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設是在各種地質環境中進行的,工程建筑物與地質環境之間必然會產生一定方式的關聯和制約,并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地理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造福人類的工程地質,以下就是全文閱讀,歡迎大家跟小編一起學習。
研究證明,地質環境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影響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穩定和正常存在,在建成之初,也可以由于某些地質條件欠佳而提高工程造價。已經建成的工程又可能以各種方式影響地質環境,造成地質環境自然演化規律的變異和破壞。在一定條件下,還會影響原有的、或在建的工程建筑物的安全穩定和正常運營。所以,進行工程建設時必須根據具體地質環境和工程建設方式、規模和類型,預見到二者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基本形式和規律,從而合理有效的開發、利用并妥善保護好地質環境。工程地質學研究便是擔負著該項任務的學科。
我們把工程地質研究作為地質科學的一個分支,深入研究與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有關的地質問題。它是人類在改變大自然的生產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因而與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有密切的關系,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水利水電建設、工業及民用建筑、鐵路和公路交通、礦山開發及國防工程等,都需要進行工程地質工作。
實踐證明,凡是重視工程地質工作,在工程建筑物興建之前,對建筑地區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掌握了這些地區地質條件的規律性,則修建的工程建筑物便是成功的。舉例來說,有的河流上的壩區雖經受過多次地殼運動,地質條件極為復雜,但由于經過深入縝密的工程地質工作,查明了地質條件,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了必要的工程措施,所建成的高達百余米、庫容幾百億立方米的大型重力壩,傲然屹立于峽谷之中,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反之,任何忽視工程地質工作,都會給工程建設事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惡果,輕則延誤工期,增加投資,重者不能正常運營或完全不能發揮效益;更有甚者,建筑物建成后會突然破壞,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家建設造成巨大的損失和危害。
在世界建筑史上由于工程地質問題帶來危害的實例是非常多的。據不完全統計,一百多年來,世界上僅水壩這一種建筑物的破壞事件,就發生了500多起,其中相當大的比率都是由于地質原因造成的。如意大利的瓦依昂(VAIONT)拱壩在修建過程中,不采納工程地質人員的多次建議,結果水庫左岸大規;瑒颖浪斐闪3000多人死亡的嚴重事故。法國南部瓦爾省萊茵河上的馬爾帕塞(Mal Passet)水壩五十年代末的壩體崩潰事件也是地質原因造成的。這些事例充分說明,建筑地區的工程地質研究是工程規劃、設計和施工的基礎,沒有高質量的工程地質勘察,就不能搞清楚工程地質條件,也就不可能有合理的規劃、設計和施工,更不能保證建筑物的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和正常運營。
綜上所述,工程地質工作是國民經濟建設、尤其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項目的基礎性工作,直接關系到工程建筑的經濟合理、安全可靠和正常運營,決不能夠掉以輕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15553.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