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興中學高2015屆3月月考試題
一、(本大題共25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
1.請辨別下圖,被史學界稱之為“我國古代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的是( )
A B C D
2.范喜良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位農夫。他可能使用過的日常生活用品時( )
A.鐵鋤 B.曲轅犁 C.翻車 D.棉衣
3.“農夫早出暮歸,耕稼樹藝……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織?……”(摘自《墨子》)在以下選項中,與這一現象相符的是( )
①早在舊石器時代,紡織技術就已經萌芽 ②以種植業為主 ③不斷改革生產技術和生產工具,使精根細作的農業生產模式日益完善 ④具有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為主的農業經營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技術的主要特點。下列關于它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促進了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 B.突出特點是少投入多產出
C.發展的主要動力是小農經濟 D.提高了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5.下圖反映了清代人均占有耕地的變化趨勢。其出現的原因是( )
①“攤丁入畝”的政策 ②土地開墾速度比人口增長速度慢 ③人口數量的迅速增長 ④官僚地主大量兼并土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電視或電影中出現的畫面不違背史實的是( )
A.《封神榜》中的士兵用的是鐵制兵器
B.《西游記》中的唐僧在長安郊外見到水轉翻車
C.《英雄》中的李連杰用的可能是柄鋼劍
D.《水滸》中武松喝酒用的是色彩絢麗的粉彩瓷器
7.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的焦仲卿妻子身上打扮是“妾有腰身襦,葳蕤自生光”。床上的裝飾是“紅羅夏斗帳,四角垂香囊。香簾六七寸,碧綠青絲繩”。這些描述可以反映出( )
A.中國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嚴重,女子備受壓迫,日夜勞作
B.漢代吏治腐敗,焦仲卿為普通小吏,家境竟可以布置得如此富麗堂皇
C.漢代絲織業生產的普及和發達程度
D.漢代家庭手工業在手工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
8.唐人有詩云:“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痹撛娰澝赖氖牵 )
A.白瓷 B.青瓷 C.彩瓷 D.琺瑯瓷
9.矛盾的小說《春蠶》中有這樣的一段:“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陳老爺的話一定不錯。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從鎮上有了洋紗、洋布、洋油……這一類洋貨,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輪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而鎮上的東西卻一天一天貴起來。”以下這段的現象不正確的是( )
A.小農經濟受到沉重打擊 B.列強對中國進行商品傾銷
C.中國的自然經濟瓦解 D.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推動了中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
10.中國近代資本主義企業“近代”的含義,最主要是由于它們( )
A.產生和發展于中國近代歷史時期 B.受外商企業的刺激和洋務派民用工業誘導而興起
C.不是手工業而是機器生產 D.都是由私人投資興辦
11.“列強的侵略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對此話的最準確理解的是
A.列強在華創辦企業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利用外國技術 ( )
B.列強的侵略瓦解著中國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擴大了勞動力市場、商品經濟
C.便利民族資本主義利用外資,做大做強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企業
D.列強迫使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12.鄭觀應主張:“欲富華民,必興商務,欲興商務,必開會場。欲籌賽會之區,必自上海始。上海為中西總匯,江海要沖……”。在鄭觀應看來,上海首辦“賽會”(世博會)的有利條件是:
A.思想文化開放,是改良思想的實踐地 B.商貿較為發達,日益成為國際大都會
C.物產豐富多樣,是民族工業的發源地 D.生活水準較高,有比較大的觀眾群體
13.19世紀7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的新的經濟因素是( )
①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 ②洋務派創辦的民用工業 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 ④外商在華開辦的企業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4.下列關于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經歷了近代90年的發展史 ②是中國近代社會進步的基礎 ③始終受到反動政府的阻礙和限制 ④外國經濟侵略對其發展有阻礙和促進的雙重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5.“往者,憂世之士亦鼓吹工業主義,以挽救時艱,而無效也!泵駠⒑螅麄冋J為“產業革命,今也其時矣”。民族資產階級認為“往者”“無效”的原因是( )
A.列強侵略 B.中國民族工業的軟弱
C.封建專制制度的阻礙 D.民族資產階級自身的局限性
16.1873—1910年,我國農產品出口總值呈不斷上升的趨勢。促成這種趨勢的因素不包括( )
