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綱據本,掌握原理、規律
①先將書讀厚:在書上作讀書筆記,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點
、谠賹x薄:將整理歸納形成主干,構建自己的“導圖”。導圖是指用圖示的來表達人們頭腦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論等,是把隱性的顯性化、可視化,便于思考、交流與表達。它是由節點、連線組成的網絡圖,其中節點表示概念,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聯系,用節點和連線組成的網絡知識結構表示某一個主題及其層次。
2、利用課本,學會舉一反三
做到舉一反三,尋找同類地理事物的一般特點和規律。在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適當拓寬知識面,在思考問題時,有一定的鋪墊,能觸類旁通,思路靈活 高中物理。
3、利用課本總結和歸納,掌握地理的規律。如:
區域地理(大洲或國家):位置、范圍、人口、地形、氣候、河湖、資源、工農業、交通、城市。
地理:分布(區位選擇)、成因、特點、問題、解決措施
4、巧妙地理知識
①諧音記憶法。
例: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鋁、鐵、鈣、鈉、鉀、鎂
(養閨女,貼給哪家美?)
②口訣記憶法。
例:我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云貴福吉安;川西二寧青甘陜,內重臺海北上天,港澳特別行政區,一國兩制已實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4108.html
相關閱讀: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