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山村大型沼氣工程
浙江省杭州浮山村地處杭州市西南城鄉結合部,已形成一個以種植、養殖業為主體,加工銷售相配套,貿、工、農一體化,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綜合性集團公司。公司依靠科技進步,對畜禽糞便采取資源化開發和多層次的利用,配套建有日產700立方米的沼氣工程,生產的沼氣用作村民生活用燃氣和企業生產用能,改善了生態環境,保障和促進了養殖業的發展。
浮山村養殖場養雞、養豬、養魚兼營種植業,年飼養蛋雞3萬只,肉雞15萬只,商品豬8 000頭,每年排放畜禽糞便15噸,沖洗污水70噸。為了治理污染,浮山養殖場于1998年建成200立方米沼氣工程,處理雞糞污水;又建成500立方米沼氣工程,處理豬糞污水。所產沼氣,用作村民的生活燃料和炒制龍井茶葉、加工西湖莼菜、孵化小雞和雞舍增溫等生產能源;沼液用于養魚、喂豬和用作水稻、茶葉、蔬菜的有機肥料,沼渣加工成再生飼料和顆粒有機肥料。通過對畜禽糞便的資源化開發和多層次利用,既制取了優質氣體燃料,又開發了再生飼料和優質有機肥料;同時,治理了污染、凈化了環境,從而建立起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生態農業良性循環。
2.北方“四位一體”模式
遼寧“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是我國北方生態農業發展中最為成功的典型模式,已成為農村經濟、菜籃子工程、家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據生態學、生態經濟學、系統工程學原理,以土地資源為基礎,以太陽能為動力,以沼氣為紐帶,種植、養殖相結合。通過生物能轉換技術,將沼氣池、豬舍、廁所、日光溫室連一起,組成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該體系具有的特點是:多業結合、集約經營;物質循環、相互轉化、多級利用;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與衛生條件;基本達到了農業生產過程清潔化、農產品無害化。四位一體是將沼氣池、豬舍、蔬菜栽培統裝在日光溫室中,溫室為沼氣池、豬舍、蔬菜創造良好的溫濕度條件,豬也能為溫室提高溫度(10頭50千克以上豬可為100平方米的溫室提高溫度1℃,100千克以上豬提高溫度1.5℃)。豬及沼氣發酵產生氣體為蔬菜提供二氧化碳氣肥,可使果菜類增產20%,葉菜類增產30%。蔬菜生產又為豬提供氧氣。同時,豬糞尿入沼氣池,產生沼肥,為蔬菜提供高效無害有機肥。
“四位一體”生態農業模式以庭院為基礎,一般一戶每年可養豬10頭、種植蔬菜150平方米,年純收入5 000元,是一般大田作物的45倍;并使農民用上300平方米沼氣清潔能源,折標煤0.7噸。
3.南方“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
南方“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是以養殖業為龍頭,以沼氣建設為中心,聯動糧食、甘蔗、煙葉、果業、漁業等產業,在吸收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農業先進技術的基礎上,廣泛開展農業生物綜合利用的生態農業模式。具體地說,就是戶建一口沼氣池、人均出欄兩頭豬、人均種好一畝果,被稱為“121”工程。利用人畜糞便下池產生的沼氣做燃料和照明,利用沼渣、沼液種果、養魚、喂豬、種菜,從而多層次利用和開發自然資源,提高了經濟效益,改善了生態環境,增加了農民收入。
目前,“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已經在南方得到廣泛應用。僅在江西贛南地區,就有這一模式的示范戶24.48萬戶、示范村1 053個、示范鄉107個,全區已累計建成戶用沼氣池35.43萬戶,占全區總農戶的24.1%,開發荒山荒坡,種植以橙類果品為主的果業面積16.06萬公頃,年出欄生豬400萬頭。通過開展“豬?沼?果”生態農業模式建設,贛南地區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76785.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