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下冊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課堂同步練習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11課 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
一、單項
1.從建國到1956年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是
A.由經濟殘破到國民經濟的恢復 B.由新民主主義經濟到建立社會主義經濟
C.由計劃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 D.由農業國到工業國
2.上海曾有個資本家說:“現在搞廠容易了,過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現在不同了,銷售有百貨公司,配料有輕工業部,貸款有人民銀行,還有黨、團、工會搞增產節約,我們好做事了!边@反映當時①資本家的經營被納入國家資本主義②資本家已被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③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在加強④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尚未完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958年lO月.山東范縣縣委書記作報告:“人人進入新樂園,吃穿喝用不要錢,人人都說天堂好,天堂不如新樂園!”這一現象產生的影響是
A.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B.調動了農民積極性
C.出現了農村城鎮化趨勢 D.破壞了農村生產力
歷史研究離不開史料,人們通常根據文獻資料研究歷史,而今以口述回憶為基本史料的口述史正悄然興起。
4.在“口述歷史”的研究中,歷史學家曾經為“怎樣的人才能成為被訪談者”而爭論。就研究上海知青問題來說,哪些人是合適的訪談對象①上海老知青②原市政府負責人③老街坊鄰居④插隊地區的農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最適合用口述史方法進行研究的是
A.紅軍戰士長征日記 B.解放初期的糧價波動情況
C.鴉片貿易的統計資料 D.文革時期的民眾生活狀況
6.中國在1952年和1962年兩個年度,經濟發展狀況的相同點是
A.處于恢復和發展時期 B.遭遇嚴重的自然災害
C.經濟發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 D.初期有問題,后期逐漸糾正
7.下列哪一組事物和現象表明當時中國尚未進入改革開放時期
A.身份證、個體戶、移動電話、豪華住宅區
B.銀行卡、私人轎車、互聯網、出國旅游
C.肉票、糧票、上山下鄉、樣板戲
D.菜籃子工程、安居工程、裝修熱、流行服飾
8.我國的“二五計劃”對計劃完成時(1962年)的糧食、棉花、鋼鐵產量提出了預定目標。然而,從1955年夏到1956年夏,這些目標歷經三次修改。
修改方案提出時間糧食產量(億斤)棉花產量(萬擔)鋼鐵產量(萬噸)
1955年夏460043001100
1956年初640070001500
1956年夏500048001050-1200
從這張表中,可以看出①三個方案都反映出我國政府快速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良好愿望②三個方案都是可行的③第二個方案有冒進的傾向④第三個方案過于保守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9.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萬人冒雨集會,副市長興奮地宣告:“我國資本主義最集中的城市,開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了!這一偉大勝利是我們人民的勝利!彼绱思邮且驗樯虾M瓿闪
A.工商業改造 B.統購統銷 C.“一五”計劃 D.土地改革
10.據資料統計,四川在20世紀50年代森林覆蓋率仍有20%,60年代森林覆蓋率只剩9%,造成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急劇增長 B.“大躍進”運動中毀林煉鋼
C.盲目墾荒及商業性采伐 D.長江流域洪災頻繁,造成水土流失
二、非
11.建國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經濟建設,在曲折中取得了巨大成就。請下圖:
回答:
(1)1949~1957年我國國民經濟變化有何特點?原因是什么?
(2)1958~1960年,我國工業國民收入變化的趨勢是什么?并分析原因。
(3)1960~1962年我國工業國民收入變化的趨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4)1968年和1975年經濟發展呈不同趨勢的原因是什么?
(5)綜合以上兩幅圖,你能得到哪些啟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454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