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單行為療法改善老年人睡眠
100080
在接受簡單行為療法后,患有失眠癥的老年人可能會發現自己更易入睡。他們從這一療法中了解了調節睡眠的機制、影響睡眠的因素、促進或干擾睡眠的行為。
賓夕法尼亞州睡眠專家發現,在參加過一個簡單行為療法干預療程的17名老年失眠癥患者當中,有12人(71%)睡眠質量提高了,焦慮和沮喪情緒減輕了。9人(53%)在接受治療后達到了不再被視為失眠癥患者的標準。
而在參加信息控制小組的18名失眠癥患者當中,只有7人(39%)睡眠質量提高了,僅有3人(17%)在到了不再被視為失眠癥患者的標準。
安眠藥雖然有助于減輕失眠癥狀,但老年人服用這種藥是否安全令人擔心。而常規行為療法比較耗時,一個療程通常需要68周時間。
匹茲堡大學醫療小組推出的簡單行為療法療程只是一次45分鐘的理論課和2周后的一次30分鐘的輔助課。
在治療過程中,受過專業訓練的護士會向每位患者提供符合其癥狀的入睡和熟睡建議。如一定要在感覺到瞌睡后才上床睡覺;除非睡著了,否則不要躺在應酬上;每天定時起床。
據研究人員說,參加了簡單行為療法的患者,總體睡眠質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入睡前等待的時間和入睡后醒來的時間都大大縮短。睡眠效率大幅提高。沮喪情緒大為緩解,焦慮情緒略有改善。而參加信息控制小組的患者則沒有發生上述變化。
(《參考消息》2006年10月6日)
5.下列對文中改善睡眠的若干療法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
A.研究表明,簡單行為療法對老年人失眠患者療效顯著,能使70%以上失眠患者的睡眠質量得到改善。
B.研究表明,參加信息控制療法的患者,總體睡眠質量沒有大的改善,睡眠效率也沒有大幅提高。
C.安眠藥雖有助于減輕失眠癥狀,但會危害老年人的健康。
D.常規行為療法耗時長,整個治療過程需要68周的時間。
6.對老年人發現自己更入睡的可能原因的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 )
A.沮喪情緒降低了。 B.焦慮情緒降低了。
C.上床后很快進了睡眠狀態。 D.睡眠時間變長。
7.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對簡單行為療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
A.簡單行為療法是一種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方法。
B.簡單行為療法具有耗時短的特點,療程只是一次45分鐘的理論課和2周后的一次30分鐘的輔助課。
C.簡單行為療法具有易操作的特點,在治療過程中,每位患者根據護士的建議,要在感覺到瞌睡后才上床睡覺;除非睡著了,否則不要躺上床上;每天定時起床。
D.簡單行為療法在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質量、治療患者的失眠癥狀方面療效顯著。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5.B(A以偏概全。C原文為服用這種藥是否安全令人擔心D原文為一個療程通常需要68周時間)
6.D(入睡后醒來的時間都大大縮短。睡眠效率大幅提高)
7.C(護士會向每位患者提供符合其癥狀的入睡和熟睡建議)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00116.html
相關閱讀:《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