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高一 歷史 座號:請將正確的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總計30道題,總計60分)1.《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周王姓姬)獨居五十三!边@段材料能夠說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對象是A.周王的親族B在戰爭中立功的將士 C.周王的姻親 D商朝的王族和貴族2.A.助理萬機 B.管理軍事 C.主管教育 D.兼理國家監察事務3.唐朝在門下省設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叫A.中朝 B內閣 C軍機處 D政事堂4.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當時我被迫對日開放的一處商埠是A.南通 B無錫 C常州 D蘇州5.6.1937年12月,日軍占領南京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事件,殺害我同胞達A.19多萬人 B20多萬人 ? C30多萬人 ? D40多萬人7.時代賦太平天國運動以新的內容和意義,其中最能體現歷史發展潮流的是A.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雙重革命任務 ? B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爭的最高峰C提出了第一個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D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8.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一生最主要的貢獻是A.創建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B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C頒布中國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憲法 D實現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9.與中共一大相比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確定了A.以工人運動為中心的任務 B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C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D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10.今年是長征勝利70周年,三路紅軍會師,長征勝利結束的時間是A.1933年10月 B1934年10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11.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開始的標志是A.轉戰陜北 B挺進大別山 C發動三大 ? D渡江戰役12.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體現的兩大原則是人民民主 民主集中 社會主義 民主協商A B C D13.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一項基本國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平等 B民族團結 C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 ? D民族區域自治14.“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得到成功運用是在A.臺灣問題上 ? B香港問題上 ? C澳門問題上 D特區問題上15.1953年中國政府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為了處理A.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 B同鄰國和新興民族國家的關系 C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關系 D朝鮮戰爭的遺留問題16.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轉機。其關鍵是A.中日關系的改善B.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C.中蘇關系的改善D.中美關系的緩和17.伯里克利時代,雅典城邦的最高權力機構是A.十將軍 B五百人會議 C公民大會 D陪審法庭18.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A.公民法的頒布B萬民法的實施 《十二銅表法》的發表D《民法大全》的編纂19.通過1832年的英國議會改革而不斷增強了自己在議會中地位的是A.金融資產階級 B大商人 C新貴族 D工商業資產階級20.美國聯邦政府由哪三個相對獨立的部門組成?立法 行政 司法 考試 監察A B ? C D21.根據《德意志帝國憲法》,統一后的德國為A.君主立憲制國家B聯邦制君主國家 C總統共和制國家D君主專制國家2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A.《〈黑格爾哲學批判〉導言》發表 B《共產黨宣言》發表C巴黎公社成立 D第一國際成立23.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新紀元的內涵是A.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革命 B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D鼓舞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 C推動了被壓迫民族解放運動24.1967年3月,合并建立歐共體的機構不包括A.歐洲煤鋼聯營 B歐洲經濟共同體 C歐洲原子能聯營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5.進入21世紀后,世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日趨明顯,這主要是因為A.主要霸權國家的衰落 B多個力量中心的崛起C聯合國地位日益提高 D區域一體化趨勢加強26. 與中共一大相比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確定了A.以工人運動為中心的任務 B在民主革命階段的綱領C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 D為共產主義奮斗的目標27. 人口特少的33個少數民族,如基諾,珞巴等,在全國人大都有1個人大代表的名額,使他們都能表達本民族的意思,由此可見( )A、人民代表大會制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C、人民當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核心內容 D、人民代表是國家權力的直接行使者28.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強調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A加強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擴大基層民主 C實施依法治國 D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建設29.“一國兩制”的構想首先得到成功運用是在A、臺灣問題上 ? B、香港問題上 ? C、澳門問題上 D、特區問題上30.20世紀九十年代初,世界兩極格局的瓦解對世界形勢和國際關系的最大影響是A、緩和緊張并存,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兩大主題B、美國、日本以及西歐矛盾突出,昔日的盟友變成對手C核戰爭威脅已經消除,各國注重發展經濟 D社會主義運動受挫,力量對比有利于西方題。(第題分).在近代,英、法、德、美四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改革分別建立了怎樣的政體比較英德政體的異同。說明美國1781年憲法是如何實現權力的“制約與平衡”的。(分)第題分第題分..閱讀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時期的材料:材料一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ㄊ睬星啵┑絹喌美飦喓_叺睦镅潘固,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受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材料二 我認為,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自由國家的人民抵抗少數武裝分子,或外來壓力的征服企圖。材料三 美國應該盡力協助世界回復至經濟健全的常態……美國政府能夠盡力緩和局勢,協助歐洲走上復興之路。材料四 本公約各締約國……決定聯合一切力量,進行集體防御;卮穑翰牧弦皇钦l說的?(分)他所說的鐵幕下的國家和地區指的是哪些?(任意寫出4個即可,分)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戰政策的哪些內容?(分)針對材料四所反映的內容,蘇聯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它意味著什么?(分)題。(第題分)第題分第題分第題分第題分23456789101112131415ADDDCCCBBDBADB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DCCDAABBDBBCDBA第Ⅱ卷答題卡(第31題、32題、33題,共60分)二、簡答題。(第31題20分)31.(1)英、德:君主立憲政體;美、法共和制政體。(分) 同: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政治體制,都保留了君主。(分)不同:英國國王統而不治,只是權力的象征,而議會至上。德國皇帝卻擁有很大實權,主宰議會,宰相對皇帝負責。(4分) 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分立;任何一項權力都要受到另外兩項權力的制約。在權力的天平上,任何一項權力都不允許大于另外兩項權力,從而避免了絕對權力的出現。(分)丘吉爾。(分)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和德國蘇占區。(任意寫出4個,4分) 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劃、北約的建立。(分) 1955年5月在華沙簽訂了《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通稱《華沙條約》),建立了華約組織。(分)它標志著兩大政治軍事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分)甘肅省蘭州五十五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46014.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