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2014?杭州模擬)1992年鄧小平講“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逼浔尘笆( )
A.“文革”剛剛結束,“左”傾思想仍然占統治地位
B.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開放全面展開
C.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改革進入關鍵時期
D.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題干中的時間“1992年”,要求回答背景。
答案: C
2.觀察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圖,其中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是因為實行了( )
A.社會主義工業改造 B.社會主義國營經濟
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解析: 由圖中信息可知,發展最快的時期是1989~1997年。這一階段我國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A項“工業改造”的實行是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B項是指建國初期,C項指改革開放以前的經濟政策,均不符合題目要求。
答案: D
3.“東方風來滿眼春”,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鄧小平到深圳、珠海視察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這次講話( )
①提出了真理標準問題、谠俅螐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③使“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論斷深入人心、苌羁痰仃U明了社會主義的本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解答本題可采用排除法。通過材料可知這次講話指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方談話,而提出真理標準問題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故排除①。
答案: B
4.觀察下圖,在我國經濟進入高速增長時期以后,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有( )
①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發表、诳平膛d國戰略的提出 ③全方位、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圖片主要反映的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情況,①②③④全符合題意。
答案: A
5.(2014?江蘇學業水平測試)票證是某一歷史時期經濟發展的見證與縮影。圖一的取消以及后來圖二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新時期( )
A.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向城市發展
B.分配方式由國家分配向按勞分配轉變
C.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D.經濟形態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糧票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繼鄧小平南方談話后,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股票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答案: C
6.(2014?杭州期中)在《春天的故事》里有這樣一句歌詞:“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寫下詩篇,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其中“又是一個春天”到來的標志是( )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B.中共十四大的召開
C.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召開
D.中共十五大的召開
解析: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個春天”說明出現“春天”的時間為1992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1978年;十四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在1993年;中共十五大的召開在1997年;只有中共十四大的召開在1992年。
答案: B
7.(2014?濟南高一檢測)目前,中國市場不少洋品牌紛紛起上好聽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樂、標致、奔馳等。這一現象表明( )
A.中文已成為國際通用語言
B.洋品牌只有使用當地語言才能站穩市場
C.中文品牌的產品都是由跨國公司在中國本土生產的
D.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和廣泛
解析: 從外國名牌產品登陸中國分析,這一現象表明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日益加深和廣泛。
答案: D
8.(2014?淄博期中)貼春聯是中國的一項文化習俗,春聯的內容往往和社會的歷史變遷相聯系。以下春聯中當今最流行的是( )
A.毛主席揮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寬又廣
B.食堂巧煮千家飯,公社飽暖萬人心
C.過年只有兩升米,壓歲并無一分錢
D.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
解析: 當下,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時期,發財致富成為國人的普遍追求,故D項最能反映當代國人的愿望。A項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時期的情景,B項反映的是1958年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的情景,C項和當代中國實際不符。
答案: D
二、非
9.下列材料:
材料一 輕重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
??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
材料二
材料三 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著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繼續實施新型顯示器、寬帶通信與網絡、生物醫藥等一批重大高技術產業化專項。充分發揮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集聚、引領和輻射作用。
??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
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分析建國初期我國工業結構變化的特點。結合史實說明這一變化的必要性。
(2)分析材料二中圖一到圖二深圳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被譽為“一夜崛起的城市”深圳在改革開放30年里給中國人民帶來過哪些思想上的震撼。
(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現今工業化建設的哪些新特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出現這一特點的主要原因。
解析: 材料一反映了建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輕重工業比例的變化,要聯想到“一五”計劃的方針;材料二反映了深圳的重大變遷,其原因與對外開放決策結合起來;材料三體現了經濟發展的新思路,要聯系信息化社會的發展特點來分析。
答案: (1)特點:輕工業比重下降,重工業比重上升。
必要性:現代工業基礎薄弱,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增強國防力量,維護國家獨立。
(2)主要原因:深圳是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經濟特區之一。改革開放后的快速發展帶動人們思想的解放;“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思想,加快了改革開放的步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2739.html
相關閱讀: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