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張純如:她用生命點亮歷史》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記敘文閱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張純如:她用生命點亮歷史 2004 11 月 9 日,一位輕的華裔女作家在美國加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離去震驚了整個世界。據不完全統計,僅在美國,就有 230 多家報紙、電臺 張純如:她用生命點亮歷史
2004
11
月9
日,一位輕的華裔女作家在美國加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突然離去震驚了整個世界。據不完全統計,僅在美國,就有230
多家報紙、電臺、電視臺發布了這一消息,并向這位輕的華裔女子致以敬意。近來,還沒有哪一位華人的去世在美國引起如此之大的震動.

她就是張純如,《南京暴行——
被遺忘的大屠殺》一書的作者,與籃球天才姚明、鋼琴家郎朗一起被美國華文媒體譽為“
最引人矚目的在美華人青”
。
1968
3
月28
日,張純如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一個華裔移民家庭中。純如之名出自《論語》:“
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
純如,意思是和諧美好,既有父母思念故國的苦澀,也有父母對女兒所寄托的期許。

張純如1989
從伊利諾伊大學新聞系畢業后,開始了專業寫作的道路。她的第一本書《蠶絲——
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廣受好評。
1997
12
月,南京大屠殺60
周。張純如在此前用近三的時間,在世界各地訪問了許多幸存者,參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在各種觸目驚心的資料的基礎上,撰寫、出版了英文版《南京暴行》。此書一經問世,就震驚了西方世界,在隨后數內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數已近百萬冊。

在童的時候,純如與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提到遙遠的1937
,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里發生了些什么,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994
12
月,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時,更是感到了無比的憤怒。的確有南京,的確存在大屠殺,但是為什么有人否認它?
純如為這一現象震驚了,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卻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她為此感到陣陣心悸。

對于在美國這樣的物質社會來說,一個輕女孩花幾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輕人都要爭分奪秒地奮斗賺錢、成家立業。不過,這位當時只有25
歲的女孩有一個念頭:“
這本書能不能賺錢我不管,對我來說,我就是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
南京發生的事情。”

為了撰寫《南京暴行》,純如收集了中文、日文、德文和英文的大量資料,以及從未出版的日記、筆記、信函、政府報告的原始材料,她甚至查閱了東京戰犯審判記錄稿,也通過書信聯系日本的二戰老兵。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王衛星回憶說,1995
7
月,張純如在南京待了25
天左右,“
她那時才27
歲,由于氣候不適應,經常感冒,但她的工作一點也不耽誤。當時南京的天氣很熱,她不顧自己的身體,把大部分時間用在采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尋訪日軍暴行發生地以及翻閱國內資料上,每天工作時間有10
小時以上。”
當時擔任純如翻譯的楊夏鳴副教授回憶說,“
她很認真,更十分嚴謹,常常用美國材料與中文材料核對事實。她聽不大懂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錄下來了。她這個人通常會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真覺得她有些偏執。”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張純如最大的收獲便是使中國人民找到了“
中國的辛德勒”——
約翰·
拉貝先生,找到了拉貝詳細記錄南京大屠殺的日記。今天,詳細記錄了五百多起慘案的《拉貝日記》已經被翻譯成中、英、日等多種丈字,保存在德、日、美、中等國家的檔案館里,成為歷史的見證。

在完成《南京暴行》時,純如有一個心愿,希望“
這本書能夠喚起其他作家和歷史學家的興趣,使他們都能盡早調查、研究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經歷,畢竟,這些來自過去的聲音正在逐減少并終將全部消失。更為重要的是,我希望本書能夠喚起日本的良知,接受對這樁事件應負的責任”
。

僅36
歲的純如離開了,她死前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
我曾認真生活,為目標、寫作和家人真誠奉獻過。”
她的墓碑上寫有這樣的話:“
摯愛的妻和母親,作家、歷史學家,人權斗士。”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與純如有過多次交往,他一直很欽佩張純如的執著、知性和追求真相的勇氣。他曾對記者說:‘
對于純如的父母和孩子,他們失去的是女兒和母親;對于中國人,他們失去的是一個正直的同胞和朋友;而對于整個世界,他們失去的則是一個勇于說真話并努力讓別人相信事實的人。”

(文章有刪改)
(1
)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
分)
A
.許多人不能理解張純如這樣一個輕女孩花幾時間去寫一本歷史著作,因為他們認為輕人就應該爭分奪秒地奮斗賺錢、成家立業。
B
.引用一些友人對張純如的回憶,可以使張純如的形象更加真實,從側面客觀真實地體現了張純如的精神面貌。
C
.張純如自殺的原因是她在收集圖片資料的過程中,對人類在戰爭中表現的殘暴人性的絕望和抑郁讓她不能自拔,而且外界的壓力使她整日處于驚恐不安之中。
D
.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張純如發現了詳細記錄了五百多起慘案并已經被翻譯成中、英、日等多種文字的《拉貝日記》,這本日記成為歷史的見證。
E
.全文重點記敘了張純如寫作《南京暴行》的經過,真實感人。語言在敘事中充滿抒
情的張力,使文章的更有感染力和可讀性。
(2
)張純如是—
位出色的作家,她寫作《南京暴行》的原因有哪些?
請簡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張純如在創作過程中表現出了哪些性格特征?
結合全文,請簡要分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當今世界仍不太平,恐怖主義和其他暴行仍然存在,人類應該怎樣對待過去沉重不
堪的殺戮和侵略的歷史?
請結合本文和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73573.html

相關閱讀:《撿硬幣的男孩》閱讀答案
《我的鄰居吳冠中》閱讀
《八月十日燈下所記》閱讀答案及評分標準
《塞林格:半生叛逆,一生傳說……》閱讀答案
《霍達:社會的良心,時代的秘書》閱讀答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