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三、企業和經營者復習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三、企業和經營者復習學案
[考點分析]
考點一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
企業及其作用
(1)企業的含義:企業是以_______目的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向社會提供商品或服務的經濟組織。
企業是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在通常情況下.市場主體包括企業、居民、政府和其他非盈利性機構。
(2)企業的作用:首先,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_______,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企業的生產與經營活動,直接關系到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其次,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__________,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豐富程度和市場的活躍程度,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與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關。第三,企業是推動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總之,企業對整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一定意義上講,企業素質的高低,企業是否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直接關系到國民經濟狀況的好壞和社會的長治久安。
考點二 公司是企業的一種重要形式
(1)公司的含義:公司是依法設立的,由法定數額的股東所組成的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法人。公司是企業的一種重要形式。公司不是國家機關,也不是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的事業單位或者其他社會團體,而是從事生產、流通或其他服務性活動的經濟組織,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
(2)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公司制企業占據著支配地位,因為大中型企業通常都采用公司形式。
(3)根據不同的標準,公司可以分為不同種類。按照我國的有關法律規定,我國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
考點三 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1)地位:國有經濟尤其國有大中型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首先,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國民經濟的關鍵和重要部門中處于支配地位,對整個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次,在國家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國有經濟中,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貢獻最大,為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發揮著重大作用。第三,國有大中型企業,擁有雄厚的資產,具有一流的技術水平、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企業素質。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對于壯大國有經濟,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搞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存在的問題:由于種種原因,有些國有大中型企業在經營上還存在~些困難和問題,集中表現為經濟效益不高,直接影響了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人民的生活。
(3)對策:我們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搞好國有企業。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堅持抓大放小的方針,有所為、有所不為。一方面,在關系到國民經濟命脈的關鍵領域和重要行業,國有經濟必須占支配地位,以提高國有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在國內外競爭中不斷壯大自己;另一方面,國有經濟要從一般性競爭行業退出來。雖然國有經濟的比重會降低一些,但只要國有經濟競爭力和控制力得到增強,在這個前提下就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
考點四 提高經濟效益
(1)經濟效益的含義:所謂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
公式: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利潤=生產總值-生產成本。
(2)提高經濟效益的含義:提高經濟效益,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3)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性:首先,(就企業而言)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其次,(就人民而言)提高經濟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第三,(就國家而言)提高經濟效益,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才能增強綜合國力,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我國提倡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的今天,要求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提高經濟效益的主要方法和途徑:第一,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第二,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適應市場需要的產品。
(5)企業兼并和破產的原因和共同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如何看待兼并和破產?)
答:①原因:企業兼并和破產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優勝劣汰)和市場競爭帶來的必然結果。
②共同目的:企業的兼并和破產,是優化企業結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的有力杠桿。實行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企業來說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對于國家來說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優化經濟結構,提高企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
③對策: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不斷完善兼并和破產制度,對于我國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考點五 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地位
(1)我國國有企業的領導體制是: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堅持和完善廠長(經營)負責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
①廠長(經理)是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在企業中處于中心地位,統一指揮、全面負責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管理工作,對企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負全面責任。
②廠長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中心地位和指揮作用,必須建立在民主管理的基礎之上。廠長必須依靠職工群眾履行法律規定的企業各項義務,執行職工代表大會依法作出的決定。
企業職工代表大會是企業實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職工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民主管理的機構。
③企業黨組織在企業中處于政治核心地位、起保證監督作用。是中國共產黨在企業中的基層組織,對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實行監督。
(2)作為企業的經營者,必須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企業與職工的關系:第一,正確處理企業與國家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第二,正確處理企業與職工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是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關系帶社會主義制度命運的重大政治問題。處于企業中心地位的企業經營者,只有正確處理好國家、企業、職工之間的關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才能使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取得更大的成功。
考點六 企業經營者的素質
(1)企業經營者應具備哪些方面良好素質?
答:企業經營者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與時俱進的開拓創新精神,又要具有經營的專業知識、才干和能力。①國有企業經營者應具備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 ②企業經營者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③企業經營者應具備的良好的業務素質;
[應用] ●企業經營者能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這說明經營者“具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這是企業經營者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質的體現。
●企業經營者講“誠信”——這是企業經營者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體現。
●企業經營者敢于反對“損公肥私、損人利己”——這是企業經營者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體現。
●企業經營者敢于同制假售假行為作斗爭——這是企業經營者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體現。
●企業經營者帶領企業科技人員大膽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使企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這是企業經營者具有良好業務素質的體現。
(2)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的重要性:①良好的信譽和企業形象,對企業的生存競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②企業的信譽和形象是企業的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重要因素。③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保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保證企業立于不敗之地。④企業要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就必須開展正當競爭,反對和抵制不正當競爭。
(3)實行“召回制”的積極意義:實行“召回制”,重視產品質量,有利于實現商品價值;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增強企業競爭力;有利于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有利于規范、整頓市場秩序,促進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有利于與國際慣例接軌,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重點熱點分析]
1 正確認識股份制
(1)股份制是現代企業的一種資本組織形式,是一種公司制度,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
(2)股份有限公司最基本特征是它可以向社會公開募股集資。
(3)股票含義:股票是股份公司發給股東的入股憑證,是股東取得股息的一種有價證券。
(4)居民購買股票是一種投資行為,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取得股息和從股票升值中獲得收入。
(5)股票價格:股票價格的高低,一般取決于兩個基本因素:預期股息和銀行存款利息率。股票價格與股息收入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率
(6)判斷股份制性質,關鍵是看它從屬的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性質,看它的控股權掌握在誰的手里。
(7)作用:股份制是一種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是適應現代化生產力水平的資本組織形式,有利于實現政企分開,增強企業自主權;有利于擴大資本支配范圍,提高企業和資本運作效率。
(8)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比較
名稱
比較 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


