關系。(5分)(4)綜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我國古代重要選官制度選官主要標準的演變。(3分)(5)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科舉制產生的積極影響。(8分)2013-2014學年度段一考試高一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分,共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小題。第2小題分,共計分。!第11頁 共11頁學優高考網!安徽省合肥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22581.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