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第2章
(45分鐘 100分)
一、(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1•煙臺高一質檢)下列物質屬于非,但水溶液能導電的是( )
A.Cl2 B.SO3
C.HCl D.Na2SO4
解析: Cl2既不是也不是非電解質,HCl和Na2SO4屬于電解質,SO3屬于非電解質,溶于水SO3+H2O===H2SO4,H2SO4===2H++SO2-4,因此水溶液能導電。
答案: B
2.下列各組物質,按化合物、單質、混合物順序排列的是( )
A.燒堿、液態氧、碘酒 B.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干冰、銅、氯化氫 D.空氣、氮氣、膽礬
解析: A項中燒堿即NaOH,屬于化合物,液態氧是氧氣的液體狀態,屬于單質,碘酒是溶液,屬于混合物;B項中熟石灰、白磷應分別為純凈物、單質;C項中氯化氫不屬于混合物;D項中空氣為混合物;膽礬為純凈物。
答案: A
3.(2011•濟南高一質檢)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將一束強光通過淀粉溶液,也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B.在含有1 ol Fe(OH)3的膠體中,約含6.02×1023個Fe(OH)3膠粒
C.一枝鋼筆使用兩種不同型號的藍黑墨水,易出現堵塞
D.“雨后彩虹”、“海市蜃樓”既是一種自然現象又是光學現象,也與膠體的性 質有關
解析: Fe(OH)3膠體中,每個膠粒均由若干個“Fe(OH)3單元”構成,膠粒的物質的量遠小于1 ol,故B項錯。
答案: B
4.(2010•11上海高一檢測)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也不產生沉淀的是( )
A.Na+、Ba2+、Cl-、SO2-4 B.K+、Na+、NO-3、OH-
C.H+、NH+4、Fe 3+、SO2-4 D.H+、Cl-、CH3COO-、NO-3
解析: A項中Ba2+ 與SO2-4能生成BaSO4沉淀,D項中H+與CH3COO-能結合成弱電解 質CH3COOH, 故A、D中離子不能大量共存;C項中Fe3+在加入NaOH時會生成Fe(OH)3沉淀,故不符合要求。
答案: B
5.下列物質中一定含有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的是( )
①酸 ②酸式鹽、蹓A、軌A式鹽、輭A性氧化物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 含有H元素的有:①②③④;含氧酸中含氧元素,無氧酸中無氧元素,①符合題意;類NaHSO4酸式鹽含氧元素,類NaHS酸式鹽無氧元素,②符合題意;堿中一定含氧元素,③符合題意;堿式鹽中一定含氧元素,④符合題意。
答案: B
6.(2010•11湛江高一檢測)小美在奧運五連環中填入了5種物質,相連環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不相連環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你認為“五連環”中物質間發生的反應,沒有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和屬于的個數有( )
A.復分解反應、1個 B.分解反應、2個
C.化合反應、3個 D.置換反應、2個
解析: Fe與稀HCl反應屬于置換反應,又屬于;稀HCl與NaOH溶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NaOH溶液與CO2的反應若生成NaHCO3時屬于化合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C與CO2反應屬于化合反應,也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答案: B
7.已知X和Y是兩種單質,它們之間的反應是X+Y?→X2++Y2-,F有下列敘述:①X被氧化、赬是氧化劑、踃具有氧化性、躕Y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 ⑤Y2-具有還原性、轝2+具有氧化性、遈的氧化性比X2+氧化性強,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解析: X在反應 中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XY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比氧化劑Y的氧化性弱;Y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被還原,是氧化劑。
答案: B
8.某溶液中含有Ba2+、HCO-3、Cl-、NO-3四種離子,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溶液中大量減少的是( )
A.Ba2+ B.HCO-3
C.Cl- D.NO-3
解析: 加入NaOH后,原溶液中HCO-3與OH-反應生成CO2-3,生成的CO2-3又與Ba2+反應生成BaCO3沉淀,再加入鹽酸后BaCO3又溶解生成Ba2+,放出CO2氣體,所以整個過程中,原溶液中的HCO-3大量減少,其他離子保持不變,故選B項。
答案: B
9.一定條件下,氨氣與一氧化氮發生反應:NH3+NO? →N2+H2O(未配平)。在該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 )
A.2∶3 B.3∶2
C.4∶5 D.5∶6
解析: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數目相等。NH3中N的化合價為-3,反應后變為0價,做還原劑被氧化;NO中N的化合價為+2,反應后為0價,做氧化劑被還原,為保持得失電子數目相等,則應為2個-3價的氮和3個+2價的氮反應,所以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的個數為2∶3。
答案: A
10.(2011•茂名高一質檢)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雙選)( )
A.氯化銅溶液與鐵粉反應:Cu2++Fe===Fe2++Cu
B.稀H2SO4與鐵粉反應:2Fe+6H+===2Fe3++3H2↑
C.氫氧化鋇溶液與稀H2SO4反應:
Ba2++SO2-4===BaSO4↓
D.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化氫氣體:H++OH-===H2O
解析: Fe與稀H2SO4反應生成FeS O4和H2,不會生成Fe3+,故B錯;Ba(OH)2與稀H2SO4反應時不僅生成BaSO4沉淀,還有弱電解質H2O生成,故C錯;氯化氫氣體溶于水時電離產生 H+。
答案: AD
