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大附中2014-2014學年度上學期高一第一次段考(歷史)
(開考時間:2014年11月11日上午10?30)
時 量:60分鐘(必考I部分) 30 分鐘(必考II部分)
第Ⅰ卷(文理傾向都做)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1.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
2.西周時,燕國國君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大女兒淼,他的妾為他生了大兒子鑫,后來妻子為他生了二兒子磊,妾為他生了三兒子森,繼承他王位的應該是( )
A.淼 B.森 C.鑫 D.磊
3.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夏,齊桓公在葵丘會盟諸侯,訂立盟約。盟約中有“不能廢嫡立庶,以妾為妻”的規定。該規定的根本目的是( �。�
A.提倡一夫一妻B.規范諸候們的婚姻
C.維護宗法制度D.維護母系家長的地位
4.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睆恼紊峡�,“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它( )
A.統一度量衡、貨幣 B.創建皇帝制度
C.創建三公九卿中央官制 D.統一全國和創建中央集權制
5.秦朝御史大夫的職責主要是( )
A.掌管財政 B.管理軍事 C.裁決政事 D.執掌奏章
6.秦朝的郡縣制開辟了中國行政區劃的先河,下列有關郡守縣令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是地方行政長官 B.由皇帝直接任免
C.是專制皇權加強的產物 D.是中央集權加強的表現
7.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的兩組鏡頭,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電視劇甲: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坐著在議事,各自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最后由皇帝決定。電視劇乙:河南府爆發洪災,內閣的閣臣根據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戶部、工部執行賑災。
據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的朝代分別是( )
A.秦、唐 B.漢、宋 C.秦、明 D.明、清
8.唐末五代時地方節度使耀武揚威,但北宋時文官卻地位榮耀顯赫。文武官員地位的變化突出說明了北宋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
A.減少了官僚機構 B.解決了人浮于事的弊端
C.取消了地方軍隊 D.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
9.史載“始置通判……故常與知州爭權”,由此,請你判斷北宋在地方設置的“通判”這一職務主要行使的權力是( )
A.管理地方財政收入 B.分割地方司法大權
C.監督地方長官 D.分割地方軍事權
10.電視劇《宰相劉羅鍋》播出之后,人們認識了清朝官吏劉墉。但是,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電視劇的劇名明顯犯了錯誤。根據所學知識,請你推斷歷史學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
A.劉墉不是駝背,所以不能稱為“劉羅鍋”
B.宰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時已經被廢除,所以稱“宰相劉羅鍋”會誤導觀眾
C.劉墉既不是駝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劇名錯誤
D.他沒有理由,只不過是嘩眾取寵
11.中國古代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的標志是( )
A.皇帝制度的建立 B.王國問題的解決
C.丞相制度的廢除 D.軍機處的設置
12.回顧香港被割占史,與之相關的條約有 ( )
①《南京條約》 ②《北京條約》 ③《天津條約》④《馬關條約》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 D. ③④
13.在中國有一座城市,它為近代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為抗戰時期日軍在這里屠殺三十多萬中國軍民的罪行而飲恨,它就是( )
A.北京 B.南京 C.廣州 D.上海
14.“允許外國人到中國內地游歷、經商和傳教”的條款出自 ( )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南京條約》 D.《辛丑條約》
15.近代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的地點是在右圖中的( )
