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區2015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高一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和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和答題紙的密封裝訂線內,并用2B鉛筆將答題卡相應的信息填涂準確。3.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4.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直接寫在答題紙上,寫在原題目處無效。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答題紙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I卷 選擇題 (8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5題,7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列引文中,能反映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實質的是( )A.“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D.“有力者無田可耕,有田者無力可耕”2. “疑是蝤蠐美容顏,蛾眉婉轉天地間。高低上下隋唐始,舉重若輕似等閑。”(蝤蠐:qiúqí,天牛的幼蟲,身體彎曲細長。)這首詩描述的下圖生產工具的出現標志著( )A.石器鋤耕技術的發展 B.鐵犁牛耕技術的開始C.鐵犁牛耕技術的成熟 D.西漢的兩牛一人犁耕法3. 東漢南陽太守杜詩“造作水排,鑄為農器,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應用于 ( ) A.繅絲 B.灌溉 C.制瓷 D.冶鐵4.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毕铝袑儆谒纬吧虡I革命”的是 A.統一貨幣“半兩錢” B.出現地域性商人群體——“商幫”C.出現了紙幣“交子” D.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 5. 蘇州出土了一塊明清時期的碑刻,記載了一起商標侵權案,“近有無恥之徒,假冒本堂牌記,或換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記,叩求示禁!边@反映出蘇州( )A.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 B.商品經濟發達 C.商業法律十分完備 D.勞資矛盾尖銳6.“當明朝(1368——1636)閉關鎖國,太平洋西岸一片寂寞的時候,從地中海沿岸孕育起來的世界商業大革命,正向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移動。世界由孤立趨向整體!辈牧现小吧虡I大革命”的移動開始于( )A.新航路的開辟 B.英、法、荷等國的殖民擴張C.第一次工業革命 D.第二次工業革命7.白種人主要分布在歐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種人成為當地的主要居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土著居民的減少 B.歐洲的殖民擴張 C.種族之間通婚 D.大量戰爭移民8.右圖深色部分反映的是19世紀末某西方國家殖民地的分布情況。綜合所學知識判斷,該國家是( )A.俄國 B.美國 C.英國 D.法國9.“曼徹斯特棉紡織工廠都是大建筑,這樣建造是為了容納最大量的人。為了盡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廠建成幾層,各層盡可能不高,機器占了最多的面積。不少工廠往往晝夜開工,為了開夜工,要用大量的蠟燭!币陨犀F象最早發生在 ( )A.資本主義萌芽時期 B.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時期10.世界近代工業生產的組織形式經歷了由手工工場、工廠到大企業的演變。導致這種演變的根本原因是 ( ) A.世界市場擴大 B.資產階級革命 C.兩次工業革命 D.殖民擴張11.1862年,北京建立了一所新式學堂,轟動一時。該學堂先后開設外語、化學、物理、各國史略、航海測算、富國策、萬國公法等課程,以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據此判斷,它是( ) A.京師同文館 B.北洋水師學堂 C.船政學堂 D.京師大學堂12.張謇曾說:“我們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動搖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創辦的紗廠命名為“大生”。從這個角度看近代民族企業( )A.發展民族工業,救亡圖存 B.以輕工業為主,注重民生C.大力發展重工業 D.儒家思想指導商業13.“嗣后所有公共機關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種無國貨可代用者外,務請專購國貨以示提倡!痹撐母娴陌l布時間最可能是在( )A.晚清時期 B.戊戌變法時期 C.民國初年的南京臨時政府時期 D.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14.“古人忠憤,異代略同,借熱情規劃商情,要與前人分一席。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望大家保全時局,莫教美利讓四方!边@是20世紀重慶商務總會的一副楹聯,它體現了近代工商業者的什么思想( )A.重義輕利 B.維新圖強 C.居安思危 D.實業救國15.1927年到1936年,中國的工業增長率達8%以上,增長的速度約是同期日本的三倍,被稱為“黃金十年”。這一時期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因經濟危機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B.蘇聯對中國進行經濟援助C.新興工業部門如化學工業等大量建立 D.國民政府開展國民經濟建設運動16.新中國“一五”計劃中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構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國的“鋼筋鐵骨”。這一計劃的最大特點是( )A.優先發展輕工業 B.優先發展重工業C.輕重工業同時進行 D.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17.