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國魯爾工業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工業區(五大湖工業區)、中國遼中南工業區等都屬于傳統工業區,它們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豐富的煤炭、鐵礦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為主;(3)以大型企業為核心。
2、傳統工業區當前發展狀況:(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運輸量大,污染嚴重;(2)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衰落,急需改造。
3、德國魯爾工業區:(1)主要區位條件:①豐富的煤炭資源(鐵礦較少,需由法國和瑞典進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廣闊的市場。(2)衰落原因:①生產結構過于單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鋼鐵過剩;④新技術革命的沖擊。(3)整治措施:①調整產業結構;②發展第三產業;③調整工業布局;④完善交通網絡;⑤消除污染,美化環境。
4、新工業區基本特征:(1)時間新:出現于二戰后;(2)地區新:形成于無傳統工業基礎的鄉村地區;(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業為主;(4)部門新:以出口型輕工業或高科技電子工業為主。新工業區主要包括兩種類型:(1)以新興工業即高新技術產業為主的工業區,如美國硅谷、德國慕尼黑、日本九州島、英國蘇格蘭地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2)以出口型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型工業區,如意大利薩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業小區模式:以一項經營活動為中心,有比較穩固的協作關系和產供銷體系;咎攸c:①以中小企業為主;②以輕工業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類或相關企業;④生產高度專業化;⑤企業分布于小城市甚至農村,實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產過程分散。
6、美國硅谷電子工業區:(1)主導區位:科技、環境、交通。(2)主要優勢:①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②氣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發達,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穩定的市場(美國國防部的軍事定貨);⑥創新環境和創新文化。(3)主要特點:①從業人員具有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②增長速度較傳統工業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③研究開發費用在銷售額中所占比例高;④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37445.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