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第17課解放戰爭達標練習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
一、
1.漫畫往往能一針見血地揭露現實的本質。右邊的漫畫反映了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政府的真實意圖是(  )
A.封建民主國家
B.反對一切外國侵略者
C.獨裁內戰
D.懲治政府腐敗現象
解析: 人民的“主人”用武力維護其利益,這就一針見血地揭露出了蔣介石搞獨裁內戰的本質意圖。]
答案: C
2.20世紀40年代朱自清總結了人們的普遍心情:“勝利到的當時,我們喘一口氣,情不自禁的在心頭 描畫著三五年后可能實現的一個小康時代……但是勝利的歡呼閃電似的過去了,接著是一陣陣悶雷響著。這個變化太快了,幻滅得太快了!碑敃r人們的普遍愿望是(  )
A.驅除韃虜, 恢復中華     B.要和平,爭民主
C.還我河,守土抗戰 D.打倒列強,除軍閥
解析: 抗戰勝利后,經過將近百年之久被奴役和戰亂折磨的廣大民眾,強烈要求國共能攜手實現和平、民主。
答案: B
3.“我們提議(中共)中央能允許我們在本月底(注:當年為民國三十五年) 即開始實施主力突圍的計劃,即經鄂中分兩個縱隊分別向陜南及武當突圍,然后轉至陜甘寧邊區!痹摬筷牥l此電主要是由于(  )
A.重慶政治協商會議召開 B.國民黨發動全面內戰
C.國民黨實行重點進攻 D.戰略反攻的需要
解析: 由“民國三十五年”可知是1946年,由“鄂中”知是中原地區,綜合兩點信息可知是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內戰全面爆發。
答案: B
4.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了。所以,我們的戰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這里說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千里躍進大別 B.百萬雄師過長江
C.挺進大西南 D.揮師大西北
解析: 蔣介石的兩個拳頭指陜北和東,那么他露出的“胸膛”就是國民黨軍隊防守力量薄弱的中原地區!安迳弦坏丁本褪侵附夥跑妼嵤⿷鹇苑垂ィ鴳鹇苑垂サ男蚰皇怯蓜⑧嚧筌娗Ю镘S進大別揭開的。
答案: A
5.2011年1月15日是天津解放62周年紀念日。解放天津的軍 事行動處于人民解放戰爭的(   )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反 攻階段
C.戰略決戰階段 D.戰略相持階段
解析: 天津解放屬于平津戰役,當時是戰略決戰階段。
答案: C
6.人民解放軍基本上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為解放全中國奠定基礎的重大軍事戰略行動是(  )
A.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B.戰略反攻
C.戰略決戰D .渡江戰役
解析: 關鍵是抓住關鍵詞“基本上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判斷 。在三大戰役里,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而且三大戰役后,東北、華北和華東三大解放區連成一片,為解放長江以南地區,為解放全中國 奠定了基礎。
答案: C
7.1945年重慶談判和1949年的北平和談其歷史條件的相似之處是(  )
①民主黨派在談判中起了關鍵作用 ②國民黨利用和談加緊備戰、壑泄矠闋幦鴥群推蕉鴧⒓诱勁小、車顸h軍事優勢已經喪失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歷史事件的比較分析能力。解題的關鍵是要抓住相似之處思考,①說法明顯不符合史實,④不符合重慶談判。
答案: C
8.詩詞也能反映歷史。1949年毛澤 東作了《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這首詩,其中有“鐘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的詩句,這主要是描繪哪一重要戰役(  )
A.遼沈戰役      B.淮海戰役
C.平津戰役 D.渡江戰役
解析: 依據題干信息“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可以判斷出詩句描繪的是1949年4月21日開始的渡江戰役。
答案: D
9.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戰斗結束以后,成千上萬的解放軍指戰員整齊地睡在馬路上。對此,美國的《生活》雜志稱:“這個行動宣告了國民黨時代已經結束!边@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國民黨的統治宣告結束
B.美國已放棄扶蔣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軍贏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擁護
D.人民解放戰爭取得決戰的勝利
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解放軍紀律嚴明,贏得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因此只有C項符合題意。
答案: C
10.解放戰爭后期,蔣介石曾在西白云觀抽簽,得一“下下簽”,他嘆息敗局已定 。不久,毛澤東也恰巧到白云觀,為助興也抽了一簽,得“上上簽”。此事后蔣介石知道了,說:“天意!泵珴蓶|卻說:“民意!睂Υ死斫忮e誤的是(  )
A.蔣介石的失敗具有歷史必然性,這是“天意”
B.“民意”指反蔣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C.蔣介石夸大了失敗的偶然性,未看到失敗的真正原因
D.中共通過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能力。蔣介石的失敗具有歷史必然性的表述是對的,是失民心、獨裁統治造成的,但歸罪于“天意”是不合理的。
答案: A
二、非
11.下列材料:
《時代》周刊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周刊,有世界“史庫”之稱。蔣介石、毛澤東等許多中國人曾經成為《時代》封面人物。
材料一 蔣介石曾先后10次出現在《時代》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時代》年度人物,當年《時代》的封面圖片是蔣介石和宋美齡的合照。
材料二 毛澤東曾先后12次出現在《時代》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澤東第一次成為《時代》封面人物。
請回答:
(1)《時代》周刊將上述兩人分別列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兩人在1945年曾進行過一次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會面,簡述毛澤東參加這次會面的目的和意義。
(3)毛澤東和蔣介石公開正面對抗長達半個世紀,列舉在1949年前后,毛蔣在軍事上斗爭的典型事例及其結果。
解析: 本題以《時代》封面上的中國人物為切入點,實際考查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有關史實,依據教材基礎知識回答即可。
答案: (1)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人民的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勝利,毛澤東受到世界的關注。
(2)目的:爭取和平;揭露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團結廣大人民。意義:爭取了政治上的主動 ,贏得了人民信任。
(3)三大戰役,國民黨主力被消滅;渡江戰役占領南京,推翻了國民黨的統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730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