它片面要求大辦工業、大辦農業,結果出現“趕英超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等主觀臆斷的口號。這場運動指的是( )A.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運動 C.“大躍進”運動 D.文化大革命18.“先抓吃穿用,實現農輕重”,橫批“綜合平衡”,這是周總理1962年在全國財經工作會議上的即興對聯。此對聯是對當時哪一國民經濟建設方針的注解( ) A.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總路線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和“大躍進” D.“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19.英國《衛報》專欄作家的斷言:“21世紀始于1978年”,因為這一年“……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開始從平均主義向市場經濟走出了嘗試性的一步,它創造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歷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A.結束“兩個凡是” B.對內改革,對外開放C.提出“一國兩制” D.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0.觀察右邊《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圖示),其中經濟年平均增長最快的時期主要是由于實行了( )A.社會主義改造 B.社會主義國營經濟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21.近代以來,跪拜、作揖等禮節被鞠躬、握手取代,本質上反映了( )A.中華傳統文化逐漸淡化 B.對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C.辛亥革命根除了封建思想 D.平等自由觀念逐步深入人心22.新中國由“舊四大件(自行車、縫紉機、手表、收音機)”向“新四大件(彩電、洗衣機、電視機、錄音機)”再到“手機、電腦、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的轉變,這說明了經濟發展最終反映在( )A.生產力的發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綜合國力的提高 D.社會財富的增長23.票證是某一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見證與縮影。從左圖票證的取消到右圖票證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 )A.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向城市發展 B.分配方式由國家分配向按勞分配轉變C.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D.經濟形態由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24.1933年,美國完全失業人口達1700萬,半失業者不計其數。針對這一問題,羅斯福采取的社會保障措施是( )A.整頓財政金融 B.輸出勞動力 C.以工代賑 D.調整工業生產 25.某中學高一年級開展研究性學習,重點圍繞凱恩斯的經濟學著作《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來確定研究方向。他們最有可能確定的課題是( )A.論述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B.論關于加強政府對經濟干預C.論自由化對經濟發展的促進 D.論殖民掠奪與資本積累的關系26.羅斯福新政時期能夠得到美國政府鼓勵的行為有( )A.老百姓把錢存在家里 B.外國人到美國就業C.資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D.農場主擴大生產規模27.20世紀80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曾說:“社會有一個梯子和一張安全網,梯子用來供人們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網則用來防止人們跌入深淵!鞍踩W”是指( )A.拓展經濟活動的領域 B.建立社會保障福利制度C.發展高新技術 D.強化安全生產的責任28.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歐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卻被突然到來的大蕭條(始于1929年)給徹底破壞了……在西方的經濟確實是一團糟的同時,蘇聯正在繼續進行經濟發展方面的獨特實驗”。蘇聯的“獨特實驗”是( )A.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實施新經濟政策C.開創斯大林模式 D.戈爾巴喬夫改革29.20世紀五十年代,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魯曉夫把經濟改革的重點放在( )A.工業B.農業 C.商業 D.軍事30.1956年以來,蘇聯一直是一個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占有決定優勢地位;1985年以后,卻出現了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的局面。這是因為( )A.斯大林體制的建立B.赫魯曉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爾巴喬夫改革31.二戰結束后,面對國際貨幣關系領域的自由放任與國際經濟的發展要求,《經濟學家》雜志指出:“迫切需要貨幣方面的國際協議!贝撕蠼⒘耍 )A.雅爾塔體系 B.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歐洲經濟共同體32.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后確立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居于中心地位并具有“等同于黃金”的特殊功能的貨幣是( )A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2015-2016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Word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284235.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