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中物理聽課技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物理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為一個學生,他學習的中心環節是聽課。學生獲取各門知識的信息、掌握各門知識的內容的主要渠道是聽老師講課。所以會不會聽課,怎樣聽好課,是影響學生學習成績優劣的一個關鍵因素。

  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學生之間的相互議論,某某同學可真聰明,就上課聽那么20多分鐘的課,下課也沒見他再學習,可成績那么棒,要是我能有他一半聰明就好了。從這些議論就反應聽好課、會聽課的重要性。課堂上幾十分鐘的時間,往往是你課后花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也換不來的。會聽課的只要充分利用這個黃金時間,就會取得優異的成績,而且還覺得特別輕松,覺得學習是特別有意思、特別愉快的事。

  學生上初中之前,已經聽了好幾年的課了,然而,究竟如何聽課,怎樣才能聽好課,具體到每一門課又該如何聽,這個問題研究的人不多,至于每一門課的學科特點如何,每一個老師的講課特點又怎樣?就更少有人深究了。往往我們看到有這么一些學生,腦瓜挺聰明,上課又認真聽講,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不好,究其原因,就是不會聽課,抓不住老師的講課要領。

  在中學階段,很多人都感到物理這一門學科很"難",不象別的學科那樣好學,這就說明你沒有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沒有掌握聽物理課的方法。那到底怎樣才能聽好物理課呢?

  首先,你要知道物理學科自身的與別的學科不同的特點。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但它又不同于簡單的"看"和"做",它還得想--思考,正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況且有的現象還是蒙蔽你的),還得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如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我們的實驗條件是讓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各種物體表面滑行,實驗現象是發現滑行的距離不等,而實驗結論是通過抽象的理想化的思維得出的--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而這和我們日常生活的經驗--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不一樣。所以這僅靠簡單的"看"和"做"是不行的,還得仔細思考:物體已經在運動--有一個速度了,所受的摩擦阻力越小,滑行得越遠,要是沒有阻力呢?對,就會一直運動下去,同理,原來是靜止的物體,如果沒有外力作用,它將一直保持靜止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它雖然是以實驗為基礎,但它不能直接用實驗加以驗證。

  其次,要弄清物理各種類型教材的區別和各自的特點。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二的電磁感應一章安排先討論電磁感應定律后講愣次定律,而上海教育出版社是先講電流方向,后講電流大小,前者是由淺入深,后者是按一個物理量的大小、方向的基本次序來講述,各有特點,所以聽課的時候就得依照課本的安排思路進行聽講。

  第三,知道老師上物理課的特點,知道自己如何做才能適應老師的教學,才能更好地聽好課。

  每個物理老師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從引入新課到講解新課,往往并不和課本完全一樣。有的采用探索法、懸念法進行教學,有的喜歡用啟發式提問進行,有的喜歡從講解歷史名人故事入手,有的喜歡用新聞報道,而有的更偏向于就題解題等等。有經驗的老師每堂課都有自己獨特的課堂設計,所以你要充分了解老師的上課特點,及時調整自己的聽課方法,使自己的思路隨著老師的方法的變化而變化。有的老師在引入新課的時候,引入方法就比較多變,新穎、活潑,比如引入滑輪的時候用幾幅幽默漫畫,引入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時用學生演示實驗,還有的用新聞報道和學生討論引入等等,所以你聽課的時候就得充分融入老師講課的情境中去,讓自己積極參與,讓自己的情商和智商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使聽課取得最佳效果。在講課過程中,為了引入一個物理概念或解釋一個物理現象,有的物理老師喜歡用肢體語言來表演,而往往在表演的過程中解釋了很多用簡單的語言不能解釋的物理知識,所以你不能簡單地看熱鬧,而要和老師地思維融為一體,仔細觀察、思考老師為什么要這么表演,其目的是什么,我從中能發現什么,得到什么結論等等。比如,在引入靜摩擦力的時候,老師用推講桌的例子。推,沒有動,為什么?有靜摩擦力。再增大一點力,還是沒動,為什么?有靜摩擦力。再加大力,快要動了。這樣通過一連串的肢體語言,不僅得到了靜摩擦力的概念和產生原因,而且還得到了最大靜摩擦力的概念,會聽課的在老師一連串的表演中把靜摩擦力的所有知識都掌握了。再比如,在討論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大小和速度方向時,往往速度大小很容易理解,因為勻速,所以速度大小不變,但速度方向如何呢?有的老師會用肢體語言來表演,在原地轉圈,以手的指向或臉的朝向作為力的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速度大小不變,但是方向一直在變。這些事例告訴我們,適應老師的教學方法也是聽好課的關鍵。

  第四,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牢牢抓住基本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在課堂上,老師提出問題、進行實驗、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各個環節,都有各自的一套方法,但不管用哪一種方法,老師的思路都是根據教材的體系,依據人們認識的客觀規律而展開的,所以聽課的時候就得讓自己的思維活動跟著老師的思路的展開而展開,這樣就能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了自己的思維方法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往往有時候能想出許多老師都沒有想到的問題,這樣的聽課就是真正地聽進去了,這就是聽課的最佳效果。

  我們先談談怎樣聽物理概念課,學習初中物理,掌握基本概念是關鍵。聽課的時候要學會從老師的講解中抓住:① 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它是怎樣提出來的。② 了解概念的表達方式。③ 弄清怎樣使用這一概念進行計算或解決實際問題。④ 弄懂概念應用的范圍和條件。這樣學習基本物理概念,就算抓住了要領。下面我們舉兩個例子來說明如何聽物理概念課。

  1、將物理概念層次化

  很多物理概念往往有多層含義,概念的層次化就是將其復雜的內涵分解為多個層次,讓學生一層一層逐步認識,最后綜合各個層次的內容,得到一個完整的定義。

  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

  第一層:物體是做直線運動(體現"直"字)

  第二層: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體現"變"字)

  第三層:物體運動的速度是均勻變化的(體現"勻"字)

  綜合以上三個層次,給出定義"物體在一直線上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間隔內速度的變化量均相等,這樣的速度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

  所以不管概念分幾層,也不管各層之間是平行關系還是層層遞進關系,你聽課的時候只要將各層的含義分開,將每一層含義弄清即可。

  另外,概念的內容有輕有重,分層就應該有主有次。在聽課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抓住重點的反應本質屬性的內容,并加以強調,區別那些非本質、容易混淆的現象。首頁上一頁12下一頁末頁共2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91514.html

相關閱讀:高考理綜復習要領:求準求穩求規范
高考物理備考:物理常用的兩種解題方法
慣性的解釋
合理分配時間選好答題方法
成語中的物理知識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