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應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全面系統地梳理教材的知識體系;
(2)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和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
(3)側重知識的形成原因、分布、發展、變化規律;
(4)注重學科內各部分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系;
(5)注重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和應用。
2、地理基礎知識的主要學習方法:
(1)理解記憶: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其核心是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梢圆捎貌閳D、填繪地圖記憶、模糊記憶、特征記憶、味記憶、比較記憶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高考考試說明對記憶層次的基本要求不僅包括知道記住想起來(再認、再現),而且包括觀察、描述現象,了解規律。描述是指對記住了的地理現象用文字做出準確、完整的再現和表達。描述能力除靜態描述外,還應注重動態描述和綜合描述能力的培養。
(2)分類歸納:對地理基礎知識進行分類和歸納整理,是全面掌握地理基礎知識的一種有效學習方法。
不斷對知識進行重新歸納和整合,可以使同學們從整體上把握知識結構和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提高知識遷移和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要特別注重:①對地理概念的區分和相互聯系的歸納和總結;②對地理規律和原理的歸納和整理。
舉例:
(3)鞏固落實:基礎知識的鞏固落實是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高考試題不是對教材中地理知識的簡單復述或再現,而是重點檢查考生理解地理基本規律和原理之后,分析、說明或者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和地理規律,最終目的是要學會運用書本知識的原理和規律,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
高考試題是考察學生地理知識與能力的主要方式,在對課本知識理解和熟悉的基礎之上,進行適量的習題訓練可以達到知識鞏固落實的目的,也是提高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途徑。
地理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當地和國家的經濟發展、國內外的時事熱點等,讓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還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走入社會,親身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野外觀察和社會活動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最后我想在說一個問題,有的同學們覺得地理特別抽象和生活沒太大關系,我想說,生活之中處處有地理,時時有地理,例如陰晴冷暖,晝夜更替,日長日短,抽洗臉池子按鈕的旋轉,冬夏季節影子長短等等,都有地理的影子,因此地理就在我們生活中,它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學好地理其實真的不難,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77761.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