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1. 識記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2. 明確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了解自治機關和自治權。3. 理解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國情,具有顯著優越性。
能力目標:1.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政策,堅持了從實際出發,適合我國國情。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自己的比較、鑒別能力。
2. 學著利用已有歷史、地理知識,深入學習本。培養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理解并擁護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進而承擔起堅持和完善這一制度的歷史責任。
二、重點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三、預習提綱
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1. 回顧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2. 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2)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的選擇
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
(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3)有利于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4)有利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
四 基礎知識梳理
(一)回顧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閱讀教材77頁,思考民族自治區確立的法律和理論依據是什么?并分析探究與共享問題:1. 你了解什么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嗎? 2. 法律賦予了民族自治地方哪些自治權 3.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國情、具有優勢體現在哪些方面?
(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閱讀教材77到78內容,聯系有關歷史知識和現實實例,思考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和內容是什么?
1.含義:
2. 民族自治地方的設置與自治機關
(1)自治層次:
民族自治地方的三個級別是
(2)自治機關:
3.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①含義
②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賦予自治機關的自治權
閱讀教材第78頁圖表,看看自治機關有哪些自治權?并思考本上所提出的探究題目
③其范圍、內容廣泛,涉及政治、經濟、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主要有:
4.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必然性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顯著的優越性
閱讀教材第79-80頁內容,思考討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哪里?
優越性:
1.有利于
關于這一點,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2.有利于
關于這一點,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3.有利于
關于這一點,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4.有利于
關于這一點,我們該如何理解呢?
學習完民族區域自治,想一想:民族區域自治與特別行政區的自治有什么異同?
五 鞏固練習
選擇題
2007年5月1日是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可以說內蒙古自治60年的成功實踐,同時也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成功實踐。據此回答1~3題:
1. 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認識,正確的是 ( )
①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區域自治③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的國情④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中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對于自治區域說,這一制度有助于 ( )
①因地制宜發展本地事業②消除民族差別,實現民族融合③在統一主權下自主行使地方自治權④促進民族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3.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的國情,具有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下列關于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原因中,正確的是 ( )
①歷史上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②我國的民族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③長期斗爭中各民族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④我國的民族差別已經消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 自西藏自治區成立以,區人大主任、區政府主席均由藏族公民擔任。五十年代以,
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億元;1994年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種種困難,援助西藏
建設了62項工程。這表明我國政府的 政策和 原則在西藏得到了真正
貫徹落實。
A. 民族團結 各民族共同繁榮 B. 民族區域自治 各民族共同繁榮
C. 民族區域自治 各民族政治平等 D. 民族團結 各民族經濟平等
5.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 ( )
A..堅持黨的 B. 設立自治機關C. 堅持民族平等 D. 保障自治權
6.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 )的自治。
A.少數民族高度獨立 B.在國家統一領導下
C.少數民族有自己的中央政權機關 D.類似聯邦制式7. 自1965年以,西藏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了不斷發展和完善。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共制定了220地方性法規和單行條例,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化、教育等各個方面。這一事實表明( )
A.制定地方性自治法規是民族自治機關自治權的重要體現
B.民族區域自治是民族平等的重要體現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西藏人民享有高度自治權
8. 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權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財政權、立法權屬于民族區域自治政府 B. 外交權、外貿權屬于民族區域自治政府
C. 按照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的權限行使自治權 D. 終審權在民族自治區
9. 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國的一項根本政治制度。
② 民族區域自治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區域自治。
③ 民族區域自治適合我國的國情
④ 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我國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原則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0. 我國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指的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的( )
①人民代表大會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檢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以______________為前提和基礎的。
A.民族的平等B.民族的團結C.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D.黨的統一領導
12. 2004年是我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20周年。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是( )
①有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區享有高度自治權,更好地發展經濟 ③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這一規定表明:
A.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正確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B.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有權制定民族區域自治法,行使自治權
C.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特別行政區
D.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央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
非選擇題
14. 2005年5月27日,胡錦濤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指出,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的國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我國必須始終堅持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
(1) 為什么我國“必須始終堅持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動搖”?
(2)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容有哪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3976.html
相關閱讀:國家財政導學案
征稅和納稅
國家財政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