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走進李白的批判現實抒情詩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編者按:小編為大家收集了“走進李白的批判現實抒情詩”,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方有句名言:“憤怒出詩人。”中國古代則有“詩窮而后工”的說法。李白之所以成為偉大詩人,正是命運的窮厄玉成了他。李白的窮厄與憤怒,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產生強烈矛盾的結果。從青年時代起,詩人就懷著用世的熱情和“濟蒼生、安社櫻”的功業抱負,積極投入現實的懷抱,期待政治上有所作為。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斷碰壁,一再受挫,“中天摧兮力不濟”(《臨路歌》),直至資志以段。韓愈論李白云:“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調張籍》)在窮厄和挫折中,李白郁積了對現實愈來愈強烈的憤怒,也獲得了對掩藏在大唐王朝盛世背后的黑暗愈來愈深刻的認識。這種感情和認識,與詩人的生活經歷并行發展,推動著李白抒寫個人命運的抒情詩顯示了愈來愈巨大的社會意義和批判力量。

李白抒情詩中批判現實內容的出現,自開元間“一人長安”失意后開始。一人長安,是詩人在從政道路上的試步,但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在長安城里兜了個圈子,碰了一次壁。長安宮閉近在咫尺,但無由得近,遠遠地被當道權貴擋了回來。

現實的冷酷無情,激起了血會現實的黑暗,集中于一點,便是“行路難”;“行路難”便成了詩人此期抒情詩的主題,一些重要詩篇,如《行路難》其一、其二、《梁甫吟》、《梁園吟》、《蜀道難》等,都是表現這一主題的。詩人對自己的遭遇深感不平,又大惑不解,他大聲疾呼:“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其二)他郁悶填胸,拔劍四顧,想要劈開一條出路,然而他“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一),偌大的天地,無處不是艱難險阻,使他寸步難行。在一籌莫展的困境中,他焦灼地呼喚:“長嘯梁甫吟,何處見陽春!”((梁甫吟》)至于《蜀道難》,則是采用全面象征的手法,以自然界的山川之險來暗喻人生道路的艱危,通篇雖然只字未提人生仕途,但卻是此期抒發人生艱危情緒最激烈的一首詩。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走進李白的批判現實抒情詩”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18850.html

相關閱讀: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