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寫成的抒情詩
,以人們司空見慣、習焉不察的空氣為歌頌對象。抓住空氣的特點:
“
無所不在
”
又
“
蹤跡難尋
”
;
“
廝守身邊
”
又
“
默無一語
”
。在對空氣這一須臾難離的自然現象的謳歌中,寄寓了詩人對于友誼、對于真情的贊頌。
一、基礎知識
1
.給紅色的字注音。
搖曳(
)
蹤跡(
)
鼾聲(
)
污濁(
)
面頰(
)
廝守(
)
2
.形近字
┏
曳:搖曳
┏
窒:窒息
┏
翼:羽翼
┏
廝:廝守
┗
拽:拉拽
┗
侄:侄兒
┗
冀:希冀
┗
撕:撕碎
3
.詞語解釋。
【鼾(
hān
息)】睡著時粗重的呼吸、喘氣。
【廝
(sī)
守】互相守著。
【閃爍】(光亮)動搖不定,忽明忽暗。
【搖曳】搖蕩。
【窒息】因外界氧氣不足或呼吸系統發生障礙而呼吸困難甚至停止呼吸。
【鼻翼】鼻尖兩旁的部分。通稱鼻翅兒。
4.
請選出下列句子中短語搭配無誤的一項(
)
A
.最近,珍珍的學習明顯下降了。
B
.同學們把校園打掃得干干凈凈,迎接
月
1
日
C
.刺眼的燈光,照得人眼睛都睜不開。
D
.各種讀書聲匯成一支動聽的歌聲。
5
.文學(文體)常識
(
1
)《致空氣》的作者是
__________
,生于北京,祖籍
__________
。
20
世紀
50
代即為有影響的青詩人,現任中國作協主席團成員。當代詩人。他是中國
_____
代詩人。這首詩借
“__________”
這個意象,抒發了詩人對一種
“
無所不在、
__________”
的事物的感受,給人以無盡的聯想。
(
2
)本詩從體裁上看是
__________
詩;主要運用了
__________
的藝術手法寫成。
【參考答案】
1
、
yè
zōng
hān
zhuó
jiá
sī
4
.短語搭配有主謂搭配、謂賓搭配、修飾語與中心語的搭配、主賓搭配。在本題中,
A
項
“
學習
”
和
“
下降
”
,
B
項
“
1日
和中心語
“
國慶節
”
,
D
項中
“
一支
”
和其修飾語
“
歌聲
”
都不能搭配。故選
C
項。
5
.(
1
)邵燕祥
浙江紹興
當
空氣
又難尋蹤跡 (
2
)抒情
象征
二、課文學習
1
.
下面是對本詩中心意思的四種理解,請選出理解有誤的一項,并說明理由(
)
A
.這首詩既是詩人對空氣的贊美,同時也包含了詩人真誠的希望。
B
.這首詩以空氣為歌頌對象,實際上,是對人世間忠貞不渝的感情的歌頌。
C
.詩人運用象征手法,歌頌身邊那種
“
無所不在,又難尋蹤跡
”
,卻又
“
從不離開我,我也離不開你
”
的那種感情,這種感情存在于人與人之間,也存在于人與動物之間,它也啟示我們,人與動物要友好相處。
D
.詩中所贊頌的空氣,我們可以說它象征友誼,象征愛情,象征親情,象征理想,象征真理
……
【明確】本題選
C
。將四種說法進行比較,圍繞本詩所揭示的主題,篩選排除。
C
項理解是錯誤的,因為本文是一首詠物詩,把人與空氣之間的親密之情比作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感情。雖然人與動物之間也有此種感情,但不是這篇文章要揭示的主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48280.html
相關閱讀:《星星變奏曲》閱讀答案
《山民》閱讀答案
雪萊《西風頌(節錄)》閱讀
《火與冰》閱讀答案
雷抒雁《掌上的心》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