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年高一下冊歷史第一次月考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嵩陽高中2012—2013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段考
歷 史 試 卷

第I卷
一、(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答案填涂在答題卡上)
1、一項考古統計表明,我國新石器時代稻谷遺存120處,其中長江流域90余處,黃河流域12處,另有閩、浙、臺數處。炭化粟粒、粟殼遺存40余處,分布于山東、浙江、新疆等省區。據此推斷①我國已有采集進入種植的時代 ②我國的原始農業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間糧食品種已有交流④我國北方種植糧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2、春秋戰國是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轉型期。下列有關該時期經濟發展特點的正確敘述是① 農用動力發生改變 ② 自耕農經濟出現③ 土地所有制發生變化 ④ 井田制發展到鼎盛階段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從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戰國時期的“民得買賣”所反映出來的實質問題是
A.私田開墾越來越多 B.鐵農具和牛耕出現,生產效率提高
C.國君承認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 D.生產關系發生質的變化
4、毛澤東曾經指出:“我看中國就是靠精耕細作吃飯!毕铝心男┭哉Z反映了中國農業“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①“濕耕澤鋤,不如歸去” ②“六月不干田,無米莫怨天” ③“肥是農家寶,莊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黃梅戲《天仙配》中有這樣一段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边@段唱詞反映了我國古代①自耕農富裕祥和的生活狀況 ②自耕農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 ③“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是我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 ④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是自耕農的主要經營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6、小農經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其基本特征是
①個體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 ②生產的目的主要是滿足自家生活所需,交納賦稅 ③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產 ④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王家范、謝天佑先生曾經精辟地指出:“小農經濟一鋤、一鐮(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個主要勞力加上一些輔助勞力,一旦和土地結合,就可以到處組織起簡單再生產。”對這段話最正確的理解是
A.小農經濟具有穩定性 B.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C.小農經濟非常脆弱 D.小農經濟只需要一些簡單的勞動工具
8.馬克思指出:東方小農“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別人來代表他們。他們的代表一定要同時是他們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們上面的權威。”上述情況從一個角度說明
A.封閉的自然環境和農耕經濟促使專制產生 B.東方小農在思想上信奉皇權主義
C.小農經濟是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經濟基礎 D.儒家學說是中國專制主義的理論基礎
9、“強者規田以千數,弱者曾無立錐之居。”這種現象的出現不利于穩定封建統治秩序,為此封建國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均田”或“限田” B.廢除土地私有制C.取消農民賦稅 D.禁止租佃關系發展
10、《漢書》記載:“過(趙過)能代田。其法為:田畝分為三溝、三壟,溝壟相間,播種于溝中。苗生三葉以上稍壯,則耨壟草,睫壟土以附根苗,比盛暑,能耐風旱。次歲則溝壟互易,是為代田。而一歲之收常過無溝壟之漫田一斛以上,善者倍之!鄙鲜鲇涊d說明代田法的先進之處為
A.增加了種植面積 B.休養地力,保苗抗旱C.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D.革新了耕作工具
11.唐朝詩人白居易在《朱陳村》一詩中寫道:“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滌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
A詩中了唐朝時我國農村的生活景象
B了農村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景況
C描寫了村民封閉保留、老死山林的自然心態
D描寫了村民幸福美滿,其樂融融,無憂無慮的原始公社生活
12.中國古代官營手工業在古代手工業中占有優勢,它的主要特點是
①由政府直接經營,進行大作坊生產②技術和生產工藝保持世界領先水平③占據技術人才和原料優勢,生產不計成本④主要是為市場提供精美商品和為對外貿易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關于冶金業敘述①原始社會早期,中國人已掌握了冶銅技術 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充分展示出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③東漢杜詩發明了水力鼓風冶鐵工具 ④南北朝的灌鋼法等,使中國鋼鐵冶煉技術和產量在18世紀以前一直領先世界
A.①②正確,③④錯誤 B.②③正確,①④錯誤
C.①③正確,②④錯誤D.①④正確,②③錯誤
14.關于民間手工業的敘述,正確的有①家庭手工業產品主要用來交納賦稅和家庭消費②民營手工業,主要生產供民間消費的產品③民間手工業在魏晉南北朝時曾遭受摧殘④明朝中葉以后,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在我國南海某處打撈起來的古代沉船中,發現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琺瑯彩等瓷器。請推斷,這一沉船事件可能發生在下列哪一個時期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16、關于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特點說法正確的有①技術先進②私營手工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③多種經營方式長期并存④家庭手工業是小農經濟的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 康熙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根據當時制度,該局產品
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 B.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場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場
18.明清時期私營手工業發展產生的最重要影響是
A.促進城鎮集市的發展 B.促進地區或行業新的社會分工
C.促進生產規模的擴大 D.促進雇傭勞動關系的產生
19.明朝時期,太湖地區出現大量“以機為田,以梭為耒”的家庭,蘇州震澤鎮及附近各村居民“盡逐絲綢之利”,松江地區男女幾乎均以棉織為業,景德鎮有窯近千座,綜合上述現象,當時經濟的突出特點是( )
A.手工業生產力提高 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
C.區域性經濟分工擴大 D.商品經濟高度發展
