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3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
第1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學海導航】
1.知識方面
(1)簡述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
(2)臨時裝片的制作和顯微鏡的熟練操作。
2.能力方面
(1)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學會調整視野與選擇觀察范圍。
(2)通過設計和分析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
(1)參與問題探討與實驗結果分析。
(2)通過對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學習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精致完美,教育學生崇尚生命、熱愛科學。
【基礎整理】
一、細胞膜的成分
1.觀看“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實驗。
材料選擇:取 細胞。選用此材料和植物細胞比較有何優點: 。
如何制備細胞膜:

若該實驗在試管中進行,細胞破裂后如何得到較純的細胞膜?
。
2.細胞膜的成分
成分所占比例在細胞膜構成中的作用
脂質約50%在細胞膜中含量最豐富的脂質是 ,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蛋白
質約40%在細胞膜行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的是 ,細胞膜功能越復雜, 種類和數量越多。
糖類約2%~10%與膜蛋白和膜脂結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細胞膜

二、細胞膜的功能
1.作用:
(1)
(2)
(3)
2.植物細胞的細胞膜外還有一層 ,其化學成分主要是 、 。對植物細胞有 和 作用。
【跟蹤訓練】
1.制備細胞膜一般不選擇植物細胞,原因是植物細胞:( )
A.無細胞膜 B.有細胞核
C.有葉綠體 D.有細胞壁
2.科學家常用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作材料來研究細胞膜的組成,是因為:( )
A.哺乳動物紅細胞容易得到
B.哺乳動物紅細胞在水中容易漲破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內沒有核膜、線粒體膜等膜結構
D.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膜在光學顯微鏡下容易觀察到
3.最可能構成細胞膜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
A.C、H、O B.C、H、O、N、P
C.C、H、O、P D.C、N、O、P
4.最能概括細胞膜成分的是:( )
A.脂質和蛋白質 B.脂質、糖類和核酸
C.蛋白質和糖類 D.脂質、蛋白質和糖類
5.典型的細胞膜最可能具有下列哪種組成(質量分數)( )
A.35%脂質、45%蛋白質、5%糖類、10%RNA
B.50%脂質、45%蛋白質、5%糖類、0%RNA
C.20%脂質、75%蛋白質、0%糖類、0%RNA
D.60%脂質、30%蛋白質、0%糖類、5%RNA
6.取豬的新鮮血液少量,加適量生理鹽水稀釋,取一小滴稀釋血液制成臨時裝片,在高倍鏡視野中,可觀察有部分細胞有細胞核,這種有核的細胞是:( )
A.成熟的紅細胞 B,白細胞
C.變異的紅細胞 D.侵入體內的細菌
7.對于功能復雜的細胞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脂質的種類和數量較多
B.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較多
C.脂質的種類較多,數量較少
D.蛋白質的種類較少,數量較多
8.對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起主要作用的物質是( )
A.水 B.糖類 C.蛋白質 D.磷脂
9.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細胞膜的功能( )
A.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將產生的抗體、某些激素等分泌到細胞外
C.作為系統的邊界,維持細胞內的環境穩定
D.使細胞內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加快,提高反應速率
10.下列不屬于細胞間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細胞分泌的化學物質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
B.相臨兩個細胞的細胞膜接觸
C.細胞膜將細胞內部與外界環境分隔開來 D.相臨兩細胞間形成通道,便于某些物質通過
11.兩種海綿的細胞分散成單個細胞混合在一起進行培養,一段時間后 ,發現同種的細胞相互聚集在一起,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細胞膜上的:( )
A.糖蛋白 B.磷脂 C.RNA D.DNA
12.細胞壁的主要功能是對細胞起:( )
A.保護和交換作用 B.保護和吸收作用
C.保護和支持作用 D.支持和吸收作用
13.癌細胞的惡性增殖和轉移,與細胞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有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產生甲胎蛋白 B.磷脂減少
C.產生癌胚抗原 D.糖蛋白減少
14.下列哪一細胞能完成最復雜多樣的生命活動()
A.變形蟲 B.人的成熟紅細胞
C.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D.根毛細胞
15.科學家在用電子顯微鏡清晰地觀察到細胞膜之前,已經能夠確定細胞膜的存在了。你認為當時確定細胞膜存在的依據最可能是( ) A.動物細胞有明確的邊界
B.植物細胞有明顯的固定的形態
C.細胞能夠分裂 D.物質進出細胞受到控制
16.為獲得純凈的細胞膜,以研究其結構及功能。請你完成下列實驗設計并分析有關問題。
(1)選取人體的哪種細胞,作為獲取細胞膜純凈物的來源( )
A. 成熟紅細胞 B. 神經細胞
C. 白細胞 D. 口腔上皮細胞
你選用這種材料的原因是:
。
(2)將選取的材料放入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__作用,一段時間后細胞將吸水脹破。
(3)再用_________法獲得純凈的細胞膜。這種方法獲得的上清液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_________,該物質的特點是:____ _ 。
(4)通過有關方法所測得的各種膜的化學成分(質量分數)如下表所示:

