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語文期刊《咬文嚼字》21日揭曉2019年度十大語文差錯。這一年國際國內風云激蕩,不少語文差錯源自國際政治經濟科技大事。
●航天新聞報道中的讀音錯誤:“載人飛行”的“載”誤讀為zǎi。
“載”是多音字,讀zài時,意思是裝乘、攜帶;讀zǎi,意思是記載、刊登!拜d人飛行”指用飛行器承載人的飛行,應讀作zài。
●經濟新聞報道中的用詞錯誤:“一籃子貨幣”誤為“一攬子貨幣”。
貨幣籃子或稱一籃子貨幣,指設定匯率時作為參考而選擇一組外幣,由多種貨幣按不同的比重構成貨幣組合。而“一攬子”則指對各種事物不加選擇地包攬在一起,如一攬子計劃、一攬子交易等等。“一籃子貨幣”中的貨幣需要精心選擇,不能“一攬子”放進來。
●美國總統大選報道中的量詞混淆:“任”誤為“屆”。
美國實行總統制,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選舉,總統任滿4年為一屆。如果總統在任期內因故由其他人接替,接替者仍被視為同一屆總統。如果同一人在不連續的數屆總統選舉中當選,每當選一次就算一任。簡而言之,“屆”是由選舉決定的,一次選舉即產生一屆總統;“任”是由總統的更換來定義的,每更換一次即產生一任總統。據美國歷史,特朗普當選的是第58屆美國總統,也是第45任美國總統。
●英國脫歐公投報道中的概念錯誤:“脫離歐盟”誤為“脫離歐洲”。
這屬于明顯的概念錯誤。其實,英國脫離的不是歐洲,而是歐盟。而歐洲是一個地理概念,英國處在其中,不可能根據投票選擇脫離這個地方。
●韓國“親信門”事件報道中的詞形錯誤:“手足無措”誤為“舉足無措”。
漢語中沒有“舉足無措”,只有“手足無措”。手足無措,即手和腳都沒地方安放,比喻不知所從、舉止慌亂。
●娛樂新聞報道中的用字錯誤:“憑借”誤作“憑藉”。
2019年11月26日,馮小剛以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獲“金馬獎”的最佳導演獎。在報道新聞時,很多媒體都說:“馮小剛憑藉《我不是潘金蓮》奪大獎……”“憑藉”是不規范的,正確的寫法是“憑借”。
●娛樂明星的用字錯誤:“令人?指”誤為“令人?指”。
2019年8月31日,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其個人微博上發布了所謂《德云社家譜》,全用繁體字書寫。遺憾的是,出現了好幾處錯誤,“令人?指”誤成“令人?指”就是一例!鞍l”既是“?”(fà,毛發)的簡化字,又是“?”(fā,發展)的簡化字!傲钊税l指”的意思是,讓人頭發都豎了起來,形容憤怒到了極點。其“發”指頭發,應該使用繁體字“?”。
●體育明星的詞形錯誤:“作為”誤為“做為”。
2019年11月17日,林丹發微博就出軌一事向家人道歉。這條道歉微博說:“做為一個男人……”“做為”應是“作為”之誤。表示抽象語義多用“作”,表示具體語義多用“做”。“作為”是介詞,常用來介紹某種身份或某種性質。
●廣告宣傳中常見的用字錯誤:“紳士”誤為“紳仕”。
“紳士”指有現代文明修養的男士,其“士”是對男子的美稱,不能寫作“仕”!笆俊惫糯肝椿槟凶,也可做成年男子的通稱,或做男子的美稱;“仕”則作動詞用,通常指做官。
●常見的食品名用字錯誤:“黏豆包”誤為“粘豆包”。
“黏”是形容詞,表示糨糊、膠水等具有的使物相連的性質;“粘”是動詞,指依靠黏性把東西互相貼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88208.html
相關閱讀: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