1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往溶液中滴加鹽酸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溶液中不一定存在CO2-3
B.滴加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的溶液一定含Cl-
C.往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原溶液中含SO2-4
D.往溶液中滴加氯水和KSCN,溶液變紅,則溶液中一定含Fe3+
解析: A項中CO2-3、HCO-3均可與酸反應放出CO2氣體,故A對;B項,若溶液中存在大量SO2-4、CO2-3等離子,也會產生Ag2SO4或Ag2CO3等白色沉淀,故B錯;C項產生的白色沉淀可能為AgCl或BaSO4,故 C錯;D項溶液中若不含Fe3+而含有Fe2+,也會出現相同現象,故D錯。
答案: A
12.實驗室制Cl2的反應原理為:4HCl(濃)+ nO2=====△nCl2+Cl2↑+2H2O,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還原劑是HCl,氧化劑是nO2
B.每生成1 ol Cl2,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 ol
C.每消耗1 ol nO2,起還原作用的HCl消耗4 ol
D.生成的Cl2中,除含有一些水蒸氣外,還含有HCl雜質
解析: 通過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 ,每有1 ol的nO2參與反應,消耗4 ol HCl,但是其中只有2 ol HCl中的Cl元素化合價發生了變化,起到了還原劑的作用,另外2 ol H Cl起酸的作用。
答案: C
二、非(本題包括4小題,共52分)
13.(13分)有五瓶標簽損壞的試劑,分別為硝酸銀溶液、稀硝酸、鹽酸、氯化鋇溶液、碳酸鉀溶液,為了確定各瓶中是什么試劑,將它們任意編號為A、B、C、D、E,用小試管各盛少量多次進行兩兩混合反應,反應現象為:A與B、A與E產生沉淀,B與D、B與E產生沉淀,C與E、D與E產生氣體,而C與D無反應現象。
由此,可判定各試劑瓶中所盛試劑:
A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
另外,請寫出下面要求的離子方程式:
(1)A與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與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與E: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知,E與A、B分別產生沉淀,與C、D分別產生氣體,則E必為K2CO3、A、B可能為AgNO3和BaCl2中的一種(但不能具體確定),C、D為稀HNO3和鹽酸中的一種(但不能具體確定),而B與D能產生沉淀,則B必為AgNO3、D為鹽酸,因此A為BaCl2,C為稀HNO3。
答案: BaCl2 HCl
(1)Ba2++CO2-3===BaCO3↓
(2)2Ag++CO2-3===Ag2CO3↓
(3)CO2-3+2H+===CO2↑+H2O
14.(13分)(1)進行分類(將各物質序號填入相應方框中),并在相應空格處作答。
(2)氫氧化鐵膠體和氯化鐵溶液從外觀上很難進行區分,你認為可通過什么實驗區分?(簡要說明實驗方法和判斷依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上述10種物質兩兩混合加熱后,生成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物質中參與了自然界溶洞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化合物包括③、④、⑥、⑦、⑨,單質包括②、⑩;類別1為電解質,包括④、⑥、⑦、⑨,類別2為非電解質,包括③
(2)分別取樣做丁達爾實驗,出現丁達爾效應的是氫氧化鐵膠體
(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CO2、CaCO3
15.(14分)已知反應:①SO3+H2O===H2SO4
②Cl2+H2O===HCl+HClO(弱酸)
③2F2+2H2O===4H F+O2
④2Na+2H2O===2NaOH+H2↑
⑤2 Na2O2+2H2O===4NaOH+O2↑
⑥SiO2+2NaOH===Na2SiO3+H2O[
(1)上述反應中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________(填序號,下同)。H2O被氧化的是________,H2O被還原的是______。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但其中的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還原的是__________。
(2)寫出化學方程式①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標出化學方程式④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是反應前后元素的化合價發生變化,故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①⑥;H2O被氧化,則H2O中氧元素的化合價必然升高,只有③符合;H2O被還原,則H2O中氫元素的化合價必然降低,只有④符合;H2O既不被氧化,又不被還原,則H2O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價態都不變,若為氧化還原反應,則其他物質的價態必然發生變化,符合題意的是②⑤。
答案: (1)①⑥、邸、堋、冖
(2)SO3+H2O===2H++SO2-4
(3)2Na+2H2O===2N失去2e-aOH+H得到2e-2↑
16.(12分)(2011•金華高一質檢)在500 L 0.1 ol•L-1的FeCl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待反應結束后,將溶液稀釋到1 L,再取出1/10稀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共得到2.009 g沉淀。問:原溶液中的Fe2+是否完全被氧化?若未完全氧化,試求Fe2+被氧化的質量分數(不考慮Cl2與H2O的反應)。
解析: 設被氧化的Fe2+的物質的量為x。
2Fe2++Cl2===2Fe3++2Cl-
2 ol 2 ol
x 10×2.009143.5 ol-0.1×0.5×2 ol
x=0.04 ol
被氧化的Fe2+:0.04 ol0.05 ol×100%=80%
剩余的Fe2+:0.1 ol•L-1×0.5 L-0.04 ol=0.01 ol。
答案: 沒有完全氧化 80%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1384.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