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生活第一單元《化與社會》復習學案
一、考點整合:
第1 化與社會
(一)化是什么
1、理解化的含義:(1)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我們所講的化,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化中的“化”。即不是廣義的,也不是狹義的。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準確把握化的概念應注意兩點。第一,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第二,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和政治的。
2、化的特點:(1)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化。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2)化是人們具有的一種化素養;(3)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社會化和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其實質是精神現象。
注意: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化,而人們游玩水則屬于化活動。
(二)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
1、相互影響: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一定的化,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2)不同性質的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腐朽的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2、相互交融:
(1)化與經濟互交融。 (2)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3、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越越重要,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例1:我們要講的“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下列屬于化的是( )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自然科學 ③技術④語言、字 ⑤選舉人大代表 ⑥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⑦園林雕塑
A.①②③④⑦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
例2:(06濰坊)2005年5月,鶯都濰坊掀起創建明城市的熱潮。宣傳提綱指出,創建明城市,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加強精神明建設的有效載體,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市民素質是城市明的基礎。市民素質的形成( )
A.離不開社會實踐 B.只能在學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重要
例3:150多年,《共產黨宣言》作為科學社會主義第一個綱領性,被譯成200多種字在世界各國出版,對世界范圍內的社會主義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這說明()
A.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自然而然地轉化為物質力量
B.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C.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只對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產生影響
D.化一旦產生,就會推動社會歷史的發展
例4:化的力量總是無聲地融入經濟、政治和社會中,孕育無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親和力。這說明() ①化已與經濟、政治融為一體,不可分割 ②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④化總是能夠極大促進經濟、政治的發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第2 化對人的影響
(一)化對人的影響:
1、化對人影響的表現:化對人的影響,自于特定的化環境,自于各種形式的化活動。
(1)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2)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
2、化對人的影響特點:(1) 潛移默化的影響;(2) 深遠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
判斷:
1、處在一定的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化素養。
2、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無法選擇的。
(二)化塑造人生(優秀、先進化的作用)
1、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2、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3、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例1、長城是被列人世界化遺產名錄的中國古代偉大工程,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參觀者無不為之震撼,并感受到祖國歷史的悠久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這表明( )
A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B.化對人的影響是有形的、強制的
C.化對人的影響是消極被動、無目的地接受的 D.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例2、優秀化給人以思想啟迪和美的享受。這主要表明( )
A優秀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B.優秀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優秀化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D.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例3、載人航天精神,隨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已化作民族奮進的精神火炬,化作我們進一步推動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動力,正激勵著億萬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復興偉業新的征程。這表明( )
A.優秀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B.優秀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優秀化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優秀化能夠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例4.席勒說:“人的完美需要在化中實現!庇纱丝梢姡 )
A在化中就能實現人的完美 B.接受健康向上的化是自發的
C.主動感悟優秀化,能提高人的人素質 D.化影響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
例5、(06聊城)優秀化之所以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是因為其( )
A.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B.成為心靈的火炬、前進的旗幟
C.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D.激勵人們不斷創造美好幸福生活
二、鞏固練習
1、祖國幾千年的傳統化,如果我們自己不開發,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就會被別的國家開發利用,反過向我國出口。美國曾經根據花木蘭的故事制作動畫片并出口我國在全國熱播。這段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 )
A.大力發展對外化貿易,積極引進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化產品
B.充分開發我國的化資,提升民族化的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C.樹立品牌意識,保護好本民族化 D.拒絕外化,維護化安全
2、廬兼具六教(佛教、道教、塞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作為中國獨具特色的宗教圣地,該地正傾力打造“宗教名”品牌,積極將宗教化與旅游結合起,開辟極具特色的宗教化圣地游。這表明( )
A.在宗教化圣地人人都應該參加宗教活動 B.與旅游相結合的宗教活動都屬于正常的宗教活幼
C.化資可以轉化為經濟資 D.宗教思想是先進的化
3、與以前相比,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現,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對別國進行化侵略,企圖把自己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強加于別國。這說明( )
A.化與經濟相互影響 B.化反作用于政治
C.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與作用越越突出 D.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國家強調要加強公益性化場館青少年專門活動場所的建設,開展生動的青少年紅色旅游實踐活動,讓青少年在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情景教育中健康成長。據此回答4-5題。
4.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
A.化對人的影響自于特定的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化活動
B不同的地區、民族有不同的化
