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題化學試卷分為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滿分100分;時間0分鐘。A. 膠體 B. 溶液 C. 懸濁液 D. 乳濁液2、下列物質①Cu ②食鹽水 ③石灰水 ④液態 ⑤NaOH ⑥KO3A.①④⑤ B.③④⑤C.①④⑥ D.④⑤⑥5、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 CO2↑+H2OBH+ + SO=== BaSO4 +CO2↑ + H2OC.鎂與反應: + 2H+ + 2Cl- === MgCl2 + H2↑D.銅置換出硝酸銀溶液中的銀:Cu + Ag+ === Cu2+ + Ag6、下列化學反應中,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A. SO+2OH=SO+H2OB. Al2O3+2OH=+H2OC. Cl2+2OH=+ClD. HCO3—+= CO2↑+H2O 下列各組微粒中,在一定條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劑的是A.F、-、S2-B.Fe3+、、C.Cl2、O、MgD.、Cl-、Ag+氮化鋁廣泛應用于電子陶瓷等工業領域。在一定條件下,AlN可通過反應:Al2O3+N2+3C2AlN+3C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上述反應中,N2是還原劑,Al2O3是氧化劑B.AlN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C.AlN的摩爾質量為41D.上述反應中,每生成1 mol AlN需轉移3 mol電子常溫下,在溶液中可發生以下反應: ①2Fe2++ Br2=2Fe3+ + 2Br?②2Br?+ Cl2=Br2 + 2Cl?③2Fe3+ + 2I?= 2Fe2++ I2。由此判斷下列說法的是A.鐵元素在反應①中被還原,在③中被氧化B.反應②中當有1 mol Cl2被還原時,有2 mol Br? 被氧化C.氧化性強弱順序為:Cl2 > Br2 > Fe3+ > I2D.還原性強弱順序為:I? > Fe2+ > Br? > Cl?量濃度為A. 0.mol/L B. 1 mol/L C. 2 mol/L D. 4 mol/L1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8 g H2O含有的原子數為B.標準狀況下,22.4L NH3中含有的電子數為C.50mL 1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之和是0.1D. 2.3 g鈉原子中含有的電子數為銅與濃硫酸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 H2SO4(濃) △ CuSO4+ SO2↑ + 2 H2O,用單線橋表示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情況:Cu+2 H2SO4(濃) △ CuSO4+ SO2↑ + 2 H2O中銅元素被 (填氧化或還原,下同),濃H2SO4作 劑;在該反應中,若消耗了0.5 mol Cu,_________ mol/L。(3)5molCO2的質量是____________;在標準狀況下所占的體積約為____________;所含氧原子的數目約為__________________。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 Na+,則Na2X的摩爾質量是 ,X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該物質的化學式 。(1分)實驗室用固體燒堿配制0.1 mol(L?1的NaOH溶液500 mL,回答下列問題:(1)計算需要NaOH固體的質量 g。(2)有以下儀器和用品:①燒杯 ②托盤天平③250 mL容量瓶④500 mL容量瓶⑤玻璃棒配制時,必須使用的儀器或用品有 (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是 。 (3)使用容量瓶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 。(4)配制時,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① 稱量② 計算③ 溶解④ 搖勻⑤ 轉移⑥ 洗滌⑦ 定容,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5)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會引起結果偏高的是(填序號)① 轉移后未洗滌燒杯、玻璃棒②③ 轉移溶液前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④ ⑤ 定容時俯視刻度(1分)現有失去標簽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為了確定四種溶液的成分,將它們編號為A、B、C、D后進行化學實驗,實驗記錄如下:實驗順序實驗內容實驗現象①A+B無明顯現象②B+D有無色無味氣體放出③C+B有白色沉淀生成④A+D有白色沉淀生成根據以上實驗完成下列各題:(1)可判定各試劑瓶中所盛試劑為:A ,B ,C ,D 。(2)寫出下列反應的① B與D: 。②與C: 。四川省黔北地區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57171.html
相關閱讀:甘肅省蘭州一中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高一化學寒假作業練習精選
廣東省肇慶市2013-2014學年高一第一學期期末統一檢測(化學)
高中高一化學寒假作業試題及答案
四川省廣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