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氣候變化或影響我國生物群區遷移地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未來50年到100年,受氣候變化影響,我國的20個生物群區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遷移,其中18個生物群區向高海拔遷移。今天,在大自然保護協會舉辦的成果發布會上,氣候變化與保護科學家陳艾如是說。

2009年,該協會啟動了《氣候變化對中國32個陸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的影響與適應》項目。項目發現,根據模型預估,在未來50年,所有主要生境類型的年平均氣溫均將會上升3℃。而未來100年內氣溫還將持續上升,在升幅都在5℃左右的中等排放情景下,所有生境類型的年平均氣溫將繼續在2050年的基礎上升高2℃左右,年降水也會呈不同程度的增長,增幅在31.68毫米到104.63毫米之間。

對此,該協會氣候變化項目總負責人馬劍解釋說,目前,我國共有20個生物群區。到2050年,將新增一個熱帶半常綠林區,到2100年,將新增熱帶半常綠林、熱帶落葉林、熱帶旱生灌叢3個生物群區,不毛之地有可能到2100年基本消失。此外,面積擴大的生物群區有12個,主要是亞熱帶混交林和亞熱帶常綠林,后者的面積增加為原來的10倍。面積減少的生物群區有7個,其中減少最多的類型是溫帶落葉闊葉林。

近30年來,氣候變化極大地影響了保護區內的物種分布范圍和豐度變化,甚至導致一些物種絕滅。根據預測,未來氣候變化將進一步改變物種的分布,提高物種絕滅風險。然而目前國內的系統保護規劃主要是靜態的,沒有考慮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陳艾說。

陳艾指出,目前我國最值得關注的區域是橫斷山南段區、岷山橫斷山北段區。這兩個區域不僅瀕危珍稀特有物種豐富,而且對氣候變化極其敏感,在未來50年和100年中的暴露度和植被變化都是最劇烈的,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也最為脆弱的區域。因此,需要優先進行氣候變化適應保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07528.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