20.東漢學者班固在《西都賦》中描繪長安“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這里的“九市”是指
A.政府嚴格管理的正規市場 B.物流通暢的草市
C.多個繁華的商業市鎮 D.工官監管的夜市
21.“諸非州縣之所,不得置市,其市當以午時擊鼓二百下而眾大會,日入前七刻擊鉦三百下散!痹摤F象應始于下列哪一部作品所反映的歷史時期
A.張衡《二京賦》 B.(西晉)左思《三都賦》
C.曹雪芹《石頭記》 D.(宋)王溥《唐會要》
22.史書記載:唐朝后期長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輻輳(集聚),遂傾(超過)兩市,晝夜喧嘩,燈火不絕,京中諸坊,莫之與比!辈牧现袥]有反映出
A.長安城商業發展突破了兩市的范圍 B.長安城商業的發展突破了時間的限制
C.崇仁坊成為長安城中最繁華的住宅區 D.崇仁坊成為唐朝政府新設立的商業區
23.唐人張籍在《賈客樂》中寫道:“年年逐利西復東,姓名不在縣籍中。農夫稅多長辛苦,棄業寧為販寶翁!痹撛姺从车默F象是( )
A.商人經商獲利刺激農民棄農經商 B.商人好逸惡勞,棄農經商
C.農民賦稅沉重,被迫棄農經商 D.唐朝商業繁榮,農業落后
24.宋代的商業活動與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發展變化,有一位學者專門為此寫了一本書,請你為這本專著選擇一個合適的書名( )新課標 第 一網
A.《坊墻倒塌以后》 B.《汴河兩岸》C.《長安城的落日》 D.《宋代東京城的輝煌》
25、下列引語反映宋代歷史的是 ①“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②“初,蜀人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 ③“商賈望見關津,如赴湯蹈火之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6.明中后期“奴富至數百萬,初縉紳皆丑之,而今則樂與為朋矣”;“縉紳家之女(婚嫁)惟財是計,不問非類”。(《林居漫錄》)導致這種社會巨變主要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展 B.專制制度的衰落 C .受西方文明的影響 D.民主思想影響
27.明清時期,資本主義開始出現萌芽。但一直到鴉片戰爭前夕,萌芽雖有壯大,卻無突破,資本主義始終未能成為時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A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不斷侵入 B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成長
C中國始終沒有出現獨立的手工工場 D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
28、明太祖規定:“若有不務耕種,專事末業者,是為游民,則逮捕之!薄ⅰ吧藤Z之家止穿絹布。”這表明朱元璋重農抑商的方式是
A.專賣經營、身份歧視 B.嚴刑峻法、身份歧視
C.嚴刑峻法、堵塞仕途 D.加征商稅、堵塞仕途
29、“燕、趙、秦、晉、齊、梁、江淮之 貨,日夜商販而南;蠻海、閩廣、豫章、楚、甌越、新安之貨,日夜商販而北”。([明]李鼎《李長卿集》)這反映了當時
A.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快? B.農村集市貿易發展迅速
C.商人經商受時間、地點限制? D.朝貢貿易占重要地位
30.明萬歷年間,掌握紡織專業技能的人口開始 進入蘇州城。清晨,些有技術的“機工”佇立橋頭,等待擁有織機和機房的“機戶”雇傭,暮息而歸。這實質上反映了
A.手工業的發展使勞動力需求增加 B.農業的發展使農村出現了富余勞動力
C.勞動力的商品化開始出現 D.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普及
31. 秦商鞅變法時即定下國策:“不農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此后,以農立國成為歷代統治者的治國綱領。具體原因不包括
A.維護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之必需 B.與封建土地私有制相適應
C.有利于維護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 D.工商業的發展可以杜絕勞動力的流失
32、據清代葉夢珠《閱世編》載,晚明上海“棉布盛行,富商巨賈操重資而來市者,白銀動以數萬兩,多或數十萬兩,少亦以萬計,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爭布商如對壘!边@反映明
A.白銀已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B.商業較繁榮但是缺乏競爭
C.上海已成為繁華的商業城鎮 D.政府已調整重農抑商政策
33、對唐朝長安城商業活動的評價,正確的是①對外商業交往頻繁,是亞洲各國經濟交流中心 ②對商業經營場所有嚴格的區域限定 ③對商業活動時間有較嚴格的規定④代表了我國古代城市商業發展的最高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4、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記載:“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現象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的最大影響是
A.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 B.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C.有利于鞏固統治 D.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35、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國丈量土地,編制魚鱗圖冊(因圖冊上所繪土地方位若魚鱗,故名魚鱗圖冊),其目的不包括
A.確定土地所有權 B.掌握全國的耕地數目C.保證田賦足額征收 D.限制土地兼并
36、與“農為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觀點不一致的是( )
A.“黃金珠玉,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B.“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
C.“士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 D.“舍本逐末,賢者所非”
37.明清時期(鴉片戰爭之前),中國在農耕文明軌道上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并分離出一些迥異于傳統濟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其中“迥異于傳統經濟模式的變異”主要是指
A.私營手工業占據了主導地位 B.“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雇傭關系
C.江南出現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D.白銀逐步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38.清朝乾隆、嘉慶年間在廣東順德流行的一首《竹枝詞》寫到:“呼郎早趁大岡墟,妾理蠶繅已滿車;記問洋船曾到幾,近來絲價竟何如?”這反映了
A. 男耕女織的自給自足的生活 B. 清政府放棄了閉關鎖國政策
C. 海外貿易刺激了國內絲織業生產 D. 絲織業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39.據資料統計: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間,世界白銀產量的一半流入中國,擁有一流城市和最為密集、完善的市場網絡的中國,成為當時世界經濟和貿易的中心區域。然而當時它卻沒有形成強大的掃蕩舊經濟基礎的革命性變化。其中內在的原因在于
A.“重農抑商”和“閉關禁海”政策的壓制 B.大河流域的農耕文明不適于工商業發展
C.由于鴉片大量流入導致白銀的大量外流 D.英國工業革命后對中國進行的商品輸出
40、據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記載,從公元前6世紀開始,鐵制農具在中國驟然增加,鐵犁、鐵鎬、鐵鍬、鐵鋤、鐵鐮刀和鐵耙在鄉村里成為日常用具。這一現象給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不包括
A.農產品產量增加 B.人口數量增加
C.重農抑商政策確立 D.水利事業發展