A. B. C. D.
16.古代雅典約束公民行為,并維護城邦民主制度的重要的措施是( )
A.實行陶片放逐法
B.擴大官員的選拔范圍
C.發放“觀劇津貼”,鼓勵觀賞戲劇
D.只承認少數人的公民權
17.希臘的民主政治的本質是( )
A.維護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 B.使婦女權益受到法律保障
C.在亞非文明影響下產生 D.維護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18.中國封建社會形成初期,正值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此時的雅典( �。�
A.伯利克里擔任首席將軍 B.所有官職全部對雅典公民開放
C.部分婦女和外邦人取得公民權 D.家庭貧困的公民仍然無法參加政治活動
19.右圖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會會場路途交通禁行標志”示意圖,被這一“交通禁行標志”禁行的人有( )
①奴隸②婦女③外邦人④兒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德國法學家耶林說:“羅馬帝國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唯有第三次征服是最為持久的征服�!边@段話的本意是在說明( )
A.羅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法律最終帶來了羅馬疆域的擴大
C.法律的力量超過武力和宗教 D.羅馬法對后世法律的制訂產生了深遠影響
21.英國“光榮革命”后,國王逐漸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實際上掌握了( )
A.顧問職權 B.立法權力 C.行政權力 D.司法權力
22.下面關于美國政治制度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實行總統制共和制,從根本上否定了專制制度
B.權力結構中體現了“分權與制衡”原則,保障了一定的民主
C.規定了美國是邦聯制國家,地方權力高于中央權力
D.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實行三權分立
23.下圖是1984年中國人民郵政發行的以美國首都華盛頓的建筑為內容的一組郵票,從三權分立政體的角度去看,你認為還應有一幅圖片的名稱應該是( )
A.議政廳 B.五角大樓 C.最高法院 D.華盛頓廣場
24.標志著法國資本主義共和體制最終確立的事件是( )
A.1789年《人權宣言》的發表 B.1792年國民大會正式宣布法國為共和國
C. 1804年拿破侖帝國建立和法典頒布 D.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頒布
25.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的最大特點是( )
A.皇帝是世襲的、象征性的和禮儀性的B.皇帝真正掌握了國家的最高權力
C.兩院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 D.政府對議會負責,受議會監督
二、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26題19分,27題15分,28題16分,共50分)
26. (19分)制度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重要體現。閱讀下列有關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三個,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周分封示意圖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圖(部分)
請回答:
(1)上述三個材料分別反映了我國哪一時期的哪一項制度?(6分)
西周實行分封制;隋唐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每點2分)
(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簡要說明唐朝中央政府的某一項政策從決策到具體實施的基本程序。(6分)
程序: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具體實施。(每點2分)
(3)材料二、三所體現的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發展歷程中的兩對基本矛盾是什么?
兩對矛盾:皇權和相權的矛盾;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2分)
(4)依據材料一和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的實施目的是什么?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對我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5分)
目的:鞏固統治。(1分)
影響:行省制便利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2分);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后世影響深遠。(2分)
27.(15分)閱讀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452年到450年間,羅馬共和國先后鑄造十二塊銅牌,詳細列出民法、刑法、訴訟程序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公布于羅馬廣場,史稱《十二銅表法》。
――引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羅馬法律之大成而著稱于世,他所編纂的法典在他即位期間得到了實施。查士丁尼法典(即《民法大全》)保留了羅馬在法學上天才性的創造成果,后來成為歐洲許多國家制定法律的藍本。也許沒有哪一部法典對世界有這么持久的影響。
――《歷史上最有影響的100人》
材料三 羅馬法具有資本主義發展初期所需要的現成法律形式,是現代資本主義法制的先聲。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羅馬法的復興密不可分。自19世紀以來,歐洲大多數國家皆以羅馬法為法制基礎,制定本國的法律制度,如《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等�,F在許多國家的陪審團制度、律師制度和某些訴訟原則均直接源于羅馬法。
――引自《歷史必修I政治文明歷程》(岳麓版)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十二銅表法》制定的原因和意義。(4分)
原因:羅馬共和國平民反對貴族斗爭的結果。(2分)
意義:標志著羅馬法中第一部成文法的誕生(2分)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羅馬法形成和發展的經過。(5分)
習慣法―十二銅表法―公民法―萬民法―民法大全(每點1分)
(3)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為什么查士丁尼入選《歷史上最有影響的l00人》?(4分)
在位期間,他組織編纂了《民法大全》,使羅馬法得以系統化和法典化(2分);羅馬法是歐洲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備的法典,影響深遠。(2分)(或答羅馬法極大影響了近代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立法司法制度;是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
(4)依據所學知識,分析指出羅馬法的局限性。(2分)
局限性:保護奴隸制度,(2分)存在其他一些不平等。
28.閱讀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 4.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 5. 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8.議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9.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13.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集會。
――《權利法案》
材料二 康熙皇帝說: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巨細,朕必躬自斷制�!鼻』实垡舱f:“本朝家法,自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無旁落,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能有榮辱人、能生死人者�!�
──摘自《東華錄》(清)
請回答:
(1)《權利法案》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它的頒布有什么意義?(6分)
(2)依據上述兩個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在同一歷史時期,中英兩國的國王或皇帝的權力及兩國的政治體制有何不同?(8分)
(3)英國實行的政治體制對近現代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有何積極意義?(2分)
