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文言文鑒賞閱讀 每日一篇:《上行出中渭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原文:

  頃之,上行出中渭橋,有一人從橋下走,乘輿馬驚。于是使騎捕之,屬之廷尉。釋之治問。曰:“縣人來,聞蹕,匿橋下。久之,以為行己過,即出,見乘輿車騎,即走耳!贬屩喈敚骸按巳朔港,當罰金!鄙吓唬骸按巳擞H驚吾馬,馬賴和柔,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釋之曰:“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時,上使使誅之則已。今已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天下用法皆為之輕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上良久曰:“廷尉當是也!保ü澾x自《漢書?張釋之傳》)

  二、翻譯:

  此后不久,有一次漢文帝出巡,經過長安城北的中渭橋,有一個人突然從橋下跑了出來,把拉皇帝車子的馬嚇了一跳;噬厦铗T士捉住這個人,交給了廷尉張釋之。張釋之審訊那個人。那個人說:“我是長安縣的鄉下人,聽到了清道禁止人通行的命令,就躲在橋下。過了好久,以為皇帝的隊伍已經過去了,就從橋下出來,一下子看見了皇帝的車隊,馬上就跑起來。”廷尉向皇帝報告那個人應得的處罰說:“這個人觸犯了清道的禁令,應處以罰金。文帝發怒道:“這個人驚了我的馬,我的馬幸虧馴良溫和,假如是別的馬,說不定就摔傷了我,可是廷尉才判處他罰金!”張釋之說:“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應該共同遵守的,F在法律就這樣規定,卻要再加重處罰,這樣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而在那時,皇上您讓人立刻殺了他也就罷了,F在既然把這個人交給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執法的帶頭人,稍一偏失,而天下執法者都會任意減輕或加重處罰,老百姓豈不會手足無措?愿陛下明察!痹S久,皇帝才說:“廷尉的判處是正確的!

  三、點評: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6073.html

相關閱讀: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