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又好又快 科學發展
一、要求
1、基本目標:(1)理解科學發展觀的內涵
(2)知道科學發展觀的主旨
(3)理解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方式
2、發展要求:理解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
二、基礎知識
(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1、科學發展觀
(1)為什么?(地位)
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的強大思想保證;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 ;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 。
(2)基本內涵:
①第一要義是 ;必須把 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② 核心是 ;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 ,做到發展 人民、 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 。
③ 基本要求是 ;全面推進 、 、 、 ,
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 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 發展道路,實現經濟社會 發展。
④ 根本方法是 ;統籌 發展; 發展; 發展;人與自然 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 和 的關系,統籌 與集體利益、 利益與整體利益、 利益與長遠利益;統籌 兩個大局。
(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如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提高 ,建設 。
重要性: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 ,是提高綜合國力的 。
要求:經濟發展要緊緊依靠 。
(2)加快轉變 ,推動 。
重要性;這是 緊迫而重大的戰略任務
要求:堅持走 道路,堅持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 的方針。(三個轉變):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 拉動向依靠 (三駕馬車) 協調拉動;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 產業帶動向依靠 協同帶動轉變;
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 向主要依靠 轉變。(3)統籌 ,推進 建設
重要性: 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_________。
要求:要加強農業的 ,走中國特色的 道路。建立 、 的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格局。
(4)加強 保護,增強 能力
重要性: 堅持節約資和保護環境的 ,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
要求:必須把建設 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 ,落實到 、 。
(5)推動 ,縮小 .
要求: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推進 ,全面振興東北等 ,大力促進 ,積極支持 ???形成東中西部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三、思考問題
1、經濟增長就是經濟發展嗎?只追求經濟增長的后果?
四、深化拓展
1.“又好又快”與“又快又好”
過去,我國是短期經濟,經濟發展慢是突出問題,所以,先追求速度,同時兼顧質量。隨著發展出現新的問題:資的浪費,環境的惡化等,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把好放在全面,同時還要有一定的速度。
2、我國為什么要建設創新型國家?
(1)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
(2)是解決我國當前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的緊迫要求
(3)是提高我國國際競爭力的客觀需要
五、巧建結構
六、應用練習
1、水磨鎮重建模式有兩個主要方面:一是搬走58家高耗能、高污染企業;二是復原再生禪壽老街、引進兩所高校、開發3000畝“企業+基地+農戶”的茶園基地,形成汶川生態新城、西羌化名鎮。這種“騰籠換鳥”式的重建模式體現的發展路徑是
①恢復傳統農業經濟,促進生態保護 ②注重現代工業發展,實現內涵增長
③推進第三產業發展,提升旅游商貿 ④著力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從上題材料可以看出,政府在水磨鎮災后重建中
①堅持走科學發展道路 ②把經濟增長作為中心工作
③促進教育與化事業 ④為地方發展提供公共服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共十七四中會議于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全會提出,要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據此回答3—4題。
3、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要求( )
①堅持城鄉二元經濟結構 ②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靠改革促發展
③堅持協調發展、以人為本 ④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以環境和資換增長”的做法,結果是投資效率的持續下滑、環境壓力的不斷加大。這告誡我們,必須( )
A.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B.加大投入拉動經濟增長
C.不斷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D.適當控制經濟增長速度
5、有這樣一種觀點:統觀當今世界經濟,美國人掌握標準,站在最高端;日本人掌握技術,站在中間;中國人靠力氣,只好在底端干苦力。要改變這一格局關鍵在于( )
A.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B.大量引進技術,縮小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
C.擴大對外開放規模,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D.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
6、材料三 福建是海洋大省,大陸海岸線長達3051公里,約占全國的1/6,居全國第二。“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堅持陸海統籌,建設海洋經濟強省,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材料四 福建省海洋經濟一、二、三次產業結構從2000年得31:16.7:52.3轉變為2010年得9.53:41.15:49.32,但與2010年我國海洋經濟三次產業結構5:47:48相比,第一產業的比重仍然偏大。
請分析材料三、四反映的經濟信息;運用經濟生活有關知識,結合材料談談應該如何促進福建省海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8872.html
相關閱讀:國家財政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征稅和納稅
國家財政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