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美發射衛星研究范艾倫輻射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華盛頓8月30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航天局30日晨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兩顆衛星,用于研究地球上空的輻射帶??范艾倫帶。

美國東部時間當天清晨4時05分(北京時間16時05分),兩顆衛星在一枚宇宙神V-401火箭的運送下升空。1小時18分后,首顆衛星與火箭分離,又過了約13分后,第二顆衛星也與火箭分離。

這一任務名為“輻射帶風暴探測器”,兩顆衛星重量均不到1500磅(約680公斤),均配備有保護性鍍層和耐用電子元件,可在范艾倫帶惡劣的太空氣候中開展探測活動。兩顆衛星將進入橢圓形軌道,攜帶的科學儀器將在60天內陸續啟動,研究范艾倫帶內的粒子如何產生、這些粒子在太空氣候事件中的活動以及促使它們加速的機制。

項目科學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巴里?毛克表示,“輻射帶風暴探測器”有助于研究并最終預測范艾倫帶如何應對太陽噴發物質。美國航天局副局長約翰?格倫斯菲爾德表示,項目獲得的信息有助于保護地球上空的衛星,理解太空氣候如何影響地球的通信情況。

范艾倫帶是科學家詹姆斯?范艾倫于1958年發現的由高能粒子組成的輻射帶,其內帶位于地球上空650公里至6300公里,外帶位于地球上空1萬至6.5萬公里。范艾倫帶內的高能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器、衛星等都有一定危害,其內外層之間的縫隙則是輻射較少的安全地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0017.html

相關閱讀: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