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青藏高原的冰川和湖泊是氣候變化敏感的指示器,隨著全球變暖,青藏高原目前正發生的環境變化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作為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川作用區,全球變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冰川正在發生全面和加速退縮;與此同時,溫度上升也使占青藏高原2/3面積的多年凍土融化加深,由于冰川退縮和凍土融化等原因,一些湖泊發生快速擴張。
研究發現,1980~2005年,藏東南然烏湖流域冰川面積從496.64平方公里減少到466.94平方公里,冰川萎縮了29.7平方公里,萎縮速率每年達1.19平方公里,萎縮量占冰川總面積的5.98%,冰川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比例從22.42%減少到21.08%。區域冰磧湖面積從1980年29.79平方公里增大到2005年33.27平方公里,面積擴大了3.48平方公里,增加速率為每年0.14平方公里,擴大面積占湖泊總面積的11.68%,湖泊面積占流域總面積的比例從1.34%增加到1.5%。
其中,冰川面積在1980~1988年萎縮速率每年為1.73平方公里,1988~2001年每年為0.82平方公里,2001~2005年每年為1.3平方公里,而湖泊面積在1980~1988年擴張速率每年為0.11平方公里,1988~2001年每年為0.12平方公里,2001~2005年每年為0.27平方公里,湖泊逐年加速擴張。
研究表明,黃河上游阿尼瑪卿地區冰川,自小冰期以來已經開始退縮,尤其1966~2000年期間有加速退縮趨勢;各拉丹冬地區,1969年冰川比小冰期最盛期的冰川面積減少了5.2%,2000年的冰川面積比1969年的冰川面積減少了1.7%;西新青峰冰川在1971~1976年和1994年之后為退縮期,且1994年后有加速退縮的趨勢。1963~2000年,中國中部天山地區的整個70條冰川退縮了13%,低海拔地區冰川退縮速度比高海拔地區要快很多。冰川退縮,融水量增加,降水量增加,潛在蒸發降低,均對湖泊面積增加起到促進作用,這樣的作用導致納木措等湖泊面積以擴大為主。
科研人員提醒,冰川消融強烈和降水量大,會在藏東南引起冰湖潰決、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對當地的生產、安全造成威脅,希望有關部門重視。
相關信息:青藏高原隆起導致兩極驟寒
危險邊緣的青藏高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04694.html
相關閱讀: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