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學生學業質量監測第Ⅰ卷(選擇題 共分)一、選擇題1.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是A.另起爐灶 B.獨立自主 C.求同存異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2.新中國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國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是 A.日內瓦會議 B.開羅會議 C.萬隆會議 D.華盛頓會議3.20世紀70年代,我國取得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蘇關系正;疌.中美建交 D.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4.二戰后初期,有政治家認為,當時美國在歐洲實施的某項戰略措施“最初不過是一種經濟手段, 現在卻成了美國武器庫里對付蘇聯的一種主要武器”。這一措施是 A.推行馬歇爾計劃 B.杜魯門主義C.組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D.組建華沙條約組織5.冷戰時期兩大陣營各自組建了軍事集團,其中華沙條約組織的領導者是 A.英國 B.美國 C.蘇聯 D.法國6.與兩極格局瓦解直接相關的事件是 A.杜魯門主義的提出 B.歐共體的成立 C.馬歇爾計劃的提出 D.蘇聯的解體7.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耜耕 B.石器鋤耕 C.鐵犁牛耕 D.刀耕火種8.黃梅戲《天仙配》中有一句唱詞:“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它所反映的我國古代經濟形式是 A.小農經濟 B.游牧經濟 C.集體經濟 D.商品經濟9.我國青銅器鑄造的繁榮時期出現于 A.秦漢時期 B.商周時期 C.原始社會末期 D.夏朝10.A.商業活動不再局限在“市”里 B.有專門的娛樂場所C.出現了“夜市”“曉市”“草市” D.涌現出許多地域性商人群體11.清朝手工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 A.官營手工業 B.家庭作坊 C.營手工業 D.家庭手工業12.“坊巷橋門及隱蔽去處,俱是鋪席買賣!边@一商業現象最早出現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3.16世紀一位外交官說,在對東方的探險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黃金提供動機”。這反映了當時 A.尋找黃金是為了傳播基督教 B.輸出黃金是殖民擴張的重要方式C.黃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推動力之一14.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貿易中心在 A.大西洋沿岸 B.太平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 D.地中海區域 15.在開辟新航路的過程中,首先發現美洲新大陸的是 A.麥哲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迪亞士16.18世紀中期英國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過程中,英國先后戰勝了A.西班牙、荷蘭、葡萄牙 B.荷蘭、法國、葡萄牙C.葡萄牙、法國、西班牙 D.西班牙、荷蘭、法國17.“市場總是在擴大,需求總是在增加。工場手工業已不能再滿足這種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機器就引起了工業中的革命”。對這一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英國最早發生了工業革命 B.市場是直接導致工業革命發生的重要因素C.科技直接引起了工業革命 D.工場手工業的生產能滿足市場的需求18.鴉片戰爭后不久,徐繼畬在《瀛寰志略》中描寫當時西方某國家:“帆檣云集,百貨流通,富饒遂為西國之最。”該國家應是A.荷蘭 B.美國 C.西班牙 D.英國 19.1872年,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發表了著名作品《八十天環游地球》。凡爾納在創作該小說的時候,已經出現的交通工具有①火車、谳喆、燮嚒、茱w機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20.我們習慣上把第一、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分別稱為“蒸汽時代”和“電氣時代”,這樣劃分的主要依據是 A.機械特色不同 B.主要動力不同 C. 交通工具不同 D.通迅手段不同21.導致19世紀中后期世界市場基本形成的主要動力是 A.第一次工業革命 B.英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資本主義制度C.第二次工業革命 D.流行的自由主義思想22.洋務運動可以說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現是 A.清政府中央機構的變動 B.建立了一支近代化海軍 C.創辦了一批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 D.興辦新式學校,派留學生出國學習23.費正清教授曾把一戰期間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稱為“沒有前途的經濟奇跡”。這是因為 A.工業結構不合理 B.地區分布不均衡 C.社會環境未得到根本改變 D.軍閥割據混戰 24.“一五”計劃中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初步奠定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基礎,構筑了牢不可破、巍然屹立的新生共和國的“鋼筋鐵骨”。在這一計劃中,工業建設方面的最大特點是 A.優先發展重工業 B.優先發展輕工業C.輕重工業同時進行 D.優先發展高科技產業25.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今后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是 A.經濟建設 B.社會主義改造 C.階級斗爭 D.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26.經濟特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最早開辦的經濟特區是 ?A.上海浦東 B.深圳、珠海、汕頭、廈門C.大連、青島 D.海南27.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是通過 ①設立沿海開放城市②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③設立經濟特區④開放內地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28.近代中國流行的服飾中,體現中西合璧特點的是 A.西服 B.長袍馬褂 C. D.連衣裙29.下列哪一組事物和現象表明當時中國尚未進入改革開放時期 A.身份證、個體戶、移動電話、豪華住宅區 B.銀行卡、私人轎車、互聯網、出國旅游C.肉票、糧票、上山下鄉、樣板戲 D.菜籃子工程、安居工程、裝修熱、流行服飾30.1929—1933年世界經濟危機首先發生在 A.英國 B.法國 ?C.美國D.德國 31.一位歷史學家說:“20世紀有兩位偉大的改革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一位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國家!边@兩位改革家分別是 A.丘吉爾和斯大林 B.羅斯福和列寧 C.羅斯福和鄧小平 D.杜魯門和戈爾巴喬夫3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資本主義的新變化體現在 A.西方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B.西方國家廢除了壟斷組織C.經濟危機在西方國家已經消失 D.西方國家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33.十月革命后,蘇俄實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其中的一項措施是 A.征收糧食稅 B.實行余糧收集制? C.實行集體化D.增加農莊的自主性 34.《外匯知識與交易技巧》認為:“從二戰結束到70年代初的30多年中,這個世界一直是事實上的美元本位制,美元是核心的貨幣!泵涝鳛槭澜缲泿朋w系的中心最早體現在 A.雅爾塔體制中 B.《北大西洋公約》中C.《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中 D.布雷頓森林體系中 35.當代區域經濟集團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加速的根本原因是 A.聯合國職能的加強 B.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C.各國經濟發展的排他性 D.兩極政治格局的解體第卷(選擇題 共分)材料二 從中國共產黨執政的第一天起,應該說就擔負起100多年來受到嚴重阻礙的工業化重任。但是從1953年我國完成經濟恢復,轉入大規模經濟建設以后,資本(包括人力資本)和資源嚴重缺乏就開始困擾著中國共產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共產黨采取了。20世紀50年代后期,為了盡快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中國共產黨在工業建設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舉措?結果如何?(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工業建設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分).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歐洲列強忙于一戰,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實業救國”思潮的興起大辦工業或大煉鋼鐵。結果: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造成環境破壞。措施: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廣東省珠海市2012-2013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學業質量測監歷史試題(B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97690.html
相關閱讀:江蘇省揚州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試題 歷史
高一年級歷史下冊暑假作業題[1]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5-2015 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二塊模塊考試歷史(理
廣東省中山市桂山中學2015-2016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遼寧省五校協作體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