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住建部相關人士宣稱“城市自來水廠出廠水質達標率由2009年58 .2%提高到2011年83%”不久,順著水箱和蓄水池、市政供水管道、自來水廠,環保部決定逆流而上,打響一場飲用水源地“保衛戰”!督洕鷧⒖紙蟆酚浾攉@悉,面 對近三億農村居民飲用水不安全,約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的嚴峻形勢,環保部將對沒有按期完成保護區劃定工作、飲用水水源環保狀況逾期仍不達標的地區,采取“區域限批”措施,停批所有建設項目。
近三億農村居民飲用水不安全
“全國仍有2 .98億農村居民的飲用水不安全,20%城市居民的飲用水水源地不達標。”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向在座的14個 “ 兩 高 ”行業的協會負責人強調。
除了環保系統官員,該會議還邀請了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有關司局的負責同志出席會議。鋼鐵、電力、汽車、煤炭、煉焦、鐵合金、有色金屬 、 石油化工 、 皮革 、 造紙 、 發酵、酒精、氯堿、資源綜合利用等行業協會的負責人,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中石油、中石化等集團公司的負責人也“應邀參會”。
環保部數據顯示,截至“十一五”末,七大水系國控斷面好于III類水質的比例由“十五”末的41%提高到59.9%;“十一五”重點流域規劃項目完成率較“十五”提高22 .8個百分點,水質明顯改善;201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86.6%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已完成保護區的劃定和調整工作,重點城市供水量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4.8%。
然而,更多環保部數據表明,我國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嚴重,57%的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較差甚至極差;2011年上半年,七大水系除長江、珠江水質狀況良好外,海河劣V類水質斷面比例超過40%,為重度污染,其余河流均為中度或輕度污染;90%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約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近2億農村人口喝不上符合標準的飲用水。
張力軍強調,我國環境中污染物種類繁多,僅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中涉及的水污染物就達109項,但實際污染物種類可能達到數百種。有些污染物在環境中超過一定濃度或經過一定時間的累積,就會威脅環境安全和群眾健康,各級環保部門 一 定要未雨綢繆 , 加強研究,及早防范,避免被動。
城鄉水源地難逃污染蔓延
在流向終端居民用戶的漫長旅途中,飲用水源地是水作為資源的第一站。
搜集到99000多條企業環境違法記錄,曾獲得七部委聯合主辦的“綠色中國年度人物”獎項的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負責人馬軍告訴記者,相對于下游其他環節,飲用水源地所受污染對終端居民一般影響較大,其中重金屬污染、持久性有機物污染很難被傳統水處理工藝消滅;但飲用水源地的產業轉型升級成本,不僅大于水廠升級改造成本,甚至大于城市管網改造成本。
環保部華北環境保護督查中心宋剛、錢永濤透露,華北地區有四成農村飲用水水源水質存在不同程度超標。而農業面源和農村生活源等非點源是造成農村飲用水水源污染的主要來源。
宋剛、錢永濤分析,與城市相比,沒有經過法定批復的保護區或保護范圍作為監管依據,是農村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監管缺位的重要原因。此外,農村飲水工程一般由地方水利(水務)部門建設后移交給使用村莊,建設前期地方環保部門基本沒有介入。突出表現之一就是大多飲水工程沒有經過環評,部分水源井選址不合理,水源井周邊環境污染嚴重,給飲水安全造成較大隱患。
除了農村 , 馬軍舉了幾個例子,東部沿海地區的多個飲用水源地已經因水質不達標而被棄用,比如太湖沿岸城市已經放棄了就近取水 , 無錫等地實施了長江引水工程;因水位下降、水質下降影響,華北多地水井越打越深,深層地下水也開始受到污染 ; 棄用錢塘江后,杭州選擇從千島湖調水,從而跟上游的建德地區產生矛盾。
“ 除南水北調這一國內最大調水工程外 , 從城郊到農村再到山區 ,從下游到中 游再到上游,各地的飲用水越引越遠 。 ” 馬軍說道。
馬軍分析道,飲用水源地一般在河流上游的欠發達地區,這些地區往往渴望高額投資拉動經濟發展,導致礦山開采和冶煉、石化和化工等高污染行業“遍地開花”,管理粗放、執法不嚴,導致水源污染物排放 總量遠遠超過環境容量。
環保部擬定飲用水保護“藍圖”
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環保部以生態敏感和脆弱地區為重點,協力推進飲用水水源、湖泊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新近發布的《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2011-2015年)》更是提出,到2015年全國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60%。環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表示:“這也就是說,全國重點流域60%的水都可以作為飲用水。”
在飲用水水源保護方面,環保部強調,各地要抓緊落實全國城市集 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明年環保部將組織對各地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考核。這包括五方面工作:
加快完成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各地被要求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縣級政府所在城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明年年底前完成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工作,對沒有按期完成保護區劃定工作的地市,環保部將采取“區域限批”措施,停批所有建設項目。
全面開展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從今年開始,對地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每年進行一次全指標監測,明年開始要對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進行全面監測分析,下一步逐步開展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工作。
加快推進飲用水水源達標工作。環保部將繼續對環保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狀況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將逐步向社會公 布 。 對于評估結果不達標的城市,將約談地方政府領導,并要求地方政府制定限期達標方案,逾期仍不達標的地方,將采取“區域限批”措施。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執法監管 。 要逐步建立完善飲用水源環境管理檔案,各地市要逐一建立鄉鎮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管理檔案。繼續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肅查處威脅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的環境違法行為。重視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工作,“以獎促治”資金要適當向水源超標的農村傾斜 , 支持其解決水源地保護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55103.html
相關閱讀:2014年高考備考:高考地理復習提綱
高考地理氣候與自然帶知識點
高考地理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必背內容
高中地理案例分析
污染源自動監控難題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