蛋白質(%)脂質——主要是磷脂(%)糖類(%)
變形蟲的細胞膜54424
小鼠肝細胞膜44524
人血紅細胞膜49438
線粒體內膜76240
菠菜葉綠體類囊體膜70300
依據上表中的數據,請分析構成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物質組成上的共同點是: ;
化學物質組成的主要區別有:

17.根據細胞膜的化學成分和結構特點,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有關問題。
(1)1895 年,Overton 在研究各種未受精卵細胞的透性時,發現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透過細胞膜十分困難。這表明組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_____ _______。
(2)1925 年,Gorter Grendel 用丙酮提取紅細胞膜的磷脂,并將它在空氣與水的界面上展開時,這個單層分子的面積相當于原來的紅細胞的兩倍。由此可以推測細胞膜由_______ _ _組成。
(3)在實驗中發現:用蛋白酶處理細胞膜,細胞膜將失去功能并解體,說明:

(4)洗滌劑分子同時具有親水基和疏水基,可以洗去衣物上的油脂。人們也發現洗滌劑有一定的殺菌作用,請解釋原因


18.閱讀下面材料,根據學過的有關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研究表明,蛇毒是一種極其復雜的化合物,由數百種不同的肽、酶和毒液組成。蛇毒中所含的磷脂酶,以磷脂酶A2為主,有使肌細胞溶解、溶血、出血的作用等。被蛇咬傷后,傷口出現紅腫,紅細胞破裂導致溶血,并伴有組織內廣泛出血,最終導致死亡。有的蛇毒還含有去纖酶,能激活體內的纖溶酶原形成纖溶酶,進一步溶解凝固的血塊。
(1)蛇毒中所含的磷脂酶至少含有: 元素。
(2)蛇毒可使肌細胞溶解的原理是:

。
(3)蛇毒能導致組織內出血,其原因是:

。
(4)紅細胞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被破壞。為提取細胞膜,還可以采取哪些方法來使紅細胞破裂:

。
(5)你認為蛇毒還可以用于治療哪類疾。 。
19.在科學實驗研究中有時要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其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臺盼藍染色,死的動物細胞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亡。請解釋“染色排除法”的原理。

第3章 細胞的基本結構參考答案
第1節 細胞膜——系統的邊界
[基礎整理]
一.細胞膜的成分
1. 哺乳動物或人類成熟紅細胞 ①沒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②沒有細胞壁容易破裂 把細胞放在清水中,水會進入細胞,把細胞漲破,細胞內的物質流出來,就可以得到細胞膜
差速離心
2. 磷脂 蛋白質 蛋白質 外表面
二.細胞膜的功能
1.(1)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2)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3)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2. 細胞壁 纖維素 、 果膠 支持 保護
【跟蹤訓練】
1.D 2.C 3.B 4.D 5.B 6.B 7.B 8.C 9.D 10.C 11.A 12.C 13.B 14.A 15.A
16、( 1 ) A 無各種細胞器的膜和細胞核膜,有利于提取獲得純凈的細胞膜。
( 2 )蒸餾水 滲透
( 3 )差速離心 血紅蛋白 在 O2濃度高的地方容易與合,在 O2濃度低的地方容易與 O2分離。
( 4 )都有脂質和蛋白質 細胞器的膜中沒有糖類,并且不同膜結構各化學成分含量比例有差異。
17、( 1 )脂質 ( 2 )兩層磷脂分子
(3)蛋白質是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4)洗滌劑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菌細胞結構破壞,造成細菌破裂而死亡。
18、(1)C、H、O、N;
(2)蛇毒中所含的磷脂酶使細胞膜結構中的磷脂水解,細胞破裂、溶解。
(3)磷脂酶破壞血管壁細胞的膜結構,導致血管壁細胞破壞,血管破裂發生出血現象。
(4)細胞膜中的磷脂 機械振蕩、凍融、超聲波破碎等
(5)治療血栓病等。
19、“染色排除法”利用了活細胞的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具有選擇透過性的原理。臺盼藍染色劑是細胞不需要的物質,不能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所以活的動物細胞不被染色;而死的動物細胞的細胞膜不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失去了選擇透過性,所以臺盼藍染色劑能夠進入死細胞內,使其被染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9474.html

相關閱讀:細胞的生物膜系統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發酵工程簡介
ATP和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