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原理】★★★
處于繁殖期的雄蝗蟲,精巢里的 正在進行減數分裂。因此,在它的精巢內可以找到處于減數分裂不同階段的細胞— 、 、 。通過觀察處于減數分裂不同階段的細胞,可以了解減數分裂的大致過程。
【目的要求】
通過觀察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識別減數分裂不同階段的染色體的形態、位置和數目,加深對減數分裂過程的理解。
【實驗過程】
一、材料用具
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顯微鏡。
二、方法步驟
1. 調好顯微鏡,把蝗蟲精母細胞減數分裂固定裝片放到顯微鏡的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夾好。
2.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識別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和精細胞。
3.先用 依次找到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細胞,再在
下仔細觀察染色體的 。
4.根據觀察結果,嘗試繪制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簡圖。
繪圖:
三、實驗結論
根據觀察結果,描述動物細胞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染色體變化的特點:
【總結歸納】★★★
1.實驗成功的關鍵及注意事項。
實驗成功的關鍵:掌握顯微鏡下區分減數第一次及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細胞的方法;
注意事項:觀察時遵循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的順序,使用高倍鏡時候只能調節細準焦螺旋。
2. 當用低倍鏡看清楚后,轉換成高倍鏡后卻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體,試簡述其原因。
主要原因有:沒有調焦距;物象沒有移向視野的中央;裝片放反;高倍鏡頭損壞等。
3.減數分裂各個細胞時期的特點:
間期:看不到染色體;
減Ⅰ前期:出現染色體,同染色體聯會,出現四分體;
減Ⅰ中期:同染色體在赤道板位置成對排列;
減Ⅰ后期:同染色體分離;
減Ⅱ中期:非同染色體成單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減Ⅱ后期:著絲點分裂;
減Ⅱ末期:染色體逐漸消失。
【問題探究】
一、問題思考
當你的目光聚焦在顯微鏡視野中的一個細胞時,你是怎么判斷它是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還是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的?
二、探究創新
1.如果要觀察植物細胞的減數分裂,應該選擇植物哪個部位細胞?
[高考資網]
2.你是通過比較同一時刻同一種生物不同細胞的染色體特點,推測一個精母細胞在不同分裂時期的染色體變化的。這一做法能夠成立的邏輯前提是什么?
【典例解析】
例1:蝗蟲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2N,用該蝗蟲的精巢做成的切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到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可能為 ( )
①1N ②2N ③3N ④4N
A、 ②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精原細胞的增殖方式為有絲分裂,染色體數可為②、④項,精原細胞形成精子的方式為減數分裂,染色體數可為①②項。答案:C
例2:某動物(2N=10),其一滴精液中有核DNA分子8800個,那么這一精液中的精子是由多少個精原細胞產生的(理論值)是
A.8800 B.2200 C.440 D.220
【解析】從題意可知,該動物的體細胞中含有10條染色體,故該動物的一個精子中含有5條染色體,5個DNA分子。一個精原細胞可以形成4個成熟的精子,因此計算方法為: 8800÷5÷4=440個精原細胞。答案:C
例3:果蠅的精子內有4條染色體,那么,它的初級精母細胞內的四分體數目、染色體數目和染色單體數目分別是( )
A.2個、4條和8條 B.4個、8條和8條
C.4個、8條和16條 D.8個、16條和32條
【解析】果蠅的精子內有4條染色體,那么體細胞有8條染色體,初級精母細胞內的四分體數目、染色體數目和染色單體數目分別是4個、8條和16條。答案:C
例4: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初級精母細胞四分體時期所形成的細胞是( )
【解析】圖B反映的是同染色體兩兩配對,為聯會期,而C圖配對的同染色體可以見到四個分體,為四分體時期。答案:C
【自主檢測】
1.下列關于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的共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染色體復制1次,著絲點分裂1次
B.染色體與核DNA均等分配
C.細胞質和核物質均等分配
D.分裂間期染色體復制,DNA數目加倍
解析 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細胞質是不均等分配的。
答案 C
2.某生物的體細胞染色體數為2n。該生物減數第二次分裂與有絲分裂的相同之處是( )
A.分裂開始前,都進行染色體的復制
B.分裂開始時,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都是2n
C.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分裂成兩個
D.分裂結束后,每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都是n
答案:C
3. 某動物(2N=10)的一滴精液里有440個核DNA分子,這滴精液中的精子于多少個初級精母細胞( )
A.11個 B.22個 C.44個 D.88個
答案:B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38594.html
相關閱讀:ATP和酶
發酵工程簡介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