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境與穩態
【目的】
理解內環境的知識;理解體內細胞物質交換是通過內環境而實現的;理解內環境穩態的概念及其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穩態的概念及其意義。
難點:穩態的概念。
【過程】
1、內環境
(1)內環境的概念
(2) 內環境的組成和關系
.
內環境是細胞外液構成的體內細胞賴以生存的液體環境。體內細胞和內環境之間可以進行物質交換。血漿中的水分和一切能透過毛細血管壁的物質都可以通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細胞間隙形成組織液,絕大部分組織液可以通過毛細血管壁又回到血漿中,小部分組織液可透過毛細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液經淋巴循環到達左右鎖骨下靜脈回到血液中。
2、穩態的概念
(1)緩沖物質
概念
組成
作用
(2)穩態概念
(3)意義
【疑難辨析】
一、體內細胞的氣體交換
(一)單細胞動物的氣體交換 直接與環境進行氣體交換
(二)多細胞動物的氣體交換 通過呼吸系統和內環境而實現的。
包括:1、外呼吸
2、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
3、內呼吸
二、體內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
與新陳代謝直接有關的四個系統是循環、呼吸、消化、泌尿系統。 但其他各種器官、系統與新陳代謝也都有一定的關系,例如:內分泌、神經系統對新陳代謝起著調節作用。
三.尿液的形成:
⑴腎小球的過濾作用 將血液過濾,形成原尿(每日約150----180升); ⑵ 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將原尿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余物為尿液(含尿素、水和部分無機鹽), 排尿不僅是排出廢物,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含量,使內環境成分保持相對穩定起重要作用。
四.排泄和泌尿的區別:排泄是將體內代謝終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代謝終產物是指含氮廢物(如尿素、尿酸等)、二氧化碳、代謝中產生的多余的水分和無機鹽。
排泄有三條途徑:人體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大部分代謝終產物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二氧化碳的排出是由呼吸系統完成的,同時也排出了少量的水分;出汗也是一種排泄方式,可排出少量的水、無機鹽和尿素,并且出汗還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
由此可知泌尿是一種排泄途徑,但排泄的概念遠比泌尿為大。此外,糞便的主要成分是食物殘渣,故排糞不能稱作為排泄,而稱作排遺
【練習】
1人體中占體液總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 )
A.細胞內液 B.細胞外液 C.血液 D.淋巴液
2在下列物質中,不屬于人體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 )
A.血液和組織液 B.組織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液 D.血漿
3毛細淋巴管壁由單層上皮細胞組成,這層細胞所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 ( )A.淋巴 B.組織液 C.血漿 D.淋巴和組織液
4血漿中的水自 ( )
A.組織液、細胞液 B.消化道、組織液、淋巴
C.淋巴、組織液 D.血漿、消化道
5脂類物質被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后,輸送到各部分組織細胞,依次經過的內環境是( ) ①血漿②組織液③淋巴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 D。②③①②
6下列各項中,是血液中一對緩沖物質的是 ( )
A.H2CO3/NaHCO3 B.NaHCO3/Na2CO3 C.HCl/NaOH D.HNO3/NaNO3
7圖是人體內細胞與內環境物質交換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指出圖中各部分的名稱:① ;② ;③ ;④
.
(2)組成內環境成分的是圖中標號 .
8圖是高等動物體內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圖。
(1)圖中虛線內物質總稱為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
(2)填寫圖中D、E系統的名稱:D ;E ;
9運動員在劇烈運動時,肌肉中產生大量的乳酸和碳酸等物質,并且進入血液,但血液中的PH值始終在7.35-7.45之間,請分析原因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0103.html
相關閱讀: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ATP和酶
發酵工程簡介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