點資本劃分方式不同資本劃分為等額股份資本不劃分為等額股份
出資方式不同發行股票籌資,資本必須是貨幣出資不一定是貨幣。還可以為技術、廠房、土地等
股東人數限制不同股東人數有最低限制,沒有最高限制股東人數為2-50
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不同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00萬元最低注冊資本為1O至50萬元
設立程序不同設立程序較為復雜設立程序簡單
適用范圍不同適用于大中型企業適用于中小型企業


點 兩者都是依法沒立的企業法人;股東均負有有限責任;公司均以其全部資產對債務承擔責任;公司組織機構均為股東大會、董事會及總經理;公司均有名稱、章程等。
2 全面理解和把握企業的經濟效益
(1)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企業的生產總值同生產成本之間的比例關系;提高經濟效益,就是要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以最小的資源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合市場需要的商品和勞務。
(2)經濟效益≠利潤。經濟效益=生產總值÷生產成本;利潤=生產總值一生產成本。
①利潤增加≠經濟效益提高。因為,在創造相同生產總值、生產成本不變的條件下,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企業獲得的利潤就會增加,但經濟效益未必提高;或者說:如果生產成本與生產總值同步增長,企業的利潤可能會增加,但經濟效益未必提高。只有在生產總值不變或增加的條件下,降低生產成本,企業獲得的利潤就會增加,經濟效益也會相應得到提高。
②經濟效益提高≠利潤增加。因為,在生產規模大幅度削減的條件下,只要生產成本的下降幅度高于生產總值的下降幅度,企業的經濟效益就會提高,但利潤未必就會增長。
③只有在生產總值不變或增加的條件下,降低生產成本,這時既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又會增加企業的利潤。
(3)經濟效益與勞動消耗的關系
勞動消耗的減少不能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為代價。
(4)經濟效益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提高經濟效益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同時還要減少物化勞動的消耗等。
(5)經濟效益與經濟發展速度的關系、與規模經濟的關系
(6)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與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的區別
增長方式
區別粗放型集約型
實現的途徑和手段不同 主要靠增加資金和人力、物力的投入,即單純依靠增加投資、鋪新攤子來實現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科學技術和科學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以盡可能少的投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歸根到底要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
后果不同

導致重復建設嚴重,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經濟結構失調,經濟效益不高有利于提高我國企業的素質,優化經濟結構,增強企業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

3 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
[背景]十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國有企業改革仍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必須堅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確定的方針。一是堅持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二要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三要加快解決企業辦社會問題;四要深化電力、電信、民航等行業改革,推進郵政、鐵路行業和城市公用事業改革。
(1)我國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搞好國有企業的標志是提高經濟效益。
(2)意義:國有大中型企業的經營狀況,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
(3)措施:A繼續調整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
B推進壟斷行業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C推進國有大中型企業股份制改革,使股份制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
D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歸屬清楚、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
E 全方位、多角度解決企業下崗職工問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4 節約型社會的建設
(1)企業提高經濟效益。一要依靠科技,采用節電設備,生產節電產品;二要采用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降低能耗;三要提高職工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促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2)國家的宏觀調控。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手段 (稅收、價格杠桿,梯級稅收和峰谷電價,促使人們節約能源)。
5 對個稅改革彰顯公平的理論思考
[背景]此次個稅改革涉及兩項內容:一是將工薪所得減除標準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二是要求高收入者自行申報。此次修改的目的一是保護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二是加強對高收入者的監管。
(1)國家的宏觀調控。通過此次改革,以加強個人所得稅在社會財富分配方面的調節作用,體現了運用經濟、法律手段以加強國家的宏觀調控。
(2)稅收要逐步成為調節貧富差距的一個重要杠桿和有效手段。
(3)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體現社會公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8447.html

相關閱讀:有序無序的政治參與
第一框 市場配置資源教案
國家財政
國家財政導學案
征稅和納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