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接近磁星人體的神經信號傳遞已經被打亂,生物電流也出現問題,很快在分子結構也會遭遇強磁場的襲擊
據國外媒體報道,宇宙中有一種神秘的天體,科學家稱之為磁星,這種天體屬于中子星家族,擁有令人驚訝的磁場,因此科學家稱之為磁星。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宇宙學和粒子物理學家保羅-薩特近日解讀了關于磁星的最新觀測成果,由于保羅-薩特也是一檔太空科普欄目的主持人,因此磁星的奧秘也被更多的人知曉。保羅-薩特認為磁星來自死亡的恒星,當恒星演化至中子星時,那些就有極端磁場的中子星就可以稱之為磁星。
磁星的磁場高達萬億高斯這個的數量級,地球的磁場如果按照均勻磁化的球體計算,那么兩級附近在1高斯左右,與磁星相去甚遠,從中也可以看出磁星的磁場是非常強大的。恒星經歷超新星階段進入中子星后,一切會變得那么神奇,一顆中子星僅為城市規模,十多公里的直徑,但卻是宇宙中最致密的天體類型,內部的簡并壓力甚至可讓原子核挨個排列。因此中子星內部是極端條件下的物理世界,有著非常奇怪的結構。
在中子星的表面附近,這里已經是中子湯了,電子被擠壓與質子合并,形成大量的中子。在接下來的環境就如同意大利面了,在一個微小的立方厘米物質,重量可達到十億噸。如果在繼續往下,極端的壓力讓物質變成了通心粉狀態,成為一個統一的質量,壓力達到原子級的程度。中子星憑借其令人難以置信的密度產生不可思議的環境,就相當于把一顆恒星擠壓到20公里寬的球體內,一切都會變得不可思議。
如果我們接近磁星,會發生何種現象?粒子物理學家保羅-薩特認為我們在1000公里的距離就會遭遇磁星磁場的干擾,人體的神經信號傳遞已經被打亂,生物電流也出現問題,很快在分子結構也會遭遇強磁場的襲擊。但科學家發現磁星的壽命其實不長,大約萬年左右就會變成一顆正常的中子星。目前我們發現了幾顆典型的磁星,比如人馬座方向距離我們5萬光年的磁星,還有船底座方向上的磁星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76541.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