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導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導學案
【課前延伸學案】
學習目標:
1、世貿組織的作用以及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
2、怎樣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3、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必要性。
4、為什么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
(一)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世貿組織的地位和作用

2、世貿組織的基本原則:

3、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影響:
(1)有利影響:

(2)不利影響: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地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2、我國目前對外開放的基本格局及其作用:
(1)基本格局:
(2)作用:

3、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的決策——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1)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2)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3)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我們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
(4)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發展的根本基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 而是立足于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4、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1)“引進來”的必要性和內容:
①必要性:

②新形勢下,“引進來”要注意:

(2)“走出去”含義、內容、必要性:
①含義:

②內容:

③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必要性:
第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走出去”的條件越來越成熟,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第二,“走出去”,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使我國在世貿組織中的權利、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
第三,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第四,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使我國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3)“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關系(為什么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①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
②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機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才能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才能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5、我國對外開放的原則及其原因:
(1)原則:
(2)原因:

補充知識:“綠色壁壘”和反傾銷
“綠色壁壘”反傾銷
含義“綠色壁壘”,是以保護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為名,通過制定一系列復雜苛刻的環保標準,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產品及服務設置障礙,以保護本國產業。反傾銷,指進口國主管當局根據受到損害的國內企業的申訴,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對給進口國生產相似產品的產業造成法定損害的進口產品進行立案、調查、處理的過程。
應對措施1、積極實施國際環境綠色標志認證,加快與國際環境標準接歸的步伐;2、加快“綠色產業”,促進綠色技術創新及其產業化,提高我國產品和相關技術的國際市場競爭力;3、增強規則意識,了解世界貿易組織的基本規則,按照WTO的非歧視原則,反擊各類“綠色壁壘”。1、企業要主動適應國際慣例,敢于和堅決應訴,利用國際貿易中的有關法律法規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2、企業要注意規范自己的貿易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制止低價競銷,以維護一個良好的經營環境;3、加強行業的協調和管理,齊心協力應對國外的反傾銷指控。
第十一課 第二框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導學案
編寫人:魏云東 審核人:夏克功 徐軍 12/21/2009
【課內探究學案】
探究1:世貿組織總干事邁克?穆爾致函世貿組織成員,宣布我國政府已于2001年11月11日接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議定書》,該議定書將于12月11日生效,我國也將于同日正式成為世貿組織成員。 外經貿部負責人表示,入世后,我國將全面參與世貿組織的各項工作,全面享受世貿組織賦予其成員的各項權利,并將遵守世貿組織規則,認真履行義務。同時,“多哈發展議程”已經啟動,作為世貿組織成員,我國將認真積極參加世貿組織新一輪多邊貿易談判,并在其中與其他成員一道發揮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有人認為,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請談談你的看法。

探究2:材料一:從20世紀80年代的名牌戰略、90年代的多元化戰略,到今天的國際化戰略,海爾已成為知名的跨國企業。在名牌發展戰略階段,海爾只做一個冰箱產品,奪得中國冰箱歷史上第一枚質量金牌,創出中國冰箱名牌;在多元化發展戰略階段,海爾瞄準市場,從一個冰箱產品擴張到國內其他家電領域,創出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在國際化戰略階段,海爾從國內向國際延伸,通過美國海爾、歐洲海爾、中東海爾等本土化的海爾名牌,創出國際知名的家電品牌。海爾品牌在短短17年內稱雄全球冰箱行業,進入全球白色家電制造商五強。
材料二:吳邦國說,我們真誠地歡迎世界各國、各地區的企業來華投資,共同開發中國市場;歡迎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中心,與中國企業協作開展技術和產品研發。同時,我們鼓勵有實力、信譽好的中國企業走出去,積極開展國際經濟技術合作。
(1)簡要說明海爾集團在名牌、多元化戰略發展階段與國際化戰略階段在對外開放戰略上的變化。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們應如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

(3)我國對外開放為什么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
★課堂有效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
1.世界貿易組織最重要的原則是 ( )
A.市場準入原則 B.非歧視原則 C.互惠原則 D.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
2、中國為恢復關貿總協定的地位和加入世貿組織進行了13年的談判。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
①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的全球化,推動世界經濟發展 ②有利于保護國內的企業免受國際競爭的沖擊 ③有利于國內企業遵循國際慣例,與國際市場接軌,適應世界經濟的發展變化 ④有利于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拓寬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擴大國際經濟技術交流 ⑤標志著我國已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⑥有利于擴大對外開放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⑥
3.2008年是我國實施對外開放30周年。新時期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是( )
A.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C.堅持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D.積極發展跨國公司以應對經濟全球化
4.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在“引進來”的同時 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在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方面有新的突破。實施“走出去”戰略,就是要( )
A.放寬市場準入,給外商國民待遇
B.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積極利用外資
C.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學習國外技術和管理經驗
D.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辦廠,開展加工貿,合作開發資源
5、中國要發展要進步要富強,就必須對外開放,以積極的姿態加入全球化進程,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我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 )
①是振興我國經濟的基本立足點 ②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具體表現 ③可以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國際資源發展自己 ④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原則 ( )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公平競爭 C、互惠原則 D競爭原則
7、為適應新形勢的挑戰,在積極擴大出口的同時,中央確立了“走出去”的戰略,鼓勵有優勢、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投資辦廠,學習外國先進經驗,在經濟全球化中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這是( )
①適應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 ②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根本途徑 ③進一步提高改革開放水平的要求 ④因為對外開放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個方面 ⑤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的必由之路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選擇題:
8、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到境外投資興業,拓展國際市場。積極開展多邊、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1)開展多邊、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我們應堅持什么原則?

