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時 國際歡喜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
【學習目標導航】內容目標
提示與建議
評述國家之間合作、競爭與沖突的實例,印證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系的主要因素,說明我國在國際關系中必須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1.例如:中美關系、中日關系、中俄關系發展變化的實例。
在影響國際關系的各種因素中,國家利益是最重要的。
2.以“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為主題,舉辦一次演講或講座。【前自主預習】
一、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1.含義:國際關系是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和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之間的關系。 2.內容和形式:國際關系的內容有政治關系、經濟關系、化關系、軍事關系等。競爭、合作和沖突是其基本形式。3.決定因素:國家利益。(1)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國家間共同的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是引起國家間沖突的根。【請選擇】氣候變化日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積極尋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這表明 A.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B.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就是合作 C.積極尋求合作是各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D.氣候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矛盾 解析:氣候變化問題不僅關乎各國利益,而且這一問題的解絕不是一個國家能單獨做到的,需要各國的共同努力。在這一點上各國存在著共同的利益,故A項正確。合作不是國際關系的唯一形式,國際關系還包括競爭與沖突等,故B項錯誤。各國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由其國家的性質決定的,并非所有的國家都以積極尋求合作為外交政策的宗旨,故C項錯誤。當今世界的時代主題是和平與發展,當今時代的主要矛盾也是圍繞這兩個問題而展開的。氣候問題不是當今時代的主要矛盾,故D項也不對。答案:A 二、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 1.國國家利益的主要內容: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2.怎樣維護:要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同時尊重其他國家正當的國家利益:并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自主探究】如何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 提示:①在當代國際社會中,:我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②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合理的國家利益,并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在新的歷史條下,我們樹立新的安全觀、利益觀,促進人類進步事業和平發展。③從公民的角度說,我們要樹立國家觀念、民族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學好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維護國家安定、社會穩定的政治局面;必須同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堂合作探究】
一、全面理解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情景導入】二戰之前,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一直與新興的蘇聯社會主義為敵,但二戰爆發后,德意日等法西斯國家四處侵略,成了全世界人民的敵人。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需要與蘇聯化敵為友,結成聯盟,共同抗擊法西斯國家。英國首相邱吉爾作為世界反法西斯聯盟的倡議者之一,在一定演講中說了一句名言:我們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我們的使命就是為我們的利益而奮斗。結果,這句話成了今天的經典名言。 為什么說“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提示: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知識歸納】(1)國家利益是指國家生存和發展的權益,它包括政治、經濟、化、軍事、安全等內容。由于國家具有階級性,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國家的國家利益首先體現了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利益。 (2)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制定和實施對外政策的基本依據,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3)各國間存在著復雜的利益關系,既有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別乃至對立。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各國的國家性質與利益追求不同,執行的對外政策不同,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國家利益的具體內容是不斷變化的,由此會導致國際關系的不斷變化。 (4)國際社會需不斷協調國家間的利益,處理好國家間的矛盾,促進國際關系的健康發展。任何國家都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理由,侵犯別國的主權和安全,干涉別國的內政。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的行為,是非正義的、錯誤的,應當受到譴責和反對。 【學以致用】(2010?安徽卷?5)2009年12月,在歌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上,中國政府呼吁參會各方凝聚共識、加強合作,共同推進對氣候變化的歷史進程。這表明 ① 維護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③ 國際關系健康發展需要協調國家間利益 ④當代國際競爭實質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A. 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 解析:本題以各國應對全球變暖為背景,考查考生對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中國政府的呼吁反映了各國需要為了共同利益加強合作與協調,故②③符合題意。維護國家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①說法錯誤;④不合題意。 答案:C 【遷移訓練】(2010?天津卷?11)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兩國不斷加深政治互信,在經貿、能等領域展開務實合作,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使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更進了一步。這主要是因為 ①中俄兩國存在廣泛的共同利益②中俄兩國人民存在著傳統友誼③我國一貫重視與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④我國致力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共同的國家利益是合作的基礎,而非友誼,國家間利益是永恒的,故①正確,②不合題意。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故④入選。③不合題意。 答案:C【后提升演練】
