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
①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義;
②懂得社會主義社會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③理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④理解我國當前實現社會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舉措;
⑤理解保證“兩個合理比重”的意義以及重要落實措施;
⑥懂得效率的含義;
⑦理解公平與效率的辯證關系;
⑧理解當前我國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政策措施。
2、能力目標
①準確把握效率與公平之間關系的辯證思維能力;
②從收入分配角度對如何提高效率、調動人們的生產積極性提出合理建議的實踐能力;
③結合和諧社會建設,對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議的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正確認識和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樹立效率意識,培養公平精神。
【考試要求】
高 考 考 綱 學業水平測試要求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和意義,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舉措
2、公平與效率的關系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現、意義及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舉措
B
【重點和難點】
1、保證“兩個合理比重”的意義以及重要落實措施;
2、當前我國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政策措施;
3、我國當前實現社會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舉措。
【方法、學法點津】
1、教學方法:教師啟發、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學習成果。
2、學法點津:
(1)綜合學習法。從提高效率是增加社會財富的根本途徑及我國的客觀國情出發,理解在發展經濟中注重效率的必要性;積極參與經濟生活,結合我國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及收入差距不斷加大這一現象,理解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性;運用辯證的思維方法,正確看待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收入分配中正確處理好這一關系。
(2)理論聯系實際。走進社區,了解國家為實現社會公平所采取的相應政策措施,分析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的意義;結合所學知識,探討解決社會公平問題的有效途徑。
(3)撰寫調查報告。調查采訪一個企業,了解該企業分配制度改革后,企業職工收入及企業的發展變化;參加社區活動,調查我國為實現社會公平所采取的措施及所取得的效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過程】【交流、合作探究】【學習反思】
(一)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1、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2、收入分配的公平:
(1)主要表現:
(2)意義
(3)措施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證“兩個合理比重”。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二)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
(1)含義
(2)效率提高意味著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
(2)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怎樣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一)我國現行的個人收入分配制度
1.【探究】P60你對公平是如何理解的?為什么?
2.【探究】P61漫畫“分配不公,企業破產”說明什么?
3.【探究】P61如果上述趨勢發展下去,會給公司和職工帶來什么影響?該公司在分配方面應該作出哪些改變?
(二)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1.【探究】P62該公司經濟效益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鞏固提升】
【學習過程】【導學設計】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高考江蘇卷10)圖2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 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絕對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曲線表示效率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而變化的情況。該圖表明
①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反方向變化
②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會降低
③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激勵作用,效率將會提高
④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011高考山東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爭取農民收入實現更高增幅”是山東省“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要求
①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谔岣呔用袷杖朐趪袷杖胫械谋戎
③實行農產品政府定價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④增加貨幣發展行量,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11高考天津卷8)有人用拆字法解讀“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錢)構成, “!弊职宿r、口、田。這樣看來,“幸福”是指一個溫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錢花。從目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狀況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應該( )
①大力增加財政收入 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滿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 ④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4、經濟學上所推崇的橄欖型收入分配結構,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對減少,中收入占絕大多數的分配結構,這種結構要比我國目前的金字塔型結構穩定的多。我國正采取措施使收入分配結構向橄欖型方向發展。這主要是為了 ( )
A、促進效率提高 B、促進社會公平 C、促進生產發展 D、促進內需
5、“做蛋糕”與“分蛋糕”是經濟社會面臨的最基本問題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會影響人們把“蛋糕”做大的積極性。上述材料要求我們必須
A.正確處理集體與個人的關系 B.正確處理積累與消費的關系
C.正確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D.正確處理發展生產與保障基本生活的關系
6、(2010年高考?廣東卷36)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以《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為契機,廣東省政府2009年以來相繼編制了促進粵東、粵西、粵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整個規劃、指導意見體系的推行,體現出廣東省政府的施政更注重于地區差異的縮小,更注重于加強財政投放以促進民生的改善,更注重于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更注重于發揮好政府在實現收入分配公平中的作用。
(1)結合材料 ,運用《經濟生活》中的社會公平和財政職能等知識,說明廣東 省政府施政內容的理論依據。
【教后反思】
答案:
1、D 2、A 3、C 4、B 5、C
6、廣東省政府編制和推行發展規劃、指導意見,注重于財政投放改善民生、地區差異縮小、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收入分配公平。這符合:①社會公平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政府對收入分配要進行調節。②市場經濟需要發揮財政的調控職能。財政可以彌補市場失靈導致的收入差距拉大。③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共同富裕的目標。④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形成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⑤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縮小區域差距的要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8263.html
相關閱讀:征稅和納稅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國家財政
國家財政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