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一歷史下冊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時練習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活頁形式分冊裝訂!)
一、
1.民國時期,報頭含“民”字的報紙在新聞界中有“豎三民”“橫三民”之稱!柏Q三民”是說“一脈相承”,指《民呼》《民吁》《民立》三報;“橫三民”是說“齊頭并起”,指《民權》《國民新聞》《中華民報》三報。當時報頭含“民”字的報紙成為主流的主要原因是(  )
A.深受三民主義的影響
B.為了發動民眾的力量進行民主革命
C.為了推動報刊業的快速發展
D.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民國時期報刊業的發展。注意材料“民國初期”這一時間,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是三民主義,所以民國建立后的報紙報頭大多含“民”字。其他三項說法均不符合史實。
答案: A
2.(2014?山東省濰坊市統考)近代中國曾出現許多期刊,其中部分存在時間較短,影響也不大,但期刊的名字卻反映出時代氣息,例如:曙光、新社會、新中國、進步青年、新生、新氣象、救國、自由、新婦女等,這些期刊表達了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的主旋律是(  )
A.愛國主義        B.民主科學
C.追求真理 D.平等進步
解析: 解答本題有兩個提示,一是這些期刊的名字,如曙光、進步青年、救國、自由等,這體現了五四運動時期刊物的愛國精神;第二個提示是“精神的主旋律”,由此判斷為愛國主義。
答案: A
3.1903年,山東第一份報刊《濟南匯報》創刊,讀書看報逐漸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報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主要有(  )
①開闊視野 ②關注國事 
③減少文盲、軅鞑バ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報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③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讀書看報的前提就是識字,而不能說讀書看報可以減少文盲,應排除③。
答案: C
4.(2014?福建古田)創刊于清咸豐年間(1861年)的《上海新報》,其《本報謹啟》稱:“因上海地方五方雜處,各商賈或以言語莫辨,或以音信無聞,以致買賣常有阻滯!背霭鎴蠹垺百F乎信息流通”,“可免經手輾轉后宕延,以及架買空盤之誤”。以上可看出其創辦的目的是(  )
A.娛樂大眾 B.報道國內外大事
C.宣傳政治主張 D.傳播商業信息
解析: 由材料中的上海地方“買賣常有阻滯”,而出版報紙“貴乎信息流通”即可看出。
答案: D
5.
2014年3月5日上午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溫家寶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人們第一時間獲知這一圖文消息的途徑主要是(  )
①報刊雜志、陔娪啊
③電視、芑ヂ摼W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解答本題要注意題干要求“第一時間”獲取信息,所以不能選電影和報刊雜志。
答案: B
6.目前,許多年輕人熱衷于通過互聯網相互發送Email,這體現了互聯網的(  )
A.政治功能 B.信息傳遞功能
C.經濟功能 D.娛樂功能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以上功能互聯網能夠同時兼備。題干中發送Email即利用電子信箱發送郵件,體現了互聯網的信息傳遞功能。
答案: B
7.1897年9月5日上!队螒驁蟆返74號刊登一篇文章,作者記載自己觀看某藝術形式的感受:“如影戲者,數萬里在咫尺,不必求縮地之方,千百狀而紛呈,何殊乎鑄鼎之象,乍隱乍現,人生真夢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觀!边@一藝術形式是(  )
A.皮影 B.電影
C.戲劇 D.雜技
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文字敘述,可以看出這是對電影這一藝術形式的感受。
答案: B
8.互聯網對青少年的影響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觀念。下圖反映這一媒體特性與影響,你認為(  )
A.網絡作為信息載體能無限拓展青少年知識
B.使人們了解無限寬闊的世界發展和未來變化
C.給青少年學生的健康精神帶來危害,弊大于利
D.可以上網獲取知識,但要警惕網上的不良信息
解析: 應該辯證地看待互聯網帶給人們的便利,一方面要利用,同時也要注意鑒別一些不良影響。
答案: D
二、非
9.(2014?山東淄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為展示近代以來中國大眾傳媒的發展變遷情況,某班同學組織了一次圖片展覽活動。以下是活動中展出的部分圖片。
材料二 中國大眾傳媒發展情況表(1985~2000年)
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
報紙總印
數(億份)246.8211.3263.3318.4329.3
廣播節目
制作時間
(小時)280.799647 7622 332 1642 931 6823 381 466
電視節目
制作時間
(小時)38 05691 572383 513526 483585 007
互聯網
用戶(戶)--7 2133 014 5189 021 717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寫出上述圖片反映的傳媒形式的名稱,并為本次展覽擬定一個標題。
(2)根據材料二分析,表中四種傳媒發展速度,哪種最快?說明了什么問題?
(3)為了了解中國近代以來大眾傳媒的變遷情況,你會通過哪些方式獲取相關資料?
解析: 本題以近代以來中國大眾傳媒的發展變遷展開命題。第(1)問依據圖片考查基本的傳媒形式并擬定標題,屬基礎知識的考查;第(2)問主要從表格中提取信息,注意數字的對比分析;第(3)問是對史料研究方法的考查。
答案: (1)圖一報刊、圖二電影、圖三電視、圖四互聯網。
標題:近代中國大眾傳媒的變遷(精神的來源??大眾傳媒的變遷)等。
(2)互聯網發展的速度最快。說明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訊事業的快速發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3807.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