2010年6月28日,20國集團會議在加拿大召開,會議重點討論國際金融危機、應對全球性挑戰、國際和地區形勢、等議題。據此回答1—2題。 1.材料主要涉及的國際關系的形式和內容分別是 A.合作 外交關系和政治關系 B.挑戰 經濟關系和軍事關系 C.合作 經濟關系、政治關系 D.競爭 政治關系和化關系 解析;亞歐外長會議重點討論議題,涉及合作這種國際關系的形式,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化關系三種國際關系的內容。故答案選C。 答案:C 2.美國總統在談到各國直面金融危機的意義時說:“我們同在一條船上,要么一起暢游,要么一起淹死”。這一形象的比喻說明 A.世界各國的國家利益在一定條下是完全相同的 B.世界各國存在著共同的國家利益 C.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是可以一致的 D.世界各國相同的國家利益決定相同的外交政策 解析:第1題,亞歐外長會議重點討論議題,涉及合作這種國際關系的形式,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化關系三種國際關系的內容。故答案選C。第2題,“要么一起暢游,要么一起淹死”,說明各國存在共同的國家利益。故答案選B。 答案:1.C 2.B 2010年5月25日,為期兩天的首輪在北京落下帷幕。據此回答3—4題。3.經過30年的發展,中美兩國的利益匯合點不斷增多,已經形成高度的經濟依存性。中美關系的變化體現了 ①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 ②國家間相互合作的趨勢在加強 ③世界政治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 ④國家間聯盟的趨勢在加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中美兩國的利益匯……度的經濟依存性”,說明中美雙方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也說明中美國家間相互合作的趨勢在加強。①②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當今世界是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化多元化,③項觀點錯誤。我國實際不結盟政策,④項觀點錯誤。 答案:A 4.在經濟、金融及相關領域的合作方面,中美明確四點共識:包括促進兩國經濟平衡和可持續增長以及擴大新興經濟體在國際金融機構中的話語權,等等。中美之間能夠達成共識的根本原因是 A.和平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 B.對話與合作成為越越多國家的共識 C.經濟全球化使得國與國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D.國與國之間形成了既競爭又合作的局面 解析:共識即共同利益,C項符合題意,應入選。ABD三項不合題意,應舍去。 答案: C代理人之戰
5漫畫《代理人之戰》反映了美、伊、敘、以四國復雜關系。 美伊敘以四國出現畫面這種復雜關系,從根本上講是由 決 定的。 A.國家利益 B.綜合國力 C.軍事實力 D.利益相悖 解析: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畫面反映美、伊、敘、以四國復雜關系,這是由四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故答案選A。BC項干肢不符,D項對畫面四國復雜關系產生原因論述不全面,均應舍去。 答案:A 6.2010年6月1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伊朗核問題表示,當前形勢下,有關各方加大外交努力,盡快談起,通過談判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通過談判尋求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實際是 A.消除當事各方不同利益 B.尋求當事各方利益交匯點C.真正找出當事各方的矛盾焦點 D.堅定地維護我國根本利益 解析: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間合作的基礎。通過談判尋求妥善解決伊核問題的辦法,實際就是尋求當事各方利益交匯點即共同利益,找出其合作的途徑。故答案選B。ACD三項觀點錯誤,應排除。 答案:B 7當代國際關系錯綜復雜,我國處理國際問題時主要A.按照聯合國的決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 B.根據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C.按照國際條約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 D.根據有利于團結的原則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 解析:我國處理國際問題時主要根據我國的國家利益決定自己的態度和政策,A、C、D說法有誤。答案:B 8.1月30日,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多次嚴正交涉,公然宣布向臺灣出售“黑鷹”直升機、“愛國者-3”反導系統、掃雷艇等總額64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臺灣問題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對臺軍售顯然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要堅定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經濟利益 ②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對任何國家的任何利益我們都要去尊重 ④我們要努力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在我國國家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維護國家利益就是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在維護國家利益的同時,維護其他國家正當的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故②④入選。①③本身說法有誤。 答案:D 9中美建交以,兩國關系的發展起起伏伏,美國不斷在貿易不平衡、人權、最惠國待遇、“臺灣”等問題上對中國施加壓力。但在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系往往會轉危為安,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 解析:中美關系的變化說明了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利益的對立是沖突的根。參考答案:⑴①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國家利益。材料說明中美之間既存在著利益的差別和對立,也存在著共同的利益。⑵利益的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中美之間由于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價值觀念等方面的不同,因而兩國之間的矛盾和斗爭是不可避免的。⑶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中美之間經濟上的互補性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上的共同責任等方面的共同利益,使兩國通過雙方努力走向合作。10009年12月7日-18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5次締約方會議在丹麥哥本哈根開幕。自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1.5萬名各界代表在具體減排目標和資金等兩個議題上爭吵不休。發達國家認為:地球只有一個,發展中國家須“行動起”參與減排活動。發展中國家則認為:氣候惡化都是發達國家造的孽。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本次峰會。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主張通過切實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我們將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主張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加強《公約》及《議定書》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統籌考慮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推動哥本哈根會議取得積極成果。
(1)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爭吵不休的原因?(2)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世界各國應該怎樣切實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解析:本題以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背景材料,考察學生對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的理解。關于第(1)問,著重從國家利益是如何影響國際關系的角度回答即可;關于第(2)問,注意從主權國家的義務和國際組織的作用等角度回答。
參考答案:(1)①國家利益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權益,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
(2)①各主權國家要本著對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負責的精神,自覺接受國際法和國際公約的約束,在享受基本權利的同時,積極履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國際義務,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②各主權國家要遵循聯合國憲的宗旨和原則,建立以世界各國共同利益為基礎,有利于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反對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③各主權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應著力于提高能生產和利用技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6535.html
相關閱讀: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征稅和納稅
國家財政導學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國家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