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一、選擇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50分)1.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體現是: A.世襲制 B.分封制 C.君主專制 D.禪讓制2.西周時期,一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為他生了一個女兒;再娶了一個妾,為他生了大兒子;后來妻子又為他生了二兒子,妾為他生了三兒子。當該諸侯王死后,繼承他的王位的是( ) A.女兒 B.大兒子 C.二兒子 D.三兒子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中國人強調姓所反映的實質是.家族宗法觀念濃厚 .男尊女卑思想嚴重C.個人觀念淡漠 D.專制王權強大周朝規定同姓不婚。貴族們力圖通過婚姻關系的血緣紐帶,與異姓貴族建立宗法倫理關系。這樣做,從政治角度看.有利于監督周王的權力 B.維護了嫡長子繼承制C.奠定了傳統文化的基礎 .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興益之宗。秦始皇統一全國后,自以“德兼三皇,功過五帝”,將皇帝為自己的帝號,這就是皇帝稱謂的由來。其主觀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 .宣揚君權神授 .樹立專制權威 .制造暴政依據《贏政的道》一文中寫道:“始皇帝贏政比較黏糊,只要走進歷史,不管你是否樂意,也無論你停在哪一段兒,他都將不請自來,躲不掉也避不開。”作者這樣評價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確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國家政治框架 .開始實行郡縣制加強對地方的管理C.確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開始用軍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祿制8.康有為在《擬免跪拜詔》中說:“漢制,皇帝為丞相起(立);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從之。”這一演變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中央的權力日益向皇帝集中.丞相權力日漸削弱 .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西漢初年部分將相及其出身一覽表姓名官職出身蕭何相國縣吏樊噲左丞相狗屠灌嬰太尉布販出現這種現象與哪種制度有關A.世卿世祿制 .察舉制 .軍功爵制 D.九品中正制A.君主立憲制 B.工業革命 C.1832年議會改革 D.責任內閣制12.據美聯社報道:圍繞解決“財政懸崖”危機的問題,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博納于12月18日提出一套代替方案(“B計劃”),計劃延長年收入百萬美元以下家庭的所有現行稅率。但這套備選方案提出不到24小時,白宮方面就于19日發表聲明說,這套“B計劃”即便獲得國會通過,奧巴馬也會否決它。上述材料表明美國A.政黨政治激化了總統與國會的矛盾B.屬于總統制國家,總統擁有立法權C.司法機構不作為,總統權力太大D.聯邦政府實行分權制衡,總統與國會相互制約13.“在如此幅員遼闊的土地上,通過會議和憲法,也就是通過嘴和筆,實現了聯合,建起了一座嶄新的政治大廈,卻是人類歷史的首創,一個不朽的政治奇跡。”這個“政治奇跡”最有可能是A.英國通過《權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憲制B.美國通過1787年憲法建立起聯邦制共和政體C.法國通過1875年憲法建立起共和政體D.德國通過1871年憲法建立起聯邦制君主立憲制14.“英格蘭民族的聰明智慧最大程度地表現為英國的憲政!扔行У刂卫砣巳海挚梢詫y治集團加以制約,對政府權利加以限制!毕铝畜w現“對統治集團加以制約”的是 ①首相由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 ②議會和政府相互制衡③英王是政府首腦,可以任免內閣成員 ④議會居于國家權力的中心可以彈劾政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5 梁啟超曾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來考察美國的憲政制度,他在《新大陸游記》中寫道:“彼美國者有兩重之政府,而其人民有兩重之愛國心者也。質而言之,則美國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國而為一共和國也!边@里主要是指美國實行 A. 共和制 B. 聯邦制 C. 代議制 D. 三權分立 16.有人說:“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東西,它和中國兒童游戲中的‘石頭、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睂Υ朔N說法你認為 A.形象貼切地道出了三種權力之間的關系B.非常正確地講出了西方國家三權分立的實質C.不妥,三權關系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D.不妥,三種權力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單向制約17.錢乘旦說:大革命后法國“社會持續動蕩……工業化進程緩慢。直到1870年后,法國模式突然發生轉折,由對抗轉為妥協。此后沒再發生大規模的革命,法國人開始用協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這說明作者 A.否定法國大革命的作用 B.強調興民權的重要性C.強調政治協商的重要性 D.反對大規模社會變革18.公元前27年羅馬帝國建立,屋大維的顧問抱怨:“麻煩在于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所以統治起來困難至極!边@反映了當時A.平民與貴族的矛盾愈發尖銳 .公民法已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應該抓緊健全直接民主政治D.急需進一步擴大帝國的疆域“十二銅表法自從定下來之后,……有些條款甚至一直保留下來,到羅馬后期仍然有效。羅馬人后來對這一古代法典有一種引以為傲的感情。十二銅表法的語言也成為后世法典語言的典范。”