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方地區流行這樣的俗話:人生有三寶,丑妻薄地破棉襖。從本質上反映了農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農業在社會生產中占有的重要地位C、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特征 D、商品經濟的極端落后2、宋人方勺在《泊宅篇》中說:七閩地狹瘠而水源淺遠,墾山壟為田,層起如階級,然每引遠谷水以灌溉,中途必為之鎧(碾米用的石磨盤),材料反映了宋代福建①土地制度以小農經濟私有制為主②向山要田,山區梯田多③能將低海拔處的水引向高海拔處④已經懂得綜合利用水資源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3、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素來發達,在冶金、治瓷紡織等行業,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官營手工業的產品大多精美,質量上乘,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工匠優秀,積極性高 B、國家權力的支持 C、市場需要高質量的產品 D、生產不計成本4、絹帛綾綢疊滿箱,將來裁剪做衣裳,公婆身上齊完備,剩下方才做與郎。上述詩文反映了產品用途主要是A、出售 B、自我消費 C、向政府繳納賦稅 D、捐贈禮品5、中國古代青銅器鑄造業曾經十分輝煌,如果你向外國參觀者介紹青銅器時,展示我們最為輝煌燦爛的時代,你應該介紹新石器時代晚期 B、商周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南北朝時期6、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到宋朝的黃金時代是說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著重要意義。下列屬于商業革命的史實是流通銅貝 B、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C、大量商業市鎮的興起 D、生產領域出現手工業工場7、電視劇《喬家大院》向我們生動展示了晉商的傳奇一生,這一時期以晉商為代表的商幫出現的歷史條件不包括政府放棄了歧視商人的政策 B、農產品大量進入市場,小農經濟與市場聯系加強C、商業市鎮的興起,城鎮經濟繁榮 D、貨幣經濟占據主導,白銀使用廣泛8、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舍本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上述文字反映出①主張重農抑商②倡導以法立國③力求社會穩定④維護農民利益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中國歷代王朝一向把外國視為夷狄,而以天朝上國自居,認為荒服之外,皆為夷狄,無非藩屬,悉我仆從。造成這種心態的根本原因是封閉的地理環境和由此形成的小農經濟造成的自大心態B、周邊是游牧民族,中國農業文明優于其他文明C、中國是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周邊民族尚未開化D、這是客觀現實的直接的真實的反映10、19世紀中葉以后,中國逐漸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從人類文明演進角度看,它對中國最主要的影響是清政府統治土崩瓦解 B、自然經濟迅速崩潰 C、現代化進程開始啟動 D、農民起義風起云涌11、有關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近代工業興起情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 B、都由洋務派創建C、采用資本主義方式生產 D、產生于中國封建經濟瓦解的過程12、下列詩句中能夠恰當地形容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展狀況的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B、千呼萬喚始出來C、忽如一夜春風來 D、無可奈何花落去13、1931年,宋?清兄弟創辦東亞毛呢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抵羊牌毛線,一經問世,就逐漸婦孺皆知,稱為有口皆碑的名牌。這一現象說明了迎合了當時舉國抵抗洋貨,提倡國貨的心態B、外國洋貨價錢太貴 C、抵羊牌毛線物美價廉 D、外國洋貨質量太差14、1882年,商人何昆山在廣州開辦自來水公司,當地紳士以有傷風水為由極力抵制,他只好作罷,此事說明開辦企業必須符合民間風水 B、民族工業產生的條件還不成熟C、洋務企業懼怕民族資本企業與之爭利 D、封建束縛是民族工業發展的巨大障礙15、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近代中國的社會產生了重大影響,從經濟上看民族資本主義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和發展有利于社會進步B、促進民族資產階級的產生,發展和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C、為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傳播提供了社會條件D、民族資本主義企業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難以獨立發展16、下列農具最能反映春秋戰國時期中國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是骨耜 B.石犁 C.鐵犁犁冠 D.耬車17、中國古代土地所有制經歷了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廢井田,開阡陌”的變化,出現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A.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B.鐵農具、牛耕的出現C.地主階級力量壯大,倡導變法 D.百家爭鳴推動了思想的解放18、“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边@句話直接反映了 A.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 B.封建剝削的沉重C.古代婦女的地位較高 D.商品經濟的不發達19、 “它是世界文化遺產,是自然與文化、人類與環境、水利工程與山水風光和諧融合的千古奇觀,2000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彼傅氖茿.都江堰 B.鄭國渠 C.大運河 D.趙州橋20.