A.列強對華經濟掠奪加強 B.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自然經濟進一步發展 D.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17.下邊的一組“火花”圖反映早期民族火柴業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是民族火柴業的力量源泉,也是支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指的是( )
A.抵制洋貨,盲目排外 B.不擇手段,追求利潤
C.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D.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18.下圖所示的公私經濟成分比例,反映的是我國( )
A.1949年的情況 B.1952年的情況 C.1953年的情況 D.1956年的情況
19.“一五”計劃中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構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國的“鋼筋鐵骨”。在這一計劃中,工業建設方面的最大特點是( )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優先發展輕工業 C.輕重工業同時進行 D.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
20.1960年底,毛澤東針對造成當時經濟困難的原因提到了“人禍”的問題,并且明確指出:這人禍不是敵人造成的,而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叭说湣敝傅氖牵 )
A.長期戰爭的破壞 B.混進黨內的階級敵人的破壞
C.經濟建設上的“左”傾錯誤 D.帝國主義國家的包圍、封鎖、禁運
21.請判斷出現下表中局面的原因是( )
1962年農業生產狀況表
農業產值糧食棉花
原計劃比上年增長8.5%3216億斤22007萬擔
實際達到比上年增長11.6%3400億斤2400萬擔
A.提出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 B.人們公社化運動
C.國民經濟調整“八字方針” D.“文革”
22.右圖是20世紀重慶商務總會的一副楹聯,它體現了
近代工商業者的
A.重利輕義思想 B.維新圖強思想
C.實業救國思想 D.中庸自保思想
23.白居易詩:“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胸敳恍
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痹娭忻枋龇从沉耍 )
①男耕女織的自然經濟 ②重視農業的觀念 ③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流通 ④安土重遷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19世紀30年代,一位來華的傳教士撰文說:如果不透徹了解中國歷史,要解決其長期存在的政治問題和其他問題將是徒勞的;如果這個民族與世隔絕的“秘密”不被發掘出來,那么,“將他們與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萬里長城就不能連根鏟除”。以上言論適應了西方國家( )
A.壟斷貿易的要求 B.商品輸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資本輸出的要求
25.1960年底,毛澤東大力提倡調查研究,并于次年親自深入農村調查。其目的是( )
A.推動了“雙百”方針的實行 B.了解農村合作化運動的實際成就
C.決定是否在農村推行人民公社體制 D.糾正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中的錯誤傾向
二、非(50分)
26、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
——黃梅戲《天仙配》歌詞
材料二 著名的(晉商)旅蒙商號大盛魁(注:創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販)……成為有影響的大商號后,還在店內供奉著一條扁擔、兩個木箱、一塊石頭(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號后人不忘當年創業之艱難!瓡x商在經營活動中,總結出許多諺語,如“寧叫賠折腰,不讓客吃虧”;“售貨無訣竅,信譽第一條”;……“買賣成不成,仁義都要在”等。
材料三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今毆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
(1)材料一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生產怎樣的一種基本模式?(3分)試概括這種基本模式的特點。(6分)
(2)春秋以后,材料一種所反映的這種模式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2分)
(3)你如何評價材料一中所描述的經濟形態?(6分)
(4)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時期我國商業發展有何新現象?(2分)
(5)材料三是怎樣看待商業和農業關系的?(3分)對明清時期社會發展有何影響?(4分)
27、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對中國近代影響巨大,據此回答:
(1)簡述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的時間、背景條件。(5分)
(2)說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的時間條件。(4分)
(3)說出民族工業短暫春天的時間、原因。(6分)
(4)影響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有哪三個主要因素?(3分)
(5)在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階段,為什么創辦民族工業的多是官僚地主?(6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5455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