這段論述表明《十二銅表法》適用于整個羅馬帝國 成為羅馬成文法的起點對后世立法影響深遠標志著羅馬法體系形成A. B. C. D.20.從《十二銅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羅馬在債務法規方面制定了嚴格的規定,并在司法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這表明在羅馬法的形成與發展.重視維護帝國.被迫改善奴隸處境.力圖緩和民族.注重保護私有財產A.武昌起義 B.南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抗日戰爭22.在中國近代史上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獲得的侵略特權,按照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 ②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 ③增開天津為商埠 ④允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戰略要地A.③②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23.1832年議會改革使英國的選民數從48.8萬增加到80.8萬,從人口總數的大約2%增加到3.3%。這些新獲得選舉權的人大多數應該是A.貴族階層 .城市工人 .工業資產階級D.農業工人易中天在《美國憲法的誕生和我們的反思》中說:“華盛頓有所為,美利堅民族得以獨立;華盛頓有所不為,美利堅人民不受其害!狈掀洹坝兴粸椤钡氖牵畤涝~拒絕由他當國王的提議B..反對美國獨立之初的邦聯制D.允許奴隸制度的存在先賢祠,從大革命爆發兩年后的1791年起,這里成為了供奉法國偉人的地方。兩百多年來先后安葬在先賢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藝術家、科學家,其中僅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賢祠,必須經過國民議會討論,并由總統最終簽署命令。以下對材料解讀的是A.兩百多年來法國人才濟濟 .法國人民不怎么喜歡政治家C.法國實行分權制衡的政治體制 .對思想文化的尊重是法國不斷前行的力量50分)26. (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7.(1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初,革秦之弊,廢棄了秦代法律的嚴酷繁雜成分,由蕭何制定了崇尚寬簡的《九章律》,約法省刑,簡易疏闊!浞ㄖ频闹笇枷雱t為禮法并用,以禮入法,儒家經義成為法理的基礎,堅持德主刑輔,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體系“禮刑一體”的基本框架!詮堌M之主編《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 拷問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應作為首選方式。因此,首先應當求助于證據;如果當事人涉嫌犯罪,則可以通過拷問迫使他供出同謀與罪行。然而在涉及與王侯有關的叛國罪時,如果需要提供證詞,且為情勢所適,則所有都無一例外地應接受拷問。拷問不應完全聽從原告的要求,而應本著合理與節制之原則!怨帕_馬《民法大全》材料三: 美國歷史學家J.布盧姆說:1787年“在費城所起草的憲法是最偉大的創造性的勝利!瓚鸷笕藗冏畛醴磳髦坪唾F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導著美國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腦軟弱無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憲法則要建立有一個權力很大的行政首腦和同眾議員權力相當的參議院。……全世界都說過,像美國規模這么大的國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沁@里居然興起了一個新型的共和國!薄睹绹臍v程》材料四: “法是一種自然的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的標準!薄罢嬲姆桑菑V泛流傳于所有人之中的、永恒不變的、與自然和諧一致的健全的理性。”——古羅馬法學家西塞羅回答:(1)依據材料一,概括漢朝制定法律制度的主要原則。(4分)(2)材料二體現了羅馬法中的哪些法律原則?依據所學知識,分析羅馬法對歐洲近代化產生了怎樣的影響?(6分)(3)根據材料三分析美國為什么要建立一個“新型的共和國”?其“新型”有何特征?(4分)(4)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材料四中西塞羅觀點的認識。(4分) 28. (12分)統一,是中國歷史的主流。結束國家分裂,實現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華民族為之奮斗、為之謳歌的偉大事業。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中國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統一的大國,……在世界歷史中,特別是與其他古國相比,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地理的、經濟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制度,也是這個多民族的千年古國得以始終維持統一的重要原因!獜堌M之《中國歷史十五講》材料二:“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割臺灣去!迸_灣同胞懷著悲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聲達于四野”。 材料三:列強的步步緊逼使曾經統一富強的中國山河破碎,不甘的不僅僅是臺灣民眾,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復新疆、義和團運動……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的英勇、血性,然而反動賣國的清政府卻簽訂山東省濟寧市任城一中高一上學期期中檢測_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88208.html
相關閱讀: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