28.答案(1)基本內容: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利(2分),保證了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利(2分)。意義:為限制國王的權力提供了法律保障,標志著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建立(2分)。
(2)英國國王的權力受到議會的限制(2分),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制(2分);中國皇帝權力至高無上,沒有約束(2分),政治體制是封建君主專制(2分)。
(3)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了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道路,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為各國提供了資產階級政治體制發展的一種模式。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潮流,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任答一點得2分)
第Ⅱ 卷(文科傾向必做)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上)
29.下列對“封邦建國,廣建諸侯,以藩衛宗周”理解正確的是( )
A.西周采取分封諸侯的辦法建立了封建社會
B.分封諸侯削弱了西周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C.分封的對象局限在周王室的宗族姻親范圍
D.實行分封制是為了拱衛周王的統治
30.中國古代常常通過分割和削弱相權來加強皇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西漢通過削弱周后勢力分化相權 B.北魏施行三長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權
C.宋代設立三司來分割丞相的財權 D.清設軍機處消除了皇權與相權矛盾
31.兩漢時官員上朝可以坐著奏事,到宋朝時官員須站著奏事,明清時期大臣奏事必須跪著。官員上朝禮儀的變化說明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
A.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B.皇權不斷加強
C.封建等級制度不斷強化 D.古代禮儀不斷發展完善
32.“想參加陪審團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進入,直到人數到齊為止……開庭審理前,陪審員對案件一無所知,他們了解整個案情、進行判決的唯一依據是訴訟人的演說陳述�!惫叛诺涞倪@一制度 ( )
A.體現了其民主的運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證了案件判決的公平公正 D.為后世提供了完備的司法程序
33.雅典執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選區時,“把全村社分為三十區,十區在城市附近,十區在沿海,十區屬于內地;……并用抽簽的辦法把這些區指定給各個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區,這樣就使一個部落在所有這些地區都占了一份�!彼扇〉倪@一措施 ( )
A.確立了依據財產多寡劃分等級的參政制度
B.廢除了債務奴隸制以使債務奴隸重獲自由
C.打破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貴族專權局面
D.標志著雅典民主政治進入到“黃金時代
34. 電影《鴉片戰爭》中有這樣的鏡頭:英國議會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了侵華戰爭撥款,維多利亞女王最終同意對華宣戰。對上述材料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在對華作戰問題上英國議會存在嚴重的分歧
B.決議通過反映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基本意志
C.表明英國決定以炮艦打開中國市場
D.說明英王是國家元首,議會對英王負責
35.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議會審判時說:“你們企圖審判國王,這是多么大的罪惡啊,我的權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說:“在國王和他的人民之間存在一個契約協定一旦這條紐帶被切斷,那么只能說,別了,君主統治!”這兩段話體現了( )
A.英王與法官的恩怨 B.國王至尊與法律至上的較量
C.國王與議會的矛盾 D.君權神授與人民主權的對立
36.“兩個魔鬼勝過一個圣人”是一句英國格言,典型地說明了民主憲政的特點。憲政就是讓兩個魔鬼友好地相處并相互制約,把惡作劇減少到最低的程度。這說明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強調的原則是( )
A.全體公民的參與程度 B.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C.市民的整體素質 D.革命的徹底性
37.以下各項不屬于美國1787年憲法的是( )
A.是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 B.鞏固了美國內戰的成果
C.有利于調動地方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D.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制度
38.鴉片戰爭之所以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國第一次被資本主義國家打敗 B.長期“閉關鎖國”的狀況被打破
C.中國萌發了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二、材料解析題(共20分)
39.(20分)民主政治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并隨著時代進步不斷完善。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將軍)之口說出來這樣一句話:“男人就是城邦�!�
――馬克?《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832年,英國選民從人口總數的大約2%增加到3.3%,但工人階級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階級為爭取選舉權掀起了憲章運動。1866年后,英國通過兩次議會改革,至1885年基本實現了成年男子普選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婦女為爭取選舉權展開了斗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已實現全民普選。
――摘編自錢來旦《英國通史》
材料三 恩格斯說,(美國)它最先承認了人權,同時確認了存在于美國的有色人種奴隸制。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解讀“男人就是城邦”的內涵。(3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英國選舉權的變化經歷了哪幾個階段?這一變化歷程表現出哪些特點?(5分)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恩格斯為什么說美國最先承認了人權而又存在有色人種奴隸制?請分別舉例說明。(6分)
(4)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并歸納英美兩國政體的不同。(6分)
40.答案要點:
(1)內涵:雅典城邦內的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2分),婦女、外邦人、奴隸不享受政治權利。(1分)
(2)階段:1832年選民人數增加;1885年基本實現成年男子普選權;二戰前夕已實現全民普選。(每階段1分)特點:英國實現全民普選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廣大民眾為此進行了艱難的斗爭。(2分)
(3)北美獨立戰爭時期,頒布了《獨立宣言》(1分),強調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讓與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存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等(2分)。獨立后,美國頒布了1787年憲法(1分),允許奴隸制度存在,并且不承認婦女、黑人、印第安人和白人相等的權利(2分)。
(4)英國實行的是君主立憲制,美國實行的總統制共和制。(2分)
英國國王是名譽上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是首相;美國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均是總統;(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8691.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