嵩陽高中2012—2013學年下學期高一第一次段考
歷 史 試 卷
第II卷 綜合題
題號4142合計
得分
二、非選擇題(第41題16分,第42題24分,共40分)
41、(16分)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農夫早出暮入,耕稼樹藝,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婦人夙興夜寐,紡績積?,多治麻絲葛緒捆布?,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當具。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于是有賣田宅、鬻子孫以償債者矣。 ——晁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什么樣的生產方式?這種生產方式最早出現在什么時候?出現的原因是什么?


(2)從材料一、二可以看出,這種生產方式有何特點?


(3)根據材料二歸納這種生產方式下生產者的處境。


42.(24分)明清時期,我國商品經濟繁榮,全國形成了一些地域性商幫,其中著名的有晉商、徽商、廣東商幫等。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以下是有關晉商的材料
“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歲輒從人學貿易,俟蓄積有資,始歸納婦。”“常氏一改‘學而優則仕’為‘學而優則商’,能數代集中優秀人才銳意經營商業,從而形成了一個具有相當文化的商人群體。”塞上商賈,多宣化、大同、朔平三府人,甘勞瘁,耐風寒。晉商一反朝廷“貴農賤商“的社會風氣,樹立“以商致財、用財守本”的思想觀念。晉商認為應貴忠誠,鄙利己,奉博愛,舉善事,如晉商范永斗由于“久著信義而受到朝廷嘉獎被授予皇商資格。
晉商對商業情報和市場信息非常重視,綜合分析后及時改變經營策略和籌劃對策。“經營與票號共舉,經貿與鏢號同存”體現了配套經營的戰略。到京城開飯館,到四川販夏布,到揚州販淮鹽,到長白山販人參,到湖南販茶葉,到蒙俄做邊貿。
【材料二】以下是有關廣東商幫的一些材料:
廣東商幫于“從學而來者,宦成而歸者,權緡算以起家者,執藝事以自食其力者”,“外番各國夷人載貨而來廣,各投各行交易!
他們在廣州、佛山等中心市場設置批發商行經營業務,例如佛山原頭街“賣京土布匹”;汾流大街賣蘇杭美物、皮裘、顏料、馬鞍、氈毯、各色洋布;與此同時,他們又將廣東的貨物販運到外省或省內邊遠地區批發給當地中小商人。
廣東商幫助海外商品在內地的流通,積累自己的財富之后將自己的生活形態放置于海外,并影響當地的商業形態,晉商與徽商他們經商的共同特點是注重與官府的關系,一張特許權從事壟斷性經營,成就發財之夢想。而后起之秀“廣東商幫”則摒棄了前兩者結托官府、單靠商業的缺陷,引進西方工商理念走上了開拓創新的實業之路,從而迅速崛起并聞名于世。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歸納晉商的特點。

(2)根據材料二,歸納廣東商幫的特點。

(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我國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發展的表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8709.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