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月考試卷第Ⅰ卷(選擇題 共51分)相對分子質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Zn 65一、選擇題 (每小題有1個正確選項,每題3分)1. 金剛石、石墨、C60性質有所不同,是由于 ( )A. 構成原子不同B. 原子的各自排列方式不同C. 具有不同的幾何外形D. 硬度不同2. 下列過程屬于人工固氮的是( ) A. 分離液態空氣制氮氣B. 閃電時N2 轉化為NO C. 合成氨 D. 豆科作物根瘤菌將N2 轉化為NH3 3. 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將非金屬氧化物分為不同的類別。例如,從某種意義講P2O5、SO2、SO3、CO2、Cl2O7等歸為一類,則下列氧化物中與它們同屬一類的是( )A. COB. NOC. N2O5D. NO24.為了驗證碳酸氫鈉固體中是否含有碳酸鈉。下列實驗及判斷中,正確的是( )A.加熱,觀察是否有氣體放出 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無沉淀C.溶于水后加氯化鋇溶液,看有無沉淀 D.加熱后稱量,看質量是否變化. 下列各組物質相互作用,生成物不隨反應條件或反應物的用量變化而變化的是(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HCO3和NaOH D.Na2CO3和HCl不能由單質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A.FeCl3 B.SO2 C. D.FeS 7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約是( )A. 1:3B. 1:2C. 2:3D. 3:28. 現有25mL 2mol/L的Na2CO3 溶液和75mL 1mol/L的稀鹽酸,①將Na2CO3溶液緩緩滴加到鹽酸中 ②將稀鹽酸緩緩滴加到Na2CO3溶液中,在標準狀況下產生的氣體情況是( )A. 均為0.84L B. 均為0.56L C. ①>②D. ①<②9. 有關氨的性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氨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B. 氨水呈堿性 C. 氨氣和酸相遇能產生白色煙霧D. 在反應 NH3 + H+= NH4+ 中,氨失去電子被氧化10. NH4HCO3 在試管中加熱,使放出的氣體依次通過盛有足量過氧化鈉的干燥管,足量濃H2SO4 的洗氣瓶,最后得到的氣體是( ) A. NH3 B. O2 C. H2O D. CO211. 在一定條件下,將等體積的NO 和 O2 的混和氣體置于試管中,并將試管倒立于水槽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剩余氣體的體積約為原總體積的( ) A. B. C. D. 12. 下列反應中硝酸既表現出酸性又表現出氧化性的是A.使石蕊試液變紅B.與銅反應放出NO氣體,生成Cu(NO3)2C.與Na2CO3反應放出CO2氣體,生成NaNO3D.與S單質混合共熱時生成H2SO4和NO2實驗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氣涉及下列裝置,其中正確的是A.①是氨氣發生裝置B.③是氨氣發生裝置C.②是氨氣吸收裝置D.④是氨氣收集、檢驗裝置15. 能鑒別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種溶液(可以加熱)的一種試劑是( ) A.BaCl2溶液 B.Ba(NO3)2溶液 C.Ba(OH)2溶液 D.AgNO3溶液16. 0.1mol某單質跟足量的硫充分反應后,其質量增加1.6g.則組成這種單質的元素可能是( )A.Cu B.Al C.Zn D. Fe.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為碳酸鈉,F加熱5.00 g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混合物,使碳酸氫鈉完全分解,混合物質量減少了0.31 g,則原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為( )A.3.38 g B.4.58 g C.4.16 g D.4.41 g49分)二、填空題18.通常用NaHCO3溶液除去混在CO2中的少量HCl氣體,其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用NaOH溶液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不用飽和Na2CO3溶液的原因(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填寫下列空白:①寫出A和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無色氣體C的成分為 ③寫出D和F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三、實驗題21. (12分)噴泉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Ⅰ為化學教學中常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分別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能形成噴泉的是 A. SO2和H2O B. CO2和NaOH溶液 C. CO2和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D. NO和H2O(2)在圖Ⅱ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后,能產生噴泉的是 A. Cu與稀硫酸 B. Cu與稀硝酸 C. Al與濃硝酸 D. Fe與濃硝酸(3)比較圖Ⅰ和圖Ⅱ兩套裝置,從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Ⅰ是 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圖Ⅱ是 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均填增大或減。。(4)某學生積極思考噴泉原理的應用,設計了如圖Ⅲ所示的裝置。① 如果關閉活塞c,打開活塞a、b,再擠壓膠頭滴管。則可能出現的現象為 。②在①操作的基礎上,若要在該裝置中產生雙噴泉現象,其操作方法是 。四、計算題22. (12分)實驗室里常利用CuHNO3反應來制取NO,當有.6 g Cu參加反應時,計算: 能生成多少升NO(標準狀況下)?消耗多少摩爾稀HNO3?被還原的HNO3的物質的量為多少?河南省方城一高2015-2016學年高一12月月考化學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82888.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