(2)我國為什么要實施“走出去”戰略?

【課后拓展學案】
一、單選題
1.(08江蘇卷19)2007年,我國全年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747.7億美元,對外投資額187億美元。這表明,我國在對外開放中
A.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 B.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
C.積極利用外資發展經濟 D.形成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07上海卷18)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只有“引進來”與“走出去”同時并舉。中國經濟才能在更大范圍內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下列情況中不屬于“走出去”的是
A.中國海爾集團在海外建立分公司 B.中國TCL集團收購法國湯姆遜公司
C.中國三家建筑公司承建約旦王宮工程 D.中國銀行向美國花旗銀行轉讓部分股權
3.2007年11月23日,正在為總統之夢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頓在博客上寫道:“如果我當上總統,我將立即要求獨立的第三方檢查玩具;增派產品檢察官的數量;對兒童產品立法……”在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戰打響之初,所有的民主黨候選人,都明確地表示了貿易保護主義立場。這警示我國的對外開放要做到
①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和質量 ②促進科技和體制創新,轉變貿易增長方式 ③增加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性產品出口退稅 ④發揮比較優勢,明確市場選擇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 加入WTO后,中國將嚴格遵守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實行公開、透明、平等的貿易和投資政策,進一步推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A、使我國經濟盡快與世界經濟接軌
B、增強我國濟實力,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C、進一步擴大我國的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D、積極利用和參與國際分工,分享新技術革命的成果
5.目前,全球跨國公司總數已超過8萬家,其中世界500強中的絕大多數企業已來華投資。我國之所以能吸引眾多跨國公司來投資的主要原因是
A.我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 B.我國有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C.我國有十分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制 D.我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且不平衡
6、亞洲經濟已開始復蘇。人們在分析和總結了金融危機的教訓后普遍認為,短期資本大進大出及國際金融投機商的炒作是亞洲發生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引進外資時只能引進長期資本,不能引進短期資本 ②要堅持獨立自主原則,維護國家經濟安全 ③既要積極利用外資,又要引導外資流向 ④必須禁止外資進入國內的股市和房地產業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7、海爾集團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電制造商,中國最具價值品牌。海爾在全球建立了29個制造基地,8個綜合研發中心,19個海外貿易公司,已發展為大規?鐕髽I集團!昂枴背晒Φ刈呦蚴澜缃o我們的啟示是 ( )
①我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已具備了很強的競爭力 ②政府應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③在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中,企業應當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發展自己 ④只有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民族工業才能獲得發展和壯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珠三角、長三角和東北老工業基地。隨著世界制造業的中心逐步向中國轉移,這三大基地都躍躍欲試,試圖以自己的特色、實力統一江湖來承受世界制造業的轉移。面對世界制造業的中心逐步向中國轉移,我國應持有的正確態度是:
①把引進外資作為我國經濟工作的重點 ②通過引進外資加大本國制造業的改造力度 ③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 ④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隨著我國加入WTO,一些跨國公司大舉進入。這些跨國公司掌握了世界80%以上的新技術、新工藝的專利權,控制著80%左右的尖端技術,壟斷了國際技術貿易。跨國公司對國際技術貿易的壟斷,進一步加劇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要解決這一矛盾( )
A、必須降低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 B、發展中國家必須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C、發達國家必須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 D、必須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
二、非選擇題:
10、材料一:現在,同一種產品可以同時分布在十幾個、幾十個國家生產,使每個國家發揮其技術、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使最終產品成為萬國牌的“國際性商品”。例如,波音公司,其飛機零件來自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
材料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商品和資本將在更大范圍內自由流動,全球市場需求的變化,直接影響各國經濟發展的資源配置。它是一把雙刃劍,對發展中國家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1)材料一說明了什么經濟學道理?

(2)中國應如何面對材料二中提到的“雙刃劍”?

