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三語文教案 《阿Q正傳》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語文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教案 《阿Q正傳》

教案示例1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設想:在課外的基礎上,安排1課時進行書面概括練習,要求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內容。

?2?步驟:①布置學生預習,要求通讀全文,標記精彩語句,思考“旁批”提出的問題。

?②上安排30分鐘由學生用三五百字概述全文的主要內容,提示學生不要寫成“故事梗概”一類。

?③抽查“概述”文字,適當評點,舉一反三,讓全體學生基本了解這部中篇小說的主要內容。

?附內容概述參考文字:《阿Q正傳》共分九章。前三章屬于小說的交代部分。其中第一章“序”交代了給阿Q作傳的緣起,概略介紹了阿Q身世、處境;二、三兩章著重描寫了阿Q的精神勝利法,妄自尊大,自欺欺人,畏強凌弱,奴相十足。中間三章是小說情節的發展,重點描述了阿Q的精神痛苦與不幸。第七第八章描寫了辛亥革命波及未莊以后,阿Q自發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動,以及假洋鬼子不準他革命以后,他對辛亥革命的極度失望。最后一章描寫了反動派竊取革命果實,阿Q被殺害的悲慘結局。

?④課外作業可布置學生根據“評點”修改自己的“概述”。

二、研習課文

1?設想:安排4課時研讀課文,其中1課時前三章,1課時中間三章,另外兩課時分別最后三章。學習時,導讀引路,“旁批”切入,捕捉要點,抓住關鍵,著力培養研讀文學作品的。

?2?步驟:①第一課時:學習第一章,擬引導學生歸納阿Q的“四無”(即無名目、無姓、無名、無籍貫),了解阿Q的地位低下,生活環境惡劣;探討行文中三處諷刺手法的運用(即諷刺主張“名不正則言不順”的“正名論”,諷刺抱住“國粹”不放的遺老遺少們,諷刺胡適的考據癖),體味魯迅小說的獨特筆法;回答兩個“旁批”提問,初步了解趙太爺和阿Q的性格特征。

?學習第二章,擬引導學生剖析有關阿Q的4個生活片斷——自吹“我的兒子會闊得多啦”,譏笑未莊人“不見世面”,癩瘡疤的故事,押牌寶的故事——把握阿Q性格特征的一個方面:妄自尊大,自欺欺人。

?學習第三章,可要求學生仿照第二章的,概括該章所記生活片斷的主要內容(即阿Q敗于王胡,挨“哭喪棒”,調戲小尼姑),歸納阿Q精神勝利法構成的另一層面:畏強凌弱,奴性十足。

?②第二課時:學習第四章,可引導學生邊朗讀課文,邊思考“旁批”的設問,爾后歸納章節大意(即寫阿Q拙劣的求愛經過和遭受的可悲結果,進一步表現阿Q的地位和處境)。學習第五章,可要求學生復述“龍虎斗”和“偷蘿卜”兩個情節,體會用詞的準確性,進而認識麻木的國民“吃人”的本相。學習第六章,主要應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前半部分著重揭示國民趨炎附勢的本性,后半部分重點突出世態的炎涼,人們的愚昧無知?偠灾虚g三章的文意不難理解,由學生讀一讀、議一議即可。

?③第三課時:學習第七、八兩章。首先可布置學生瀏覽課文,概括情節,然后由師生共同討論回答“旁批”的提問。七、八兩章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

?未莊風傳革命/阿Q宣布革命/夢中幻想革命/地主投機革命

?(以上為第七章的主要情節)

?未莊沒有革命/洋先生不準革命/革命幻想破滅

?(以上為第八章的主要情節)

?④第四課時:學習第九章。這一章寫阿Q被當作替死鬼被捕、被審和被處決,思想開掘深刻,諷刺入木三分,是作者精心打造的“大團圓”,也是編輯們著意設計“旁批”的一章。因而研讀時應調動多種朗讀方式去朗誦,去品讀,并認真回答&ldquo 高中化學;旁批”所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與此同時,可引導學生聯系學過的《孔乙己》《藥》《祝!返茸髌分械目纯托蜗,就練習三的答案作點提示:作品最后以諷刺看客作結,解剖中國人的靈魂,揭示國民的劣根性,以喚醒那沉睡的民從,實現民族振興的目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40547.html

相關閱讀:培養語感,促進語言和精神的協同發展
中國古典戲劇知識
語文試題中最易失分的七個題型
古詩音樂描寫藝術欣賞
201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易錯分析:實詞色彩不當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