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帝國主義加緊了軍事和經濟的侵略,國內軍閥混戰,階級矛盾進一步激化,中國共產黨已經誕生,中國工人階級作為新生的政治力量開始走上歷史舞臺,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革命的大風暴即將來臨。劇本《雷雨》通過一個家庭的變遷,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雷雨》是一出四幕話劇,是著名戲劇作家曹禺(1910―1996)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寫的是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周樸園是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是劇中一切災難的制造者和痛苦不幸的播種者。其妻繁漪感到被壓抑的苦悶,與周樸園的大兒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鳳。出于嫉妒,繁漪通知四鳳的母親魯侍萍把她領走。侍萍正是30年前被周樸園引誘為他生了兩個兒子,而后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兒子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正在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斗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于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又經過一番復雜的矛盾沖突,周萍和四鳳終于知道他們原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場悲劇發生了,四鳳觸電而死,繁漪的兒子周沖為救四鳳不幸送命,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魯侍萍癡呆了,絕望的繁漪瘋狂了,倔強的魯大海出走了。這個罪惡的家庭終于崩潰了。
課文節選的是第二幕中魯侍萍與周樸園相認、魯大海與周樸園談判這兩場戲。魯侍萍來到周公館,發現這家的主人就是自己三十年前的戀人周樸園,課文就從他們在周公館的意外相遇寫起。
課文篇幅較長,情節錯綜復雜,內容豐富深刻,學習時宜采用如下方法:
1.要認真體會作品獨具匠心的構思。這場戲寫的是“相認”,這是我國傳統劇種中很平常的戲目,但是作者寫得很有新意,把“相認”中種種不同情況交錯在一起,形成曲折激烈的戲劇沖突。更難能可貴的是,形式上寫的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沖突,實際上是當時整個社會錯綜復雜的階級矛盾的縮影。賞讀課文時,要緊緊抓住作品的這一特征。
2.要細細品嘗戲劇語言。戲劇作品靠戲劇語言刻畫人物形象,表現主題。戲劇語言主要是人物臺詞,要注意人物臺詞的性格化、動作化,更要注意人物臺詞的言外意、弦外音,也就是所謂的潛臺詞。通過對本文潛臺詞的品嘗,要總結這方面的規律和方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42407.html
相關閱讀: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