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課堂上的學習外,平時的積累與練習也是學生提高成績的重要途徑,本文為大家提供了高中地理教學案例:地球自轉的意義,祝大家閱讀愉快。
【教學目標 】
一、知識目標
1.使學生了解晝半球、夜半球、時區、地方時等概念
2.理解晝夜更替產生的原理;并能畫出晨昏線
3.了解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現象
4.理解地方時、區時的成因;并會計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時和區時
二、能力目標
1.能在不同的光照圖中畫出晨昏線
2.能計算不同地方的地方時和區時
【教學重點】
晝半球、夜半球、時區、地方時的計算
【教學難點】
1、晨昏線的畫法; 2、時間的計算;
【講授過程】
【引入新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知道有晝夜變化,為什么回出現晝和夜的差別呢?我們在假期中看了北京奧運會,但英國人若想看直播現場,大多數會在我們的凌晨或上午進行,這又是為什么呢?這些都是由于地球自轉造成的,下面我們便來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引導讀書】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7內容,了解地球地球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有哪些?
本文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案例:地球自轉的意義,希望能為大家的學習帶來幫助,不斷進步,取得優異的成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1056.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