C.化對人的影響有相對的穩定性 D.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5.之所以要加強公益性化場館建設和開展紅色旅游實踐活動,是因為( )
A.化現象無處不在 B.某些純粹“自然”的東西也是化
C.化場館建得越多,人的化素養就會越高
D.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化在社會實踐和生活中傳承發展
6.今天,化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化產業也日益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的主導產業。應對這一挑戰,我們的根本之策是( )
A.吸收人類優秀化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進入
C.維護國家的化安全 D.擴大中華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7、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奉行霸權主義的國家,借助化滲透的方式,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念,企圖取代別國的民族化,以推行強權政治。這告訴我們( )
A.要在世界范圍內反對化霸權主義 B.要努力學習科學化知識
C.落后就會被動挨打 D.要努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8.不管是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還是在其他國家的華人,每到清明都會祭祖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除夕吃年夜飯。這說明( )
A.傳統化具有絕對穩定性 B.傳統習俗在不斷發展
C.傳統化在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延續 D.傳統化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
9.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喜歡讓子女實現自我價值,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等功利性的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將有出息,有個好職業,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中美兩國的這種差異表明( )
A.化環境決定著人們的價值取向
B.不同的化教育環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
C.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越
D.一定的化環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
10.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下列詩詞的寓意符合這一特點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風,千樹萬樹梨花開 B.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C.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D.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11.《命運交響曲》是貝多芬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樂曲體現了作者一生與命運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边@是一首意志戰勝宿命、光明戰勝黑暗的頌歌。每當人們聽到這首樂曲,總會給人以極大的振奮和力量。這表明優秀化作品能夠( )
A豐富人的精神境界 B.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C.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促使人的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12.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過程是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表現在( )①人越全面發展,創造的社會物質化財富就越多 ②社會物質化條越充分,就越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③社會發展必然帶人的全面發展 ④人的全面發展表現為各方面素質的全面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
13.“偉大的詩篇即永遠噴出智慧和歡欣之水的噴泉!毖┤R這一名言體現了( )
A.優秀化能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B.優秀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C.優秀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D.優秀化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14、廣告化、旅游化、飲食化、網絡化、服飾化、西方節日化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由此可見()
A.化對人的影響是有形的、強制的 B.化影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是潛移默化的
C.人總要生活在一定的化氛圍中 D.人總能得到思想的啟示、精神的享受
15、今東方的園林講究陰陽錯落、曲徑通幽、十步一景,西方園林講究的是開闊、一覽無余的、公共空間的廠場風格。東西方園林建筑的差異說明格。東西方園林建筑的差異說明( )①化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②化影響人的實踐活動 ③化影響人的認識活動 ④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08期末南通四縣聯考)就業是民生之本。某校高三(1)班學生圍繞就業問題開展研究性學習。他們利用余時間,通過上網、走訪、問卷等方法,對我國的就業問題進行了調查。
同學們了解到,“許多人無事干”的同時,“許多事無人干”的現象屢見不鮮,有不少人特別是大學生畢業以后“高不成,低不就”,給就業工作增加了難度。與前些年相比,用人單位更加注重就業人員的創新能力、再學習能力、吃苦和敬業精神。
對此,有部分農民認為,現在好不容易培養一個大學生,到頭還是找不到工作,讀書已經沒有用了。
請運用化生活知識評析部分農民的這種認識。(8分)
2、材料一,網絡化的興起,這本是一個加快化傳播速度、拓展化空間、豐富化內容的極好工具,然而我們卻在網絡上發現了黑客,發現了迷信,發現了黃色網站,發現了色情學;而一些人對此還趨之若騖,百看不厭。
材料二,青少年上網情況調查
請少年犯罪占全部刑事犯罪的比例14-18歲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因受網絡色情、暴力誘發的犯罪占的比例
70%70%70%
上網瀏覽色情網站的青少年占的比例患網絡成癮的中學生占中學生的比例向家長隱瞞上網情況的孩子占上網學生的比例
22%14.8%54%
材料三,美國《新聞周刊》對“世界經濟論壇”評出的65名全球未領袖進行了民意調查,征求他們對技術與年輕人的看法。下面是這次調查的部分情況:
①迄今為止,你認為哪種技術對年輕人的正面影響最大?
認為是因特網的占92%;認為是手機的占50%;認為是即時聊天的占3%;認為是電子游戲的是0%。
②迄今為止,你認為哪種技術對年輕人的負面影響最大?
認為是電子游戲的占78%;認為是手機的占8%;認為是因特網的占3%;認為是即時聊天的占6%。
(1)網絡化對人有何影響?
(2)就“網絡技術與青年”這一主題,請你從不同角度提出兩個研究性題,并簡要寫出選題的根據。
(3)結合材料反映的問題,請就如何克服互聯網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提出三條以上的合理化建議。
1①經濟決定化。高校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市場用人需求、農民的投入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等是產生這種認識的原因。(4分)
②部分農民的這種認識具有不合理性,是消極的。因為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只有不斷“讀書”,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白x書”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讀書”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只有通過“讀書”,才能不斷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潛能得到充分發揮,才智得到充分展示。(4分)
說明:學生能辯證分析的給4分。闡述理由其他說法言之成理的酌情給分。
2(1)化有先進、落后與腐朽之分,網絡化也是如此。先進化對社會、對人生有促進作用;而樓后、腐朽化則會起阻礙作用。網絡化的興起,其先進的內容能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也出現了樓后和腐朽的化,毒害著青年一代。因此,我們要用先進化武裝我們的頭腦,占領思想化陣地。
(2)題一:網絡與犯罪。根據:網絡傳播的有害信息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
題二:網絡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根據:互聯網傳播的信息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雙重影響。
(3)①就國家說,應加強對互聯網上網營業場所的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互聯網經營行為,并依法打擊違法經營和利用互聯網從是違法犯罪活動的行為。②從家庭、學校和社會說,應加強對互聯網營業場所的監督,加強和改善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幫助他們正確使用網絡。③從未成年人本人看,則要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鑒別能力,自覺抵制有害信息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1770.html
相關閱讀:國家財政導學案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國家財政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征稅和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