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
成侯鄒忌為齊相,田忌為將,不相說。公孫?(han)謂鄒忌曰:“公何不為王謀伐魏?勝,則是君之謀也,君可以有功;戰不勝,田忌不進,戰而不死,曲撓而誅!编u忌以為然,乃說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戰三勝,鄒忌以告公孫?,公孫?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戰而三勝,聲威天下,欲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為人卜者,亦驗其辭于王前。田忌遂走。??(選自《戰國策?齊策一》)
二、翻譯:
成侯鄒忌是齊國的相國,田忌是齊國的大將,兩人感情不和睦,互相猜忌。公孫?獻計給鄒忌說:“閣下為何不策動大王,令田忌率兵伐魏?打了勝仗,那是您策劃得好,大可居功;一旦戰敗,田忌就不會再威脅您了;如果田忌在戰場上沒有死,回國也必定枉死在軍法之下!编u忌認為他說得有理,于是勸說齊威王派田忌討伐魏國。
田忌三戰皆勝,鄒忌趕緊找公孫?商量對策,公孫?就派人帶著二百兩黃金招搖過市,找人占卜,自我介紹道:“我是田忌將軍的臣屬,如今將軍三戰三勝,名震天下,現在欲圖大事,麻煩你占卜一下,看看吉兇如何?”卜卦的人剛走,公孫?就派人逮捕賣卜的人,在齊王面前驗證這番話。田忌聽后就出走避禍!
三、點評:聽言不可不察。不察則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亂莫大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88197.html
相關閱讀: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