11.2009年5月28日,商務部長陳德銘指出:中美建交30年來,兩國的貿易額增長了近130倍。如果再往后看十年二十年,兩國的經濟會更加交融、更加相互依賴而不可分割。在全球實體經濟受到金融危機沖擊而出現萎縮的時候,中美兩國應該怎么做?是相互排斥對方的產品打貿易戰呢,還是找到一些合作的亮點,做大合作的蛋糕,然后再來分蛋糕?我們更向往后一種辦法。
運用經濟常識知識回答:相互排斥對方的產品打貿易戰是貿易保護主義的體現,為什么要反對貿易保護主義?
(1)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在生產社會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廣泛,客觀上要求國與國之間貿易自由、相互開放。
(2)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各國只有在平等、競爭、開放的基礎上,參與國際分工與全作,互通有無、調劑余缺,才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反對貿易 保護義是平等互利、合共作共贏的對外貿易原則的要求。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流,做到平等、互利、共贏,國際貿易才能健康發展。
(4)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是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要求。危機當頭,各國以鄰為壑,無益解決任何問題,應增強合作,保持貿易和投資開放,抵制保護主義。
第二框 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參考答案
【課內探究學案】
探究1:(1)加入世貿組織,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志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我國緊緊抓住加入世貿組織的機遇,積極應對新的沖擊和挑戰,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高,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與生活水平。實踐證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戰略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2)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我國也是嚴峻的考驗。國際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深入地與國內市場的競爭結合在一起,面臨的經濟風險也會顯著增加。
探究2:(1)前兩個階段以“引進來”為主,主要是通過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增強自力更生的能力。國際化戰略階段以“走出去”為主,其特點是在國外投資設廠,以利用當地人才,開發當地市場,從而增強國際競爭力。
(2)①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要把“引進來”與“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②要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利用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③實施“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對外開放新階段的重大舉措。我們要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支持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快培育我國的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④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必須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閉關自守、盲目排外, 而是立足于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實行對外開放。
(3)①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是我國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基本戰略。從“引進來”到“走出去”,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發展到了一個新層次。②只進不出或只出不進,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開放,“引進來”與“走出去”都是我國對外開放的有機組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才能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才能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才能拓寬發展空間,進一步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課堂有效訓練:1—5:BCBDD 6—7:AA
8、(1)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則。
(2)①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國“走出去”的條件越來越成熟,要求也越來越迫切。②“走出去”,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的迫切需要,也是行使我國在世貿組織中的權利、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③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④實施“走出去”戰略,可以使我國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投資,擴大經濟技術合作,更廣泛地參與世界經濟的競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課后拓展學案】
1—5:BDBBB 6—9:DDCD
10、(1)材料一說明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進一步加強。
(2)第一,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要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第二,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立足點放在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從本國實際出發,主要依靠本國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和優勢來發展自己。尤其要加快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提高本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補充理解
1、為什么說對外開放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
(1)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必要性:一是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二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
(2)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比較落后,要趕上經濟發達國家,更需要重視發展對外經濟關系,充分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科學管理經驗和靈敏的信息網絡,利用經濟全球化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時機和較好的國際環境,以加快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把對外開放作為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而不是權宜之計。
2、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我國在對外開放時為什么還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1)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通過跨越國際的資金技術交流、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促進經濟發展,給各國帶來機遇;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使國際競爭空前激烈,金融和經濟風險增加,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面臨巨大的壓力和挑戰。
(2)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更好的把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維護經濟主權和經濟安全,維護國家的根本利益。
(3)自力更生是對外開放的基礎。自主掌握經濟命脈,才能實現社會經濟獨立。堅持自力更生,堅持擴大內需,充分利用我國人多地廣、資源豐富和市場廣闊的獨特優勢、挖掘其潛力,才能在發展對外經濟中抵御各種經濟風險,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
(4)對外開放,利用國外的市場、資金、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自力更生的能力。國家安全的關鍵是經濟安全,如果閉關自守,自甘落后,經濟發展不起來,就是最大的不安全。
3、辨析:在同一對外貿易中,出口越多越好,而進口越少越好。
(1)在異國對外貿易中,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出口和進口之間應該是一種相互促進的關系。同時,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形勢下,異國的經濟發展要善于利用國際分工帶來的機遇,在國際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以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而這既可以通過進口來實現,又可以通過出口來實現。因此,單純把出口和進口貿易對立起來是錯誤的。
(2)在對外貿易中,如果不注意進出口產品結構的合理性,不注意進出口貿易的平衡,形成長期的貿易逆差,勢必會對國家利益造成損失。正因為如此,在發展對外經濟貿易關系中,我們始終要堅持擴大出口,努力增加外匯儲備。
4、利用國外貸款是解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資金短缺的一個有效途徑。但我們因此就會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
(1)爭取國外貸款,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資金的一個補充來源,是我國資金積累的一個有效途徑。我國利用外資不是盲目的,是從我國實際出發的,既廣泛利用,又量力而行,充分考慮債務償還能力、國內資金配套能力和出口能力,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防止發生債務危機。
(2)國際上,一般認為一個國家利用國外貸款的還本付息額不超過其出口創匯的20%--25%,就不會發生危機。國外貸款彌補了我國資金不足,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國民經濟的突出困難,促進了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新興工業的發展。因而,利用國外貸款不會使我們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
5、我國的對外開放格局——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
全方位:不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實行對外開放。
寬領域:國際商品、技術、勞務商業、外貿、 金融、電信、保險等;能源、交通、金融、保險、房地產等領域。
多層次:經濟特區(5個)、沿海開放城市和開發區(14個)、經濟技術開發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邊、沿江(13個市、鎮)內陸中心城市(重慶、岳陽、武漢等共15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5301.html

相關閱讀:征稅和納稅
國家財政導學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國家財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