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丹皮爾在《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系》中說:“科學過去是躲在經驗技術的隱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當它走到前面傳遞而且高舉火炬的時候,科學時代就可以說已經開始了。”這里所說的“科學時代”期間的主要成就不包括( )
A.電力工業 B.汽車工業
C.蒸汽機 D.化學工業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從材料中科學“走到前面”可知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答案: C
2.(2014?浙江溫州一模)能源短缺已經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為此我們國家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為全國節能宣傳周,倡議節約能源。歷史上使電成為新能源的關鍵性科學發現和發明是( )
①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趦热紮C的創制、廴R特兄弟制成的飛機、芪鏖T子研制出發電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電成為新能源是因為研制出了發電機,而發電機的研制得益于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故①④正確。
答案: B
3.1931年10月18日凌晨,愛迪生走完了84年的人生旅程。下葬時,為紀念他的突出貢獻,美國各地( )
A.熄滅電燈一分鐘 B.輪船鳴笛三分鐘
C.教堂敲鐘84下 D.齊奏《英雄交響曲》
解析: 電燈是愛迪生的發明,輪船是富爾頓發明的,《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作品。
答案: A
4.(2014?湛江模擬)某報紙曾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那時,六大公司統治著德國化學工業市場,它們組成兩大集團……此后不久,它又吞并了兩大獨立的公司。”從生產關系的角度來看。這段材料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 )
A.化學工業發展迅速 B.工業生產競爭日趨激烈
C.壟斷組織形成并不斷擴大 D.工廠的規模不斷擴大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材料解析能力。分析材料“組成……吞并”可知,生產更加趨向于集中,它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壟斷組織的形成并不斷擴大。
答案: C
5.(2014?黃岡模擬)觀察下圖,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費的比重不斷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煤炭資源因掠奪性開采而逐漸枯竭
B.內燃機的創制和新交通工具的發明
C.石油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惟一能源
D.核能、太陽能尚未得到開發和利用
解析: 解答本題首先要分析“1870年以后”“石油消費比重不斷加大”,再分析“石油消費”是由于內燃機的創制、汽車等交通工具的發明,成為了重要的能源。
答案: B
6.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為框架的整體世界基本形成,世界聯系密不可分,這對世界發展的積極作用不包括( )
A.世界動植物物種的廣泛交流
B.引發了列強重新分割世界的激烈斗爭
C.交通運輸工具的革命性變革
D.東西方交流引起程度不同的文化碰撞
解析: 解題要求是“積極作用”,而B項屬于消極作用,故答案為B。
答案: B
7.亞、非、拉等地區的非工業國家生產的糧食和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往工業化國家,工業化國家則輸出工業品。這些現象主要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 )
A.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展
B.使世界各地經濟聯系更加密切
C.國際分工明顯
D.使亞、非、拉地區更加貧窮落后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材料中提到非工業國家、工業化國家的不同商品的流向,實際是反映國際分工的不同。
答案: C
8.
右圖漫畫的名字是“大資本家支配下的世界”。它所反映的歷史現象最早可能出現于( )
A.新航路開辟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圖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題干中“大資本家”等信息可知,漫畫反映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壟斷大資本家對世界的控制,故選C項。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成為一個整體,但并未確立大資本家對世界的統治,工業革命使東西方的差距拉大,也未確立大資本家對世界的統治,排除A、B兩項,D項時間不符。
答案: C
二、非
9.識讀下列圖文材料:
材料一 1870~1910年世界遠洋汽船和帆船噸位數(單位:百萬噸)
材料二 1860~1913年世界貿易總額變化情況表:(單位:10億美元)
年份186018701880189019001913
金額7.210.9514.721.6530.4246.52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其直接原因。
(2)依據材料二指出世界貿易的發展趨勢,并分析其主要影響。
(3)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你認為應當怎樣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
解析: 第(1)問中的“現象”可依據材料一中“汽船和帆船噸位數”的變化情況進行概括,“直接原因”可從新式交通運輸業的優勢方面進行說明;第(2)問中的“發展趨勢”應結合材料二中不同年代世界貿易總額的變化進行分析,“影響”需要從直接影響和深遠影響等角度進行歸納;第(3)問應運用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從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兩個方面進行總結。
答案: (1)現象:新式遠洋運輸業持續發展,傳統運輸業漸趨衰落。直接原因:新式交通運輸工具的變革,使遠程運輸更為廣泛、安全、便捷。
(2)趨勢:世界貿易持續增長,并呈現出加速發展的勢頭。影響:加強了世界各地生產、流通與消費的聯系,使國際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擴大,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0922.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