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B 無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第Ⅰ卷時,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答案涂黑。寫在本卷上無效,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60分)本卷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2.186年維克多?雨果在給朋友信中怒斥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火燒圓明園的罪行:“在我們眼中,中國人是野蠻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對野蠻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英美聯隊 B 法國軍隊 C 八國聯軍 D 英法聯軍 3.“天兵來殺妖,全為窮鄉親。打下南京城,就把土地分!边@首流傳于19世紀中期的民謠反映的相關史實是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土地革命戰爭 D.北伐戰爭4.太平天國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最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史實是: A.發動金田起義 B.定都天京 C.頒布《天朝田畝制度》 D.洪仁?提出《資政新篇》5.丘逢甲《春愁》詩:“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迸c該詩相關聯的事件是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6.標志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完全確立的不平等條約是 A.《天津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7、下列不平等條約的簽定的先后順序是:①《馬關條約》 ②《辛丑條約》 ③《北京條約》④《南京條約》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8、義和團運動的巨大歷史功績是 A、推動了中國近代化進程 B、打擊了腐朽的清王朝C、粉碎了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 D、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9、“武漢義旗天下應,推翻專制共和興”。這一詩句頌揚的革命運動是 A、太平天國 B、戊戌變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10、梁啟超評價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絕后”的歷史意義,“第一,覺得凡不是中國人都沒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第二,覺得凡是中國人都有權來管中國人的事”。由此推斷,梁啟超認為辛亥革命 A增強了國民的民族民主意識 B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C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D擴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權利11.1919年初,在幾個帝國主義大國的操縱下,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中國收回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中國五四運動由此爆發。下列屬于五四運動口號的是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C.“停止內戰,聯共抗日” D.“外爭國權,內懲國賊”12.在特定的歷史階段,膾炙人口的口號、標語往往有著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號和標語跟國共十年對峙相關的是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C 內懲國賊,外爭國權 D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13、2005年黨和國家提出了“紅色旅游”,即以革命老區為依托,進行宏揚革命傳統,傳承革命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下列是某幾處景點的宣傳詞:①“軍旗升起的地方” ②“革命的搖籃” ③“轉折之地”,相對應的景點分別是 A.①武漢 ②南昌 ③遵義 B.①南昌 ②井岡山 ③遵義 C.①南昌 ②井岡山 ③延安 D.①武漢 ②南昌 ③井岡山14、由中央電視臺組織的“紅色之旅”正在行進中。他們從江西出發,途經貴州遵義等地,最終將到達陜北。這一活動是為了紀念 A、武昌起義 B、紅軍長征 C、百團大戰 D、延安保衛戰15、結束了一百多年來帝國主義奴役中華民族屈辱歷史的標志是 A.五四運動爆發       B.抗日戰爭的勝利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D.香港回歸16.中國和印度山水相連,兩國人民友誼源遠流長,但也存在分歧。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第一次提出 A.不結盟方針 B.“求同存異” C.“一邊倒” D. 和平共處項原則17.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其中“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的繼續存在”體現的是 A.“另起爐灶” B.“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C.“一邊倒” D.獨立自主和不結盟18.在1955年的一次重大國際會議后,一位美國記者說:“周恩來并不打算改變任何一個堅持反共立場的領導人態度,但是它改變了會議的航向。”因為在這次會議上周恩來代表中國政府闡述了 A.亞非國家的革命策略 B.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 C.第三世界的合作 D.求同存異方針19、1954年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某國際會議,這次會議旨在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這次會議是 A.雅爾塔會議 B.亞非會議 C.日內瓦會議 D.第26屆聯合國大會20、20世紀70年代,打破中國外交僵局、使中國對外關系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歷史事件是 A.參加日內瓦會議 B.出席萬隆會議 C.中美、中日關系正; D.創立上海合作組織21.1972年,中美兩國政府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它標志著A.中美兩國矛盾徹底解決 B.中美之間結束了二十多年的敵對狀態C.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D.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22.1950年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規定:“一旦締約國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與日本同盟的國家之侵襲因而處于戰爭狀態時,締約另一方即盡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蘇關系正常化后,中國未再與他國簽訂類似條約。這主要是因為 A.雙方的戰爭威脅消失 B.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 C.世界多極化趨勢加強 D.蘇聯發生巨變并解體23、1947年美國總統在國會發表演說,提出要以“遏制共產主義”作為國家政治意識形態和對外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些政策和綱領后來被稱為: A、馬歇爾計劃 B、杜魯門主義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不結盟政策24.“為了實現人民民主國家和蘇聯更廣泛的經濟合作”“在平等的代表權基礎上,交流經濟經驗,相互給予技術上的援助,彼此在……等方面提供協助”。為此,實施了下列哪項措施: A.成立歐共體 B.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 C.成立華約 D.提出馬歇爾計劃25.1961年9月,南斯拉夫總統鐵托說:“當我們走上獨立的道路而不同兩個對立陣營的國家集團結盟的時候,當我們反對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絕這個政策所帶來的一切時,我們選擇了一條艱苦的道路。”這番話是指 A.兩大陣營對立開始出現 B.亞非29國會議的召開 C.不結盟運動開始興起 D.第三世界的興起26.日本在軍事上,不斷增加軍費和擴充軍備(1996年軍費達510億美元),為世界第二軍費大國,F在日本的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方面已經趕上或超過美國。其意圖是實現 A.經濟立國 B.軍事立國 C.政治大國 D.與美抗衡27.在當代國際舞臺上,“我是法國人”“我是德國人”的聲音日益匯聚成一個聲音:“我是歐洲人!”這反映 A.第三世界崛起 B.歐洲走向一體化 C.北美自由貿易區在形成 D.蘇聯在解體28、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幾大力量也相對突出,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增強。這一現狀反映的世界政治格局走向是 A、兩極格局 B、資本主義一統天下 C、社會主義一統天下 D、多極化趨勢29.法國前總統戴高樂主張歐洲應是“歐洲人的歐洲”,歐洲應該聯合起來,擺脫美國人的控制。在經過了長期的醞釀、準備和嘗試之后,1967年,歐洲終于邁出了走向聯合的重要一步,建立了 A.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B.華沙條約組織 C.歐洲共同體 D.歐洲聯盟30.《兩霸爭雄》一書中說:“兩極格局解體不是大戰的產物,是以和平方式進行的,世界主要力量之間將長期較量、斗爭、妥協,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建立新格局的過程必然是新舊勢力反復較量的過程。”這表明 A.美國已失去超級大國地位 B.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長期性 C.歐洲與日本聯合對抗美國 D.俄羅斯在較量中優勢盡失 第Ⅱ卷本卷為非選擇題,共3小題,第31題15分,第32題10分,第33題15分,共40分。請考生根據要求回答。!第1頁 共16頁學優高考網!!海南省三亞市第一中學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B 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885652.html

相關閱讀: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