在一座古墓中發現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潔白如雪的白瓷,聞名中外的粉彩瓷。這座墓葬的形成時間應不早于:A、商周 B、漢代 C、唐代 D、清代21、明朝后期,出現“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農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農而改商者,三倍于前”的社會現象,這說明 A.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B.社會貧富分化加劇 C.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D.商品經濟相對發展22、假如你到博物館去欣賞后,中國古代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會有某種手工制品代表該時期手工業的最高水平,你認為下面各組分類正確的是 A.商周——鐵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青銅 明清——瓷器 C.商周——青銅器 唐宋——瓷器明清——絲織品和瓷器 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呢絨和棉布23、據統計,1921年中國的綿紡織業中,全國紗錠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漢,11%集中在天津,而接近棉花產地和銷售地的廣大內地,紗廠很少。這反映當時 A.民族工業的地區分布極不平衡B.民族工業中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落后C.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已十分強大D.自然經濟并末受到沖擊24.林增平的《近代中國資產階級論略》一文認為,中國封建社會孕育的資本主義萌芽過于微弱,鴉片戰爭后因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大多凋零,幸存者絕少,因此“在原始積累的過程中,就缺乏原來的手工工場作為發展的基礎。中國新興的近代企業,絕大部分是從無到有,把西方已有的企業成套地移植過來的”。作者的觀點是A.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發展而來 B.近代民族工業主要由于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而產生 C.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對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同樣重要 D.近代民族工業的產生與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和近代西方資本主義侵略無關25.張謇曾說:“我們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動搖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這句話的解釋,就是說一切政治及學問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數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線上的生活!币虼耍炎约簞撧k的紗廠命名為“大生”。從這個角度看近代民族企業A.發展民族工業,救亡圖存 B.應大力發展重工業C.以輕工業為主,注重民生 D.儒家思想指導商業26.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經濟得到短暫發展,發展最快的行業是A.面粉業、紡織業 B.機械紡織業 C.交通業、冶煉業 D.煙草業、化工業27、(3月黃岡市質檢)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中說道:“政府壟斷了供朝廷和行政機構消費的許多商品的生產和分配,這些商品包括武器、紡織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裝和酒等。另外,政府還完全控制了全體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產和分配,如鹽鐵等。這些限制剝奪了中國商人成為無約束的企業家的機會,使經濟失去了自由發展的可能性;同時也助長了官員的腐化和墮落,因為朝廷官員能夠利用他們的特權地位去操縱國家壟斷商品來為個人牟利!边@段話揭示了中國 A.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 B.古代私營工商業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C.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D.歷代政治出現腐敗現象的重要原因28.(3月衡陽市聯考)下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20年間機器進口的狀況年代各種機器和工具(A)農機具(B)B/A(%)1912——1916159561180.741917——1921392697982.031922——1926430743900.911927——1931551929981.81觀察上表,可以得出的結論有①農業生產已經使用機器 ②傳統農具仍是主要的勞動工具 ③保守觀念是農民采用農機具的最大障礙 ④民國政府的倡導,促進近代化在農業領域的拓展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9.(3月廣州一模)1895年之后,許多中上層文人雖未完全放棄追求學問,但也開始參與現代經濟活動。陳璧、沈云沛、陸潤庠和張謇等都是進士出身,又都辦工廠。曾任帝師的孫家鼐和翁同?,分別安排一子和一侄孫經商。這反映了 A.中國近代工業產生 B.政府廢止科舉取士制度C.自然經濟徹底瓦解 D.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30、下表為近代不同時期在華投資總額最多的國家的相關數據統計。對其解讀正確是時間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國家英國英國日本美國美國美國險額(萬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列強對華投資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華勢力的消長 B.列強對華投資總體呈下降趨勢 C.列強投資緩解了中國民族工業資金短缺問題 D.美福建省漳州市康橋學校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23124.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