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第八 國家收入的分配
一、內容標準1、知識與技能2、過程與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識記:財政、預算、決算、財政收支平衡、財政赤字理解:正確運用使用財政政策調節經濟運行;影響財政收入高低的因素;增加財政收入的重要意義;財政支出的巨大作用。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的問題:通過對所給財政圖表、數字的分析,領會政府的路線、方針、政策;正確認識和簡單評價政府報告中財政工作報告;聯系當前國家繼續擴大內需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情況,說明財政的巨大作用。分組討論探究學習財政收入與支出。評議一個由政府財政承擔的工程項目(可評議影響國家經濟發展的特大型建設項目,也可評議影響公眾日常生活的公共設施),說明政府的財政支出對大眾生活、經濟發展的影響和作用。通過財政支出,使學生增強國家觀念,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對學生進行基本國情、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教育學生關心和支持財政工作,以國家利益為重,以國家建設為重,為國家建設多作貢獻。通過財政作用的,教育學生明確:財政作為我國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這一點我國比資本主義國家做得更好、更有成效;我國財政的巨大作用表明,我國財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利于人民物質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二、知識縱橫:(一) 財政收入與支出1、 財政收入(1)財政的含義:國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財政。掌握財政的概念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財政的內容、財政的特點和財政的本質。概括地說,財政的內容是國家對社會產品的分配,財政的特點是以國家為主體,憑借政治權力而進行的社會產品的分配,財政的本質是一種分配關系。(2)財政預算與決算。由政府提出并經過法定程序審查批準的國家年度收支計劃,稱作國家預算;上一年度的財政實際執行情況,稱作國家決算。(3)財政收入。①財政收入是國家參與社會分配的一個方面。②含義: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籌集起的資金,就是財政收入③財政收入的形式可以概括為稅、利、債、費四種形式。稅收收入是國家安全按稅法的規定而取得的財政收入。它征收面最廣,最穩定可靠,占國家財政收入的90%以上,是財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4)制約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財政收入主要受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約。其中,經濟發展水平對財政的影響是基礎性的、根本的原因,而分配政策的影響是綜合性的,它涉及到社會主義國民收入分配中國家、企業、個人三者之間的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所以必須從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綜合考慮,在保證國家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增加財政收入的途徑是努力發展經濟,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 經濟發展水平和分配政策對財政收入的制約作用是不一樣的,前者是“決定”,后者用“影響”;同時,要注意分析經濟是如何影響財政收入的。2、財政支出財政支出是財政分配的另一方面。財政支出是國家對集中起的財政資金進行分配和使用的過程。財政支出是政府實現其職能的物質條。通過對財政資金的分配,國家的各種職能才得以實現。財政支出按其具體用途可以分為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化、衛生事業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債務支出。3、財政收支平衡(1)財政收入和支出關系的三狀態。收大于支,有節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2)財政收支平衡與財政赤字①在預算和決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狀態,這時,財政資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②當年國家財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節余,就是財政收支平衡。 ③當年國家財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現差額,就是財政赤字。 ④ 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節余過多,意味著財政資金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利。相反,財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著財政支出要依靠借債維持,這可能導致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的不平衡,引發通貨膨脹。因此,堅持支出收入相適應,堅持財政收支基本平衡,是我們要堅持的原則。(3)擴張性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根據財政政策對經濟運行的不同影響,可把財政政策區分為“擴張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財政政策”。在經濟增長滯緩,一部分經濟資未被利用,經濟發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約時,政府應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通過增加經濟建設支出和減少稅收,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蘇。反之,在經濟發展過熱,經濟的正常運行受供給能力制約時,物價會上漲,政府應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增加稅收,抑制總需求、降低通貨膨脹率,給經濟“降溫”。(4)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財政支出大于收入,即出現財政赤字,意味著財政支出要依靠借債維持,這種狀況可能會導致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不平衡,引發通貨膨脹。通貨膨脹指流通中紙幣發行量超過了實際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引起物價上漲、紙幣貶值的現象。(二)財政的巨大作用1、集中力量辦大事(1)支持基礎設施、基礎工業及高科技研究開發。支持基礎設施、基礎工業及高科技研究開發等,是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這些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建設周期長,技術要求高,難以獲得較高利潤,甚至存在較大風險。必須充分發揮國家財政支出的作用。社會主義國家集中社會資辦大事體現出其他社會制度無法比擬的優越性。(2)調節資配置,促進經濟發展。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僅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還要有國家的宏觀調節,以解決市場調節不能解決的問題。國家財政可以通過財政支出這種經濟手段有效調節資。 國家財政促進經濟的發展。①國家財政支持基礎工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②國家財政促進經濟總量和結構的調整,以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3)財政可以有力地促進科學、教育、化、衛生事業的發展。①科學、教育、化、衛生事業的發展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②這些事業的發展離不開財政的支持。這些部門屬于非生產性部門,它們不直接創造財富,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不可缺少的,它們的正常運轉要依靠財政的支持。2、人民生活有保障(1)財政是鞏固國家政權的物質保證。①國家是進行政治統治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機構,具有協調社會矛盾、防御外敵入侵的只能。②鞏固國家政權需要雄厚的財政實力。(2)財政為建立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提供物質保證。為人民創造安寧、和諧的生活環境,必須為人民群眾提供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茖W完備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要靠國家財政的支持。(3)財政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質保障。①財政支出主要用于經濟建設,可以通過經濟的發展,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②財政通過稅收和社會保障支出,調節社會分配,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實現共同富裕。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3637.html
相關閱讀:征稅和納稅